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杜娟:放宽服务型制造企业进入工程领域条件
经过广泛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装备集团总工程师王杜娟向“两会”提交了两个议案,目光聚焦于规范轨道交通重大装备行业和放宽服务型制造企业进入工程领域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拥有强大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和安全高效的施工工艺是重要一环。近年来,王杜娟始终专注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下工程装备综合服务,围绕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标准规范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2014年5月10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指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为中铁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沿着重要指示方向不断创新,牢牢掌握了隧道掘进机技术话语权,产品销往新加坡、意大利、法国、丹麦、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连续9年产销量世界第一。十余年来,中铁装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7%以上,并持续扩大高端人才引进,加强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世界最大直径硬岩TBM、世界最大直径矩形盾构机等一大批开创性、奠基性产品。”王杜娟语气稍显严肃继续说,“虽然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但仍有许多难题亟须解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王杜娟讲道,“中铁装备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链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大力开展联合创新,深耕盾构机‘卡脖子’零部件和技术,在主轴承、减速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无序竞争现象严重制约了国产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步伐,更影响了国产高端装备世界级品牌的培育。”
“目前,我国地铁隧道管片规格高达十余种规格,大直径盾构也有近十种规格,由于隧道设计时管片规格的不统一,管片模具、盾构/TBM不能通用,重复的研发投入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周转使用率。如果在同类工程建设中设定隧道管片规格系列标准覆盖,可以有效避免多方资源的浪费。”王杜娟指出,“因此,我在今年的议案中就加强对轨道交通高端装备行业的管理监督和规范隧道管片规格提出建议,这也是与国家供给侧改革精神相符合的。”
谈到第二个议案,王杜娟说,《中国制造2025》给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总体导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找准我国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着力点,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是必然趋势。因此,围绕提供“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重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全新生产经营方式,针对放宽服务型制造企业进入工程领域准入条件,提交了第二个提案。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中铁装备以“三个转变”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科改示范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等落实落地。“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向服务型制造业升级,在打造高端装备产品的同时,也为客户量身定制一揽子优质服务。”王杜娟详细解释到,“在以设备施工为工程主体的领域,定制化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结合工程设计推动工程施工和产品的技术革新,可以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具备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的先天优势。如果制造企业能够进行总承包,可以通过不断的工程实践带动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也更加有利于更多的新产品更快地投入市场之中。要进一步破除制造业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的隐性壁垒,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支持装备企业取得工程和设备总承包资质,为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提供动力,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健全的政策法规、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力支撑,也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王杜娟表示,“中铁装备将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加快标准制定,加速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地下工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