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十冶:守正创新 走稳健高质量发展之路 访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高健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百姓安居生活的空间,万千广厦凝聚的同样是建筑人的心血。上海二十冶作为央企序列中的建筑施工企业,近年来积极参与到国家基础建设中,取得丰硕的成就。日前,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高健接受了q企观的专访,讲述了企业发展路上的点滴故事。


薪火相传历史悠久


《企业观察报》:虽然上海二十冶也属于央企,但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请您详细介绍一下上海二十冶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高健: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现隶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原名称是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是中冶集团旗下的重要建筑施工企业。公司的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1949年。那时候战争的硝烟刚刚消散,新中国迎来了“一五”国民经济建设的春天,作为当时国家重点项目东北富拉尔基北满钢厂的建设者,也就是十三冶的前身公司的老一辈冶金建设者们,从全国各地集结东北大地。在那个红火的年代,他们战严寒、斗酷暑,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北满钢厂建设施工、设备安装等任务,建成后的北满钢厂也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的“掌上明珠”。所以公司也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中国钢铁工业的先驱”。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建设的号召,公司由富拉尔基迁入山西太原,参与太钢建设。公司相继命名为“重工业部建筑局第七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第四建设公司”,直至1964年,企业正式定名为“冶金部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十三冶的名号从此响彻在三晋大地上。随后,1974年参与湖北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会战;1978年奉冶金部调遣,6000余名员工陆续转战上海宝山,成立了十三冶宝钢工程分指挥部,参加宝钢工程大会战,这也是上海十三冶的前身。2007年,中国十三冶总部由太原迁至天津,异地改制更名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按照中冶集团整合重组的战略安排,中冶天工和中国二十冶下辖的两家分别位于上海和天津的子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原上海十三冶整体并入中国二十冶集团,2016年企业名称变更为上海二十冶,现在是中国二十冶集团最大的全资独立子公司。


上海二十冶从1978年进驻上海宝山发展的42年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之日(也就是1978年12月18日),宝钢打下了第一桩起,历经了宝钢一期(1978—1985)、宝钢二期(1986—1991)、宝钢三期(1993—2000)、宝钢“十五”(2000—2005)、“十一五”(2005—2010)规划项目,以及后续一系列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的建设。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拼搏,上海二十冶在宝钢工程建设历程中创造了许多奇迹,从核心技术、成套设备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到全面系统自主集成、开发、创新、突破,宝钢集团的发展之路成为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的缩影,包括二十冶在内的宝钢建设者,也逐渐锻炼发展成为了国内冶金建设的“第一方阵”和领军梯队。


在宝钢以外,公司还先后承担了湖北武钢、江苏沙钢、山西太钢、广东湛钢、山东钢铁、河北钢铁、重庆钢铁、杭州钢铁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冶金项目建设,宝钢工程等三项工程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公司是实现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由无到有、由大到强”的历史与梦想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之前我们是做传统冶金的,从铁前到铁后,再到成品钢,全流程都可以做,随着钢铁产业逐渐处于饱和状态,2009年以后各大钢厂业务量萎缩,我们就开始进入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领域。目前企业形成了4321的产品格局,40%集中在传统的房屋建筑,30%是原来固有的冶金板块,20%是市政设施业务板块,另外10%是一些新兴产业。例如我们在珠海横琴做的地下综合管廊是全国里程最长的一条综合管廊,全程长33.6公里,也是第一个综合管廊鲁班奖的获得者。在新兴产业中,我们也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建设。


伴随着共和国的腾飞与发展,公司相继承建了上海中山医院、青岛新机场综合管廊、长沙地下综合管廊、昆山花桥梦世界电影文化综合体、湖北襄阳图书馆、安徽泗涂现代产业园等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建设项目,行业范围涉及工业、民用、市政、交通、冶金、化工、电力、环保等多个领域,上海二十冶也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而不断成长壮大。


公司秉承“诚信社会为本,客户满意为荣”的经营理念,承建的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多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市政工程金奖,以及省部级、地方级优质工程、全优工程、样板工程。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特等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突出贡献奖、“十一五”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上海市AAA级诚信企业、上海市建筑企业30强等多项荣誉。


新兴领域实现新突破


《企业观察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国有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健: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等八大建筑类央企在建筑领域各有特色。自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后,房地产市场泡沫对施工企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公司的发展也面临新一轮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改造,地方政府相继推出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及现在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包括PPP项目和投融建项目的兴起,都是在努力提升百姓基本购买力,扩大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们也一直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紧跟政府改革发展的脚步,近年来在承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获取了大量的市场订单,特别是助力脱贫攻坚,在西南、贵州、广西等区域做了大量棚改、移民搬迁项目,为国家政策推行也做了一份应有的贡献。


目前投融建板块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政府非常迫切解决的问题。政府面临资金紧张短缺,但又有大量基建项目要上马的前提下,通过央企的积极参与,借助我们实施片区开发的优势,引入央企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们在不同城市的产业布局,比如说,引进医疗健康板块、新旧动能转换板块或者引进一些教育资源等等,实现了企业跟政府的完美结合。我们各取所需,政府想把这个片区进行整体开发,造福一方社会,企业需要靠项目实现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和产品布局上的服务,发挥出央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这就与政府的意见不谋而合,实现了新共赢,找到了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在房建、冶金板块新签合同额大幅提升的同时,我们布局的新基建和新兴领域也实现了新突破,收获了一批“高、新、综、大”项目,其中包括:青岛新机场综合管廊工程、上海重大民生康养项目徐汇养老基地工程、南京首个高端制造项目机器人智能装备基地工程,以及全国首批试点的北海合浦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保修复项目桂林千亩荷塘湿地公园工程等,公司的发展才得以不断壮大。


紧跟时代步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观察报》:任何产业都需要不断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您觉得建筑产业应该如何创新来驱动产业的未来?


