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调研中汽研究中心 车联网这些技术是看点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调研工作已经开展到天津。
为落实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郝鹏强调,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更大力量。
4月9日至1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去天津调研了!
此次调研的目的也是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为什么是天津?因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总部就在这里。
观察郝鹏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调研轨迹,从深入了解车联网信息安全平台到实车碰撞实验室再到电磁兼容实验室发展情况。
正好车联网提出的主要服务的几个目标是安全、效率以及改善司乘人员的舒适度。
那么本篇我们来谈谈车联网技术攻坚效果如何?
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辆信息服务、云计算和汽车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无人驾驶、人机交互、智能语音识别、主动安全系统等等,这些都是车联网的体现。
车联网产业链比较长,涉及到终端设备、通信设备,以及云端管理和服务平台,涉及的厂商有元器件供应商、设备生产商、整车厂商、软硬件技术提供商、通信服务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包括控制安全、数据安全、功能安全等各个方面。
参与者众多,信息安全的问题绝不能忽视。
随着车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那么安全攻击也就相应增多。目前,车联网采用的是“端——管——云”的基本网络架构,而每一个环节都是信息安全的防护重点。
在解决车联网网络安全策略上,针对不同的部分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
比如说端,也就是车载智能终端。需要通过芯片防护、硬件加密、应用加密等方式进行信息安全防护。
再来说管,可以理解为信息输送的“管道”,那就需要进行分域管理、访问控制、流量监测甚至通信机密的方式。
最后是云,简单理解就是储存信息的平台,目前采取的方式是身份认证、业务隔离、数据加密等方式。
互不相干的磁场带来效率
郝鹏了解了电磁兼容实验室发展情况。电磁兼容实验室是为了进行电磁兼容试验而建立的一类特殊的实验室。
首先解释一下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指电磁系统、分系统在各自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而不因受到电磁干扰降低工作性能的能力。
这跟车联网有什么关系?
2021年4月8日,我国发布了首批蜂窝车联网(C-V2X)协议一致性认证证书。而车辆电磁兼容试验基础就是通过在实验室内构建无线通信模拟环境和C-V2X网联驾驶仿真场景,能够有效验证网联车辆在电磁干扰情况下的无线通信连通性和自动驾驶稳定性,从而保障网联车辆的行驶安全与功能可靠。
电磁兼容试验有哪些应用呢?
第一,电磁可以干扰环境。通过电磁兼容室既可以满足全部车辆标准法规(如GB 34660-2017等)要求,还能够实现复杂电磁环境的道路采集与实验室再现能力。
第二,无线通信环境。试验所通过在实验室内构建多种无线通信模拟环境,能够实时监控电磁干扰情况下无线通信的连通性及卫星导航轨迹的准确性。
第三,虚拟仿真场景。试验所基于卫星导航仿真技术,能够模拟3辆车的虚拟行驶(车速可达300 km/h),通过引入高精度地图虚拟驾驶软件,可以在电磁干扰环境下有效监控C-V2X自动驾驶是否存在异常问题。
以上的种种应用,都围绕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效。
一次次碰撞出的舒适体验
车联网的最终目的是能让体验者拥有更好的驱车、乘车体验。但这一切的前提基于这辆车能否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众多车联网技术当中,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很基础的支撑技术,安全系统传感器是车联网中主要的传感器之一,它包括碰撞传感器、安全传感器、中央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带传感器、乘员区别传感器等。
比如碰撞传感器只有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才会开始判断碰撞的烈度和方位,然后确定安全气囊是否起爆。
而这些传感器保护效果不可能通过实际交通反馈升级,必须在投产之前反复试验,实车碰撞实验室就是这样的场所。
2012年11月9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的实车碰撞实验室就已经投入使用,整体布局呈扇形结构,总长310米、宽165米,建筑面积超过40000 平方米,共设置8条跑道。
在这里可以实现0°~180°多角度车对车碰撞,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车碰撞实验室之一。
目前,实验室可以对多种新能源车辆进行法规试验和安全研发试验,车辆类型涵盖 Hybrid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车、纯电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
相对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在碰撞中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更多。目前,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千余次,在试验方法和安全防备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郝鹏也提出,提升汽车行业智库服务、汽车产品检测认证、共性及前瞻性技术研发等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能力,才能推动汽车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以上总结,不难看出车联网的目的不论是什么,终究都在服务“安全”,包括信息安全、道路安全、生命安全。
技术服务于人,努力掌握更多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是目前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