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看央企高层关注的热点
3月20日至22日,作为全国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主题为“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
在论坛前一天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国资委圆桌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题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成就与展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在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功能分类、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解决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开放合作,让国有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活跃力量。
论坛上,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中国中车副总裁王军、招商局集团总经理胡建华、中国华能董事长舒印彪、中化集团兼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等央企代表发表了各议题演讲。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他们的关注点又在哪里呢?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释放消费新业态带来的增量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在202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发言介绍,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消费政策、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内需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作用势必会越来越凸现。不难想象,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超大劳动人口到超大消费人口,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消费能力,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贡献是空前的、全方位的,也将给华润等国内企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王祥明表示,未来进一步释放消费新势能,首先要持续城镇化带来的增量。如果“十四五”末达到65%,意味着每年进城人数仍将达到千万人级的规模,加上人口加速向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购物、医疗、教育、住房等消费需求仍将巨大。
其次是供给能力提升带来的增量。从这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来看,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对过剩产能、低效、低品质的产品、低效率的企业加快了出清和清理的力度,有效提升了供给水平。
再次是结构消费优化带来的增量。在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及消费观念转变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最后是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增量。大数据、物联网、5G、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不断涌现,高速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又为新技术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网络约车到共享单车,从电商购物到网络众筹,从移动支付到扫码点餐等由新技术带来的消费新业态在中国聚集爆发。消费是最终的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
中国中车集团副总裁王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在202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发言时表示,要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活力,首先应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勇担创新使命,构建开放协同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全球布局,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王军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强化市场与创新的协同互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创新体制机制,要明确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的分工与合作,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比较优势,才能更快速地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要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型的创新模式。能够有效盘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链条的有机重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最后还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应进一步加大企业引进各类人才,领军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步伐。让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招商局集团总经理胡建华:加强国际合作 打造全球供应链共同体
招商局集团总经理胡建华在202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发言时指出,履行供应链保通保畅。首先要完善全球网络是根基,增强供应链连接能力;二是加强运营组织是保障,支撑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是提升数智水平是能力,改进供应链服务效率;四是推动合作共赢是原则,实现供应链协同发展。
胡建华还表示,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企业参与并融入全球供应链,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坦的路:第一,从集中到分散,全球供应链正面临新的挑战;第二,从效率到安全,全球供应链将迎来新的变革;第三,从开放到合作,全球供应链亟待共促新发展。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共建开放包容、公平合理的全球供应链治理体系,协力打造全球供应链共同体,才能更好促进互利共赢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加强低碳技术研发 创新商业模式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电力行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将承担主力军作用。
日前,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力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新能源实现快速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三是特高压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四是煤电实现清洁高效利用。
舒印彪认为,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实施再电气化,就是在能源生产侧实现“清洁替代”,在能源消费侧实现“电能替代”,以电为中心、电力系统为平台,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方向,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舒印彪指出,传统电力系统将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过去一百多年来,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技术体系,在规划运行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保障了可靠的电力供应。未来,将加快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清洁低碳发展已成为未来趋势,中国华能将勇当能源转型排头兵,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力争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十四五”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2035年超过75%。我们愿与各方一道,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商业模式和融资方式,完善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国企改革最终要保持国有控股的性质
3月19日,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202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多成绩和成功,特别是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包括我们在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国有企业一直参与其中并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要保持国有控股的性质,不能把国有企业改没了,因为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从过往改革的经验来看,试图把国有企业改没的做法都是不成功的。同时,国有企业还可能面临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多目标,除企业经营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完成的工作。二是多参与,不同部门都会参与其中。三是多评价,不同部门评价的角度是不一致的。
基于此,宁高宁认为,下一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应有更深入的改革目标。一是效率性。国有企业不能单单讲规模,也不能单单讲贡献,也不能单单讲在某一个时期完成了一个特殊的紧急任务,能做到这些都是很好的,也是应该的。
二是创新性。国有企业成功实现了很多创新、很多的技术发明,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整体来看,创新的效率、成果、投入产出比、成本意识等还有一些提升空间。
三是竞争性。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必须具备竞争性。因为,几乎没有真正垄断的国有企业,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很强的竞争。四是风险性。目前来看,有些国有企业的负债比例较高,有一定的债务风险。国有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好资金,不断提升回报率。
五是国际性。中国国有企业走向国际之后,在国际上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等能否符合一个创新性、高技术的国际化企业的要求,还是有待挑战的,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提升。
最后宁高宁表示,任何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能不能吸引到最好的人才,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目前我们还有很多改进空间,需要不断深化改革。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陆益民:优化产业布局 践行新发展理念
日前,在202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陆益民表示,国资委主导国有企业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围绕本企业的改革实践,介绍了中国国有企业如何聚焦专业领域,优化产业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
陆益民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是逆风和回头浪阻挡不住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特别是2020年以来,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免遭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严重冲击,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开放合作才是应对风险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发展中,将坚定秉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对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同打造安全可靠、互利互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共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