不再是A股汽车老大 上汽集团为何跑不过造车新势力
不断回购公司股票,也没能让上汽集团股价重回往日的巅峰。
12月1日晚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600104)公告称,截至2020年11月30日,已累计支付13.21亿元回购公司7010万股,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60%;回购最高价为19.99 元/股,最低价为17.81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7月,上汽集团就开始不断回归公司股票。上汽方面表示,回购股份是出于对公司持续发展及公司价值的信心。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以来上汽集团业绩持续下滑;今年10月市值被比亚迪超越,丢掉了长期占据的A股车企市值第一的位置,才是上汽集团通过回购股票提振市场信心的原因。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整车累计销量361.3万辆,居国内车企第一,但这一业绩较去年同比下滑18.1%;同时,上汽集团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81%至4986.62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9.93%至166.48亿元。
从整体规模和市场销量看,上汽集团都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加速到来,面对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崛起,现在的上汽集团,看起来有些力不从心。
燃油车自主品牌与新能源双双失利
大众、通用等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销量上的周期性调整,令上汽集团的短板充分暴露。
“基于下半年可能面对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风险依然较大,以及全球产业链协作面临挑战,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大约在2330万-2410 万辆,同比增速下降10%至7%。”上汽集团在半年报中释放了全年业绩都不乐观的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上汽集团过分强调了客观理由。实际上,在2019年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十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后,便开启了业绩下行模式。
“燃油车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遇销量瓶颈,同时新能源汽车品牌失利,这两方面因素共振,令上汽集团的业绩跌入谷底。”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向《企业观察报》表示。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全国汽车总销量1711.6万辆,同比跌幅6.9%;而上汽集团主要公司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销量依次同比下滑25.9%、22.0%、14.5%和12.6%,跌幅已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板块销量疲软,当中有大众与通用品牌产品周期性调整的客观因素。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长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这很难归咎于外部因素。”任万付指出。
核心技术是中国车企自主品牌的命门。为补齐核心技术短板,上汽集团投入大额研发资金,与跨国车企美国通用汽车联合研发变速箱、发动机,并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
上汽集团曾自信宣称,技术实力已能够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上汽重金打造的“A架构”被业内称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完整整车架构平台;对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掌握,令上汽集团制定了“2020年荣威与名爵双自主品牌实现销量100万辆”的目标。
事与愿违。据乘联会发布的信息,以上汽荣威为例,今年前9个月,其紧凑SUV车型RX5、小型SUV产品RX3、中大型SUV产品RX8的累计销量分别为12.3万辆、9311辆、6412辆,都未进入市场主流车型,销量无法与长城、长安、广汽传祺的同级产品相比。
“虽然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可荣威与名爵均存在市场布局混乱、产品缺乏亮点、市场认知度不高的问题,因而消费者并不买账。”汽车评论人士师阳指出。
燃油车自主“双品牌”市场受挫的同时,上汽集团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折戟。
2014年国内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元年,2015年上汽集团就宣布定增150亿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等前沿方向,可以说上汽集团是国内最快推出整体新能源战略,并拥有较完整新能源产品方案的车企之一。
“遗憾的是,在造车新势力环绕的市场竞争中,同样因为产品缺乏亮点和市场定位不准,令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对《企业观察报》说。
师阳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上汽集团过于强调整体战略,而牺牲了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快速调整策略的灵活性。例如,把新能源汽车产品线置于子公司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名爵来做,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也陷入了前述荣威、名爵品牌力受困的局面。
产品线复杂且混乱导致了上汽新能源汽车在10万元以下区间的市场表现不佳,例如,荣威i5、i6仍是传统轿车造型,价格互相打架,吸引力远不及定位清晰的后起之秀五菱宏光MINI EV和长城欧拉熊猫。
而补贴后售价接近30万元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荣威marvel X,却由于背负了品牌力严重不足的“荣威”,对中等收入人群缺乏吸引力。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荣威marvel X累计销量已不足百辆。
“对比之下,比亚迪的市场布局看起来则十分清晰。”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指出,近年来,由补贴后价格10万以下的秦,逐步拓展至20万到30万元区间的混动SUV唐DM、混动轿车汉DM,以及纯电轿车汉EV。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在每个价格区间、不同品类中仅有一款拳头产品。
“更关键的问题是,比亚迪的产品特点较为突出,更加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因搭载了兼具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的刀片电池,比亚迪‘汉’系列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另外,成立以来仅发布了一款车型的理想汽车,因其独特的增程式特性而受到消费者追捧。”张翔说。
上汽集团“一号工程”的隐患
“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一批新势力造车企业快速崛起,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上汽集团也亟需一个高端电动化品牌来争夺市场,以提升公司的价值和整体估值。”有调研过上汽集团的国内某证券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对《企业观察报》说。
11月底,上汽集团祭出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引发了业界关注。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切皆可数据化’的重大变革,这样的变革将对汽车行业产生颠覆式影响,就像当年iPhone 4绞杀功能机。现在,我们正处于颠覆前夜。”智己汽车筹备组副组长刘涛这样向外界表示。
