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确保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

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要有明显提高,同时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22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透露了2021年中央企业经营目标。

郝鹏表示,提出今年“两利四率”目标,主要是引导企业更加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提质增效、聚焦改革创新,确保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郝鹏表示,过去一年国资央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企改革、科技创新、风险防范以及党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去年优异成绩实现了“十三五”的圆满收官。

会上还透露,国务院国资委对地方国企债券违约问题高度重视,正在积极落实国务院金融委的要求,近期还将联合人民银行、证监会专门召开防范地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从八方入手推动利润增速高于GDP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实现“两利四率”目标,郝鹏表示,接下来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带动和牵引作用;二是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确保取得更多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三是要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四是要积极推进提质增效升级版,为“六稳”“六保”做出更大贡献;五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六是切实防范好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七是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效能,积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八是服务支撑好国家重大战略,带头履行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

郝鹏进一步补充道,“十三五”时期,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决定性成果,为“十四五”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把握好“一个抓手、四个切口”,紧盯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三个明显成效”的目标,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发力攻坚,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国企三年攻坚任务的70%,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

“三个结合”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去年以来,地方国企接连出现债券违约,暴露出一些风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对国资监管系统也有所期待。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个别地方国企发生债务违约,既有疫情冲击、市场波动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内部因素,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彭华岗给出了四个观点:第一,通过风险出清实现优胜劣汰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第二,虽然近期国企债券违约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违约风险总体可控。第三,任何欺诈发行、虚假披露、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都应该受到严厉打击,投资者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第四,政府落实好监管责任,发债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投资机构切实提高风险资产的定价能力,才能够共同维护好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近期,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领导下和相关部门指导下,地方党委政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债务风险,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彭华岗补充说,近年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过一起债券违约。在去年形势那么严峻、困难那么多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仍然圆满完成了国务院部署的“三年资产负债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平均负债率降到64.5%,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健康安全的水平。

关于监管方面,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三个结合”,也就是“点面结合、长短结合、防禁结合”,关键是突出一个“严”字。

“点面结合”,就是面上严控企业负债率,分行业确定负债率的警戒线、管控线,一企一策确定负债率的年度目标,保持整体债务水平的稳健可控。点上严管高风险企业,对于负债率过高、流动性紧张的企业纳入重点管控名单,实施特别监管;推动高负债子企业回归正常负债水平。

“长短结合”就是长期抓资金安全,严禁企业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盲目举债投资,强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严控非主业投资预算;短期防债券违约,对企业债券占带息负债比例,短期债券占全部债券比例实施分类管理。去年国资委还推动企业建立了央企信用保障基金作为化解债务风险的“后手”。

“防禁结合”,就是既严防风险积累,加强金融衍生品、信托、基金、担保等金融业务的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主动控制新增金融业务,防止脱实向虚;又严禁高风险业务,对开展融资性贸易的露头就打、严肃问责,全面清理“空转”“走单”贸易业务。

对于地方国有企业的监管,彭华岗表示,将落实金融委会议的要求,会同人民银行、证监会共同建立国有企业债券风险预测预警工作机制。近期,国资委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地方国资委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加强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和资金投向管理,做好债券发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处置风险,切实维护好地方金融生态和金融稳定。

同时郝鹏强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发债企业及其股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企业要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经营水平。投资者也要提高风险意识,深入了解发债人的实际经营情况,理性作出决策,这样才能整体上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发生。

抗疫年中央企业六大看点

“‘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会上,郝鹏介绍了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最新情况。

郝鹏给出的数据显示, “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连续突破50万亿元、60万亿元大关,去年底达69.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7.7%“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7.8%,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1.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降低2.2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十三五”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4万亿元,占全国的1/4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我们将确保今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郝鹏介绍了今年国企改革的攻坚发力方向。

对于2020年,郝鹏评价:“中央企业去年应对了各种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个成绩可圈可点。” 

郝鹏总结2020年道,总体上看,过去一年国资央企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在抗击疫情这场斗争中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大国重器顶梁柱的作用。在当时防疫物资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中央企业紧急转产,生产了一批急需的防护物资,当时动员央企力量紧急转产研制了口罩机、压条机等。在抗疫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中央企业全力以赴保障煤电油气运和粮食副食品物资供应,起到了稳定市价、稳定人心的作用。

特别是在疫苗研发这个抗击疫情最关键的领域,中央企业争分夺秒、奋力攻关,国药集团率先成功研制新冠灭活疫苗,并获批附条件上市,为战胜疫情注入了坚定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中央企业奋力实现了效益正增长,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个增速并不算高,但是来之不易。”郝鹏说道。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国际航空运输基本停滞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央企业的效益去年一季度负增长58.8%。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中央企业一步步把中央企业效益拉升到全年2.1%的增长速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央企业坚持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去年主动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全年整体降低社会运营成本1965亿元。如果考虑到这部分因素,中央企业去年净利润实际增速应该在两位数以上。

三是中央企业在外部冲击和疫情严重影响下仍然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了在创新引领的带动作用。中央企业去年坚决顶住疫情的冲击和内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北斗三号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四是国企改革再掀新高潮,充分发挥了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中央企业坚持以改革来增活力、强动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审定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国企改革三年攻坚吹响了冲锋号。中央企业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迅速掀起了改革热潮,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向前推进,“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改革工程都在扎实向纵深推进,不断取得一批重大进展和突破。

五是面对去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中央企业强化了风险预警预测,有效防范了投资、债务、金融业务、海外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去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到64.5%,圆满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三年降两个百分点”目标任务。从2017年以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债券违约事件,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六是坚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了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的主力军作用。中央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推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区域战略实施,主动对接地方规划,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