高健: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时代,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却是非常传统的产业,目前仍主要以土木、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组成各类建筑物,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建筑行业需要创新,也非常注重创新。举个例子,粤港澳大桥的建设通车,就是应用了很多新技术,甚至是数字智能化的技术,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成为举世瞩目的工程。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建筑施工本身还是非常原始单一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建设要求,我们也陆续引入大数据技术,比如说三维建模、广联达算量,还有3D打印技术、5G云平台管控等手段,我们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创新使数据实现共享共通,推动建筑企业技术变革,实现建筑行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以前很多项目管理可能是以人为主,但现在是以后台综合管控为主,实现了小前端、大后台的管控要求。在我们的云端有海量的支持案例,既能够指导年轻技术人员快速成长、有效应用,也能够实现项目的高质量管控要求,以技术手段促进项目管控手段提升。项目前端现在逐渐演化为一个个的载体,真正的动力源是从企业的后台提供的支撑,是我们长期积累信息数据提供服务。所以,我们也要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尽快完善企业5G管控平台,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力,参与到建筑行业的变革进程中。


强化人才培育


《企业观察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关于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有哪些,如何在选人用人方面激发内生动力。


高健:企业的发展关键要靠人才,现在企业规模扩张和发展比较快,对人才的渴望也是最急需的,我们也欢迎大量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企业,投入到国家基本建设的大军中。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圆满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不仅依靠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关键更在于要建设好忠诚担当、履职尽职、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所以,班子的凝聚力、队伍的战斗力、人才的培育力是事业成败的基础。


公司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始终秉承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领头羊”“急先锋”的示范引领作用,履职尽责做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持业绩导向、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忠诚干净担当,通过深化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淘汰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断做好后备干部选拔评聘工作,用业绩和贡献决定薪酬,推进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立足项目需求,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拓展职业发展通道、聚焦人才开发培养方面,通过加强科学规划、系统统筹,推进落地实施,打造人才发展的高地。公司每年为新进员工组织“师徒结对”,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有效“传帮带”,为员工搭建好施展才华的舞台。加强骨干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起合理有序的人才梯队,充分发挥好专家、工匠、劳模等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贴近项目管控和职能管理实际,密切联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要求,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系统制定推进各项培训实施计划,注重培训的分层分级、培训主题和培训程度,结合不同序列、不同层级员工的培训需求,有效采取线上线下、师徒结对、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坚持培训与考核测评紧密衔接,坚持效果评估和结果运用并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激发党建活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观察报》:上海二十冶在党建创新活动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健:加强党建引领是国有企业的必修课。党章也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毫不犹豫地抓好党建工作,抓好经营生产,形成双促进双提升的新发展格局。围绕公司“十四五”规划,结合经营生产工作的重点,公司持续强化党建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注重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扎实开展“党建创新拓展年”系列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首先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主线,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牢牢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强基固本,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强根固魂,激发党建活力提质增效。企业实际上希望通过党建的高质量来推动实际经营生产高质量发展,在项目上我们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党员突击队等,结合实际组织“党旗飘扬、党徽闪光”系列活动。持续组织特色党建活动,比如弘扬红船精神·百年薪火相传的主题活动,目的就是要把优秀的革命传统结合到实际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员先锋队、青年骨干人才、号手岗队等标杆榜样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针对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专项监督,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执行力、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监督。结合实际加大防腐倡廉警示教育力度,持续开展好廉洁文化示范项目选树活动。同时公司非常注重党建带团建,把群团工作纳入公司党建整体规划,从组织、队伍、阵地、制度入手,围绕项目基层一线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持续推进立功竞赛、技能比武,选树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依托创新工作室、岗位标兵能手、青年号岗队手等创建,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能力,汇聚企业发展的合力。


开新局谋新篇高质量发展


《企业观察报》: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上海二十冶建筑工程公司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高健:建筑公司是上海二十冶的专业性分公司,上海二十冶目前有5家区域公司和4家专业公司,“十四五”时期上海二十冶的目标就是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全面翻一番。而作为建筑公司的目标是加快实现上海、山东等区域发展,全力打造专业优势,奋力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同时,公司在“锻长板、补短板、育新板”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尽快在房建市政领域打造高端品牌,加快在环保、水务、运维等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央企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将优势转换为合同订单和经营效益,全力做大做强分公司,提升分公司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中国二十冶集团确立的“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守正创新、乘势而上,走稳健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总基调,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奋力谱写“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