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两次高傲地飞翔(组诗)外一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家协会副主席/齐冬平

 

                         

陈忠三十三岁了,江南汉子

一阵风似的来   又一阵风似的挥手

梳理下时空吧  

2014年第一次远航

行程163   目的地南极

20157   我们面对面交流

2018年再次远航   131天后归来  

201912   我们促膝交谈了良久

 

阿军是曾祖母独有的称呼

纪念陈忠的堂爷爷   一位红军老人

陈忠,腼腆的,白净面孔   一副眼镜

托出一个江南书生的经典形象

陈忠,活脱的,笑容可掬   说话干脆

走路风风火火  青春的梦想强大

他说,爷爷和父亲都是弹棉花的

无为的老宅翻新了,是堂爷爷的

 

挑一份去南极的工作   这就是陈忠

两次随国家科考船向南   穿越赤道

向南   在南纬40°咆哮西风带上跳舞

清秀的陈忠比划着上升和降落

毕竟经历过难忘的复杂的痛苦的

南极之旅   毕竟是代表国家出征的

晕倒了,也要顽强地爬起来   抖擞精神

其实,船刚驶离上海港就开始晕船了

坚持、再坚持,越过赤道才开怀大笑

陈忠看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冰天雪地   海拔4087   南极昆仑站

陈忠心中默念着   爷爷,阿军到南极啦!

骨子里不服输的气节   深呼吸吧

满目白雪皑皑   唯有鲜艳的国旗招展

中山站五天五夜卸载设备

内陆出发基地集中

雪橇车队一路前行15   1300公里

陈忠驾驶着cat拉货橇   拖拉机一样

声音和着强劲的风一起歌唱

红军爷爷当年艰难岁月的画面

抹不去地总在脑海中浮现

孩提时代总是缠着爷爷讲新四军的故事

雄赳赳气昂昂就是刚直不阿的爷爷

打下江山   一挥手就回到老家务农

 

昆仑站坐落在前方   冰天雪地之中

气温零下35°   打开设计图按图索骥

行前旅途上在脑海里研习了无数回

对着并不陌生的现场   队长陈忠笑了

在国内预组装时解决了图和实际不符

缺氧带来的头痛,举目无亲的荒凉

想到红军爷爷   想到庄严的使命

咬着牙调整适应,少动,不超负荷工作

三天后一项项工序顺利推进   抢在风暴前头

暖暖冻僵的双手   捶打下防护罩下的伙伴

互相鼓励   只需一个眼神和笑容

设备安装如期在20个工作日内圆满完成

科学家们笑了,陈忠笑了   昆仑站内笑声连连

                      

拉萨和纳木错湖的风景

一直封存在阿军的记忆深处

晨起在拉萨河边跑步十公里  

在纳木错湖边进行高海拔适应力

高原上,阿军经受着严格的考验

阿军是风   阿军是苍鹰   仿佛

红军爷爷的倔强执着精神附体

还在阿军九岁时   红军爷爷安详离世

一遇到困难   就会想起红军爷爷慈祥的笑容

高原反应   挺得住,三天适应

跑步考核   争上游,力拔头名

一切为了中冶宝钢   我是苍鹰我是风

                          

“”雪龙”号科考船与冰山相撞

牵动着国人的心   还有陈忠的亲人

船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

浓浓的雾像上了锁一样   把天锁上了

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受伤

陈忠的儿子十岁了   眼巴巴盯着新闻

 

南极中山站建立时   陈忠只有两岁

26年后,29岁的青年陈忠来了

这是他第一次出国   领队和项目负责人

几年后,陈忠再次在中山站码头登陆

儿子说,爸爸,南极很冷的,注意保暖!

陈忠的心头一阵暖流   拥抱着儿子

陈忠是霸气的   两次出国都选择了南极

陈忠是幸运的   有着贤惠的同乡夫人

陈忠是不安宁的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硕士

 

穿戴好衣服,戴上保护面罩   船到岸了

极地的风呼叫着扑面而来

这里是南极   这里是中山站码头

目的地,泰山站   相距520公里

不远处   三五成群的阿德利企鹅出现

海狮嘟嘟囔囔的爬伏在雪地上

贼鸥诡秘地叫着   盘旋着飞翔

陈忠驾驶着PP雪橇车   拉着生活舱奔驰

能源栋建设   工期45   提前7天完成

科学家们洗上热水澡了   陈忠开心的笑了

风暴来了又去   性格必须是风行动则如苍鹰

挖好的基坑很快被暴风雪覆盖了

望着昏暗的天气   陈忠动员着队员

再次抢在风暴来临前   挥汗如雨

站长和科学家们感动了   中冶宝钢,好样的!

                              

青春是如此绚丽   两次难忘的南极之旅

红军爷爷是老兵   更是陈忠精神世界的定盘星

一想起曾祖母叫的一声阿军呦

陈忠的心头铺满浓浓的暖意   任凭南极再冷

陈忠安静地坐在室内   望着上海的天

“南极一周有四天就是这样  

还有三天太阳高照   蓝天无云

平静的心态   像极了江南先生

“我也是一个兵,再去南极,我还行!”

 

陈忠是风   陈忠是苍鹰

南极,两次高傲的飞翔

飞翔之上,还有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

那颗睿智朴实、晶莹剔透的良心

 

 

             模具也能总动员

 

人工智能形成一阵流星雨

未来似乎已钻进被窝与人同眠

古人先贤们围坐在火炉前

依旧平平仄仄   依旧气宇昂轩

从被窝里爬出   开窗望天

鲁班的“木鹊”天边飞过

墨子“巧”“拙”还在论辩

雨落下了   鲁班撑起夫人做的伞子

 

生产车间在忙碌着   台台机床运转

件件工业化的模具在卡尺确认后诞生

师傅们用心铸造   目不转睛

赤裸的金属   作品一 一列装

中冶铸模   重任在肩   从这里走向

外太空探秘   高铁车厢骨架铸造  

C919   翱翔祖国蓝天

给这些赤裸的模具披上红绸带吧  

忍不住贴近   抚摸观瞻

红色从铮亮的光影中掠过

似出水芙蓉   待嫁少女般羞了颜面

 

我们相约鲁班   班门弄斧   笑看千年

我们是泰山   公输盘在上   有眼不识泰山

雨还在下着   只是不见了先贤

车间伫立六十年了   奋斗的旗帜迎风飘扬

车间外   高大的树木参天

回望列装的模具   总动员前的状态震撼

“铸园”的笑声响起   鸟群阵阵   鸟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