关于智己汽车,上汽集团方面称,基于时代背景和汽车行业的深刻变化,上汽集团两年前就开始筹备“智己汽车”这个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并将其定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作为上汽集团转型发展的新载体,承载了上汽集团机制改革创新、品牌向上突围的重任。
据了解,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主持组建的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上海浦东新区与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初始融资规模100亿元,创下目前国内造车初始融资的最大规模。
上汽集团表示,智己汽车是一家“以用户数据驱动价值”的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是全球首创未来公司的企业形态。主要合作方中,上海浦东新区提供AI、芯片等核心技术资源;阿里巴巴提供用户大数据、阿里云等生态圈资源。预计智己汽车将在明年上路。
可是,上汽集团对智己汽车这个“一号工程”的高调宣传,似乎没能让更多汽车专业人士感到惊喜。
“实际上,上汽在智己汽车中所宣传的所有前瞻技术,在其目前的车型,尤其是荣威旗下的R系列中已经有所体现。想要在智己汽车中出现全新突破性技术,可能性和难度都非常大。”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说,比较来说,上汽没有比亚迪在电池方面的积累,因此难以在电池底层技术上取得革命性的进展;而在无人驾驶领域,即便是谷歌Waymo、特斯拉等世界顶级公司,目前在全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技术上都面临比较明显的技术瓶颈。
在今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期间,上汽集团正式宣布将新能源产品“R系列”从上汽荣威品牌中独立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汽乘用车此前的规划,R品牌有旗舰MARVEL、轿车ER和SUV ES三大系列,宣传卖点同样是以用户为中心、5G智能化前瞻科技、超强续航等。
“产品性能相似,如何在市场上将R系列与智己汽车进行有效区分,以避免当年上汽自主双品牌荣威与名爵在市场销售上表现出的混乱竞争,最终寂寂无名,这是摆在上汽集团面前的另一个考验。”师阳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东风、长安、宝能、吉利领克、北汽等多家车企也都在加速布局高端新能源汽车,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则是投资者对智己汽车前景的主要担忧。
“智己汽车要想成功,最大的变数在于阿里巴巴。”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当年上汽乘用车荣威RX5在市场销量上大获成功,一个关键原因是其搭载了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斑马系统。斑马系统是包括语音识别、远程寻车、移动支付等功能的互联网智能系统,荣威RX5车型也因此开创了国内的汽车互联网时代。
不可否认,斑马系统是上汽乘用车上一轮高速发展的最大引擎。可是,由于阿里巴巴并不满足于上汽乘用车这一个客户,而又将斑马系统卖给了斯柯达、标致雪铁龙、红旗等多家车企。随着竞争对手逐渐搭载斑马系统,上汽荣威RX5的独一性大打折扣,市场销量随之直线下滑。
“从过往的情况看,阿里汽车生态能否具有排他性,将是智己汽车未来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多位业内人士指出。
上汽“智已” 会否重演主导权争夺战
“这次推出智己汽车,上汽也算是最后一搏。一旦这次尝试再度宣告无果而终,那么上汽损失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后的战略机遇期。”智己汽车被业界视为上汽集团不能输的背水一战。
上汽集团曾表示,名字取自《周易》的“智己”,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
智己汽车背后的股权结构则更加吸引外界关注。据官方披露,智己汽车项目中上汽集团股权占比为54%,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分别持股18%,员工及其他投资者持股10%。
另据上汽集团介绍,目前智己汽车项目组超过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预计年底总人数达到300人。
看好智己汽车发展前景的业内人士和投资者认为,上汽集团联合阿里巴巴布局智己汽车,是国有车企运作模式的创新,构建了更加开放的资本结构。
“在智己汽车项目上,上汽不仅仅将阿里视为一个战略级别的供应商,更让阿里参股,希望借此深度绑定阿里。而智己汽车也只有依靠阿里在车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创新,才能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而从阿里巴巴的角度看,入股智己汽车则是其造车运动的新开始。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对于阿里来说,入股智己汽车意味着直接切入到了造车领域。好处是相比于自己造车,借助上汽集团在整车工程、供应链、质量控制以及渠道方面的优势,阿里不需要从零开始,同时能够将自己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车联网、人工智能、高精度导航以进一步增强优势。
更多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国家在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情况进行摸底,阿里巴巴入股智己汽车,为其造车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同时,如果未来智己汽车寻求上市,阿里巴巴也将赚取一笔可观的收益。
看上去,智己汽车成了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之间一笔双赢的买卖。可另一面,不看好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此次合作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这其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观点引发了业界关注。
何小鹏微信朋友圈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何小鹏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如前述,智己汽车不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合作。
2014年,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投资成立了斑马网络,双方联合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智能座舱车型荣威RX5 MAX等一度成为市场爆款车型。
荣威RX5的热销,同时引发了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围绕斑马网络及其基础生态系统的主导权之争。阿里巴巴作为斑马网络方案提供商,出于丰富系统生态的考虑,把斑马网络卖给了上汽集团之外的其他车企;上汽集团则把斑马网络看作是自己独家的车联网团队,而反对阿里巴巴出售斑马网络。观点和立场针锋相对,最终导致双方在斑马网络上的话语权争夺战不断升级,斑马团队大洗牌。
“斑马网络的这场内部争夺战,令其错过了智能网联技术的黄金发展期。持续的内耗下,是阿里巴巴主导的斑马系统发展停滞,与上汽集团荣威RX5市场销量一蹶不振的双输结局。”张翔表示。
第三方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也显示,在今年1-7月的新车销量市场占比中,百度车联网实际搭载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9%,腾讯占比35%,而阿里巴巴占比16%,在BAT三巨头中排名末位。
“这一次是上汽集团、上海浦东新区与阿里巴巴三方共同入局智己汽车,当年的主导权争夺战会否再次爆发?一旦爆发,局面是否将会更加混乱?”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规避矛盾,无疑将是关系到智己汽车能走多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