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高于同行业的郑州银行 何时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5年12月,郑州银行(002936)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首开国内城商行“A+H”股上市先河。但“A+H”股“城商第一行”却未能迈开大步,实现跨越式增长。
今年三季度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1%,虽然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不良率水平仍是A股上市银行最高。同时拨备覆盖率水平偏低,三季度末为154.99%,同样接近第一道拨备监管红线。
对此,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在坏账率高企、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情况下,为了稳健经营,郑州银行保持较高的风险拨备覆盖率是必要的。目前郑州银行风险拨备覆盖率水平偏低,三季度末为154.99%,同样接近第一道拨备监管红线,因此应该适度予以提高。
不良贷款率居上市银行最高
国内上市银行三季度报告已全部披露,在A股14家上市城商行中,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同时还是唯一不良率超过2%的银行。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指出,郑州银行不良率超过其他上市城商行,说明郑州银行的风险偏好较高且内部风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可能需要对风险偏好适当调整并对风控管理体系加以完善。
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郑州银行各期期末的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2.47%、2.37%、2.10%,均未能突破2%大关。
虽然不良贷款率指标连续三年下降,略有改善,但是与2018年之前相比,问题依然突出。2012—2018年,郑州银行不良率分别为0.47%、0.53%、0.75%、1.10%、1.31%、1.50%、2.47%。
而且,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规模仍继续走高。2012—2019年,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37亿元增加到46.45亿元,增幅近20倍。到今年上半年末,郑州银行不良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贷款产品有公司短期、中长期贷款,以及个人经营性贷款。
“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意会影响银行的利润。而且由于不良贷款率要计提坏账,因此会占用银行贷款的额度,如果不良贷款太多,会影响到银行的放贷能力,可能很多好的项目得不到贷款的支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良贷款率过高会导致银行有破产的可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针对不良率和不良贷款形成、余额持续走高的原因以及后续的措施,郑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申学清表示,郑州银行贷款投放集中在河南地区,河南地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传统,强周期、高负债的一、二类产业占比较高,受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环保等政策冲击较大;河南小微企业较多,这类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周期中易出现风险。根据监管部门要求,郑州银行在2018年、2019年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导致不良率高于预期,但风险资产已经充分暴露,资产质量更加真实,今后不良率将会稳步降低。
郑州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数额从2018年、2019年到今年上半年各期的数额分别为17.80亿元、31.12亿元、21.93亿元。相比之下,收回的已核销贷款比例整体来看都比较小。因此,所带来的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也促使郑州银行形成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应对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的风险,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商业银行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另一方面,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严控产生新的不良资产。监管部门要继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支持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多渠道、高效率地处置不良资产。要加强协调,统筹配合,进一步创新资本补充工具,优化资本补充审批流程,增强资本补充的灵活性和多元化,继续加强对银行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
柏文喜对《企业观察报》表示,郑州银行要降低不良贷款率,需要从发展战略层面和客户筛选、风险识别、信贷决策与贷后管理方面等技术性层面进行系统性优化和提升。
核心资本低于业内平均水平
郑州银行自我定位是聚焦“商贸物流银行”,围绕“商贸金融、小微金融、市民金融”的三大特色定位,持续致力于满足快速发展的批发和零售业资金需求,以及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这些业务领域本身就容易累积不良贷款,注定了郑州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难度较大。
除了居于高位的不良贷款率,郑州银行的风险还有偏低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7年末和2016年末,郑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22%、7.93%和8.79%。郑州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郑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97%、9.92%、11.83%,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十分接近7.5%的监管要求。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四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5%,资本充足率为14.64%。而对比来看,郑州银行上述指标的表现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跌至业内均值以下。
柏文喜指出:“上述几项指标是银行防范市场波动以及经营风险的底层基础性资本,保证符合这几项指标的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措施。因此,郑州银行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无论是引进权益性资本还是以自身盈利转增核心资本,或者发行债券来予以补充,都要尽快满足各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为了缓解资本金问题,郑州银行在11月通过定向增发合计募资46.4亿元,而这一募资额已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当然募资缓解核心一级资本除了满足监管要求以外,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风险抵补能力,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郑州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的不足。
2020年前三季度,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9.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8%;拨备前利润87.59亿元,同比增长22.38%;净利润34.13亿元,同比减少6.61%。由郑州银行发布的三季报可知,虽然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了32.41%,但是信用减值损失上涨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45.28亿元,同比增长了68.99%。
与此同时,郑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在持续下降,近两年已逼近监管红线。2013—2019年,郑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25.54%、301.66%、258.55%、237.38%、207.75%、154.84%、159.85%。
综合来看,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很大。郑州银行历史上对公业务本来就是“不良贷款”的原因,现在,公司为提升业绩仍然只能选择冒险放贷,比例甚至已经达到低不良率优秀银行的水平。实际上,不良率、贷存比双高这一组合是最差组合。同时,这一特点反映出郑州银行的业务结构比较陈旧,低风险的用户服务业务尚不能支撑公司的业绩。
对于核心资本低于业内平均的情况,郑州银行表示:“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规模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为支持本地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小微及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本行加快贷款投放速度,随着贷款规模的快速上升,资本耗用速度加快,使得资本充足率水平有所下降。”
抵御风险能力弱 资产质量可能恶化
银行是信用创造的主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银行资本则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2018年以来,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由于面临资本约束,银行放贷能力受到限制,制约了经济金融的发展。由于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有限,资本补充进展缓慢。
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8月31日,郑州银行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银行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不良贷款尚未充分暴露,下一阶段,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应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这表明郑州银行意识到其资产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的隐忧。
针对后疫情时代银行业所处的新环境,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中的“银行业压力测试”专题中明确表示,大中型银行对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抵御能力较强,但部分中小银行的抵御能力较弱;同时,疫情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影响较大,进出口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同样是疫情冲击的重点对象。如果它们的贷款质量恶化,将对银行业产生明显的冲击。郑州银行属于中小银行,批发和零售业贷款是最大的公司贷款产品,到今年6月30日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达到10.84%,不良率已经达到4.23%。
除批发和零售业外,郑州银行贷款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分别高达10.06%、8.00%。这两大行业受疫情影响也较为严重,尤其是河南地区的制造业周期强、负债率高,容易累积不良贷款风险。
此外,报告指出,“若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增加15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不良率增加10个百分点,参试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下降至12.7%,下降2.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房地产开发贷款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对郑州银行也有一定的影响。
未来,随着疫情对这些行业的冲击充分暴露出来,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大概率会进一步承压。
郑州银行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不良率高居同行业首位,虽然表面看营收数据还算不错,但盈利能力的不足已经无法支撑快速扩张下资产膨胀所带来的风险,大额、公司贷款占比较高,另外经营业务的传统守旧、创新不足,在后续可能会进一步拖累业绩增长。不良依然是一个大包袱,而拨备覆盖率再度逼近监管红线,郑州银行前路几何,还需等待结果。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回复《企业观察报》采访时表示,郑州银行提升风险抵御能力需要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以及内控环节上综合着力,比如首先要提升资本充足率,其次要对客户定位和经营策略适当调整。另外,在当前核心资本暂不达标的情况下,为了稳健经营,郑州银行保持较高的风险拨备覆盖率并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也是十分必要和比较迫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