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局、解变局、谋新局 后疫情时代我国企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国外疫苗产量不足,疫情形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国家疫情呈愈演愈烈态势;我国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输入性病例依然增长,国内不时出现零散病例,形势依然严峻;从经济政策角度看,为应对疫情消极影响,国外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刺激性政策,这给国内的财政货币政策带来较大压力,在此情况下我国保持政策定力,不搞大水漫灌,给企业创造了较好的政策条件;从实体经济角度看,国外产能不足、消费不振,我国实体经济率先触底反弹,一大批科创企业快速成长,但我国企业原材料采购受阻,甚至一些海外供应依赖程度高的材料出现断供现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企业应积极作为,迎难而上,积极适应疫情带来的国内外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思路,加紧产业链完善与重构,开拓数字经济领域,外援外贸双手抓,善用“空当期”利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疫情堪称二战以来最大的全球性危机,史无前例地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经济,乃至具体行业和企业。如今,全球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无疑是后疫情时代的“新世界”何去何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态势依然严峻,世界疫情时起时伏并经常性暴发的形势已将成为可预见时期内的常态,协调防疫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将成为数年内的全球性课题,全球时局步入“后疫情时代”。在全球“后疫情时代”下,尤其是我国“十四五”战略规划开局的2021年,中国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必须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明察秋毫认识时局,多维洞察解析变局,高瞻远瞩谋划新局。
居安思危,抗疫大考中的思路转型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企业营造了一个不间断成长的环境。疫情期间,国内企业界开始反思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通过核心竞争力应对危机。中国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重心放在产业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上,树立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
(一)以疫为鉴补短板,加紧产业链完善与重构
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广义上是指不同产业与企业间的关联,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大,一些中国企业原材料采购受阻,货运难度增加,甚至一些海外供应依赖程度高的材料出现断供现象,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面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诸多风险,企业必须要改变发展思路,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的能力,当务之急就是在后疫情时代充分补足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以提高对产业链价值链的掌控力,从而增强韧性、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缩小我国在重要产业链及产业链关键环节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减轻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
另外,企业也需探索自身业务模式的改变。具体在持续拓展“供应链+”的内涵与外延,重新分析供应布局结构,加快构建数字化驱动下的新供应链模式,促进企业内外部的连通,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加强供应链上节点之间的信息流通,大幅提升整体效率并降低成本,加速供应链结构调整,以减缓供应链整体风险,应对将来不同的国际环境,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化危为机寻突破,促进数字化转型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要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对创新的挖掘,需要具备对当前形势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一定冲击,但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却展现出强大潜力,是疫情中的亮点。相关研究显示,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就会增长0.5%至0.62%,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各国应对激烈国际竞争、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在疫情发生之前,远程办公、在线购物、网络课堂、线上问诊等应用场景和实践就已经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与青睐,这种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当之无愧成为当今技术创新最前沿、市场需求最迫切、最有潜力的领域。而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了数字化的发展步伐,如今的线上会议和线上沟通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线上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信息传递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从产业角度特别提到下一步中国将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数字经济过程中,企业与政府需要紧密合作,多措并举,重点推动以下措施:第一,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如推动光纤宽带和移动宽带网络升级,推进安全高效便捷的5G网络建设,增强公共服务水平;第二,推动治理能力提升,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大数字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并建立数据经济统计评价体系,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第三,加快数字产业化,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第四,通过创新数字经济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人才支撑。
中升西降,主动作为唱响中国旋律
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疫情以来,中国模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再一次得到检验,“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力量在各领域崛起,传统西方国家相对衰落,“中升西降”成为世界发展新趋势。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经济环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具备完备的工业制造业基础设施、拥有庞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与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存在充足且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群体、日益完善的营商环境等优势,让“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地位难以动摇。中美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自2010年超过美国后,在2020年底达到28.1%,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万亿元,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高新突破等方面持续受到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驱动,5G、鸿蒙系统等信息时代技术领域的成功开发,成为我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弯道超车,善用“空当期”利好
全球新冠从每日新增几十万确诊的趋势来看,疫情的暴发不仅令世界公共卫生体系面临严峻考验,也让国际经济和资本市场深受其害。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对疫情冲击采取的积极、稳妥、有效的一系列措施为全球各国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时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利好的“空当期”,中国企业应当化此“空当期”为“机遇期”,实现企业发展的“弯道超车”。
在此机遇下,中国企业既要坚定与国际接轨和全球化发展的信心,又要因时而变、借势而谋,加强科学规划,调整经营策略,实现更大突破。一是聚焦主营业务,积极开展跨国并购,将关键资源配置于产业链、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形成相互支持、具有合力和互补优势的内外业务组合,提升企业在本行业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地位。二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跨国并购方式,占领市场制高点,抢抓核心资源,破除人才壁垒,强化技术优势。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构建完整有效的风险信息预警系统,运用经济、金融工具、保险、市场等手段,发挥政府部门、驻外使馆、商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力量,降低和规避风险。
所以,中国企业应当妥善利用国际“空当期”来完善自身发展,当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海外疫苗接种率提高、各国逐步恢复生产后,也会相应加强和完善本国产业链的建设,会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形成新挑战,中国企业未来也应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二)逆风奔跑,外援外贸双手抓
中国的抗疫成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内大小企业生产秩序与生产水平顺利恢复。2021年3月召开的“两会”传达了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后疫情时代”逆势前行的政策,稳定了企业信心;同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坚守正义的新倡议,分享中国经济复苏模式和抗疫经验,对区域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及时打出加大外援和外贸的“组合拳”,是提升国际形象与巩固国际经济份额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球健康峰会表示:“中国已向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将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疫苗,大国要负起责任,多提供一些疫苗给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国药集团、科兴制药等企业充分发挥全球布局特长,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组织协助国际抗疫,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为中国赢得了充分的国际声誉。
随着海外疫情的持续,外贸行业的压力最明显而直接,作为外贸大国,中国企业迎难而上保外贸,是维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1年4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8276亿元,支出16076亿元,顺差2201亿元。可见,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中国外贸是稳健开局。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同比增长46.5%,达到4195亿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同比增长21.4%,达到2.5万亿元。在逆全球化“寒风”下,中国企业 “逆风奔跑”,稳住外贸基本盘,改善外贸产业结构,稳中提质,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的有力见证。
坚持开放,走向双循环下的全球治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并在日内瓦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他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彼时全球化成果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严峻挑战,这些倡议恰逢其时。四年后的今天,世界尚未走出疫情阴霾,动荡与变革交织,“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前瞻性的主张理念的意义仍尤为重大,依然可以为人类社会指明方向。这种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方案,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指导。
(一)坚守全球化的“中”流砥柱
“疾风知劲草”的传统智慧再一次显现,中国在世界疫情治理中一枝独秀,在抗疫大考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不仅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也让中国人民对“十四五”的开局充满信心。可是,当前国际化的阻力和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反全球化的趋势和国家保护主义的倾向。
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开放,扩大开放。3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下一步考虑工作时,都要进一步着力扩大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越是遇到困难,就越是要扩大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出台多项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外商投资法》正式落地实施、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取消施行近18年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额度限制、举办第三届进博会等,打造具有更高开放层次、更优营商环境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后疫情时代下,中国企业要继续高举全球化大旗,激发开放潜力,致力于促进企业国际化建设,深耕国际贸易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与中央扩大开放的政策保持一致,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长足力量。
(二)双循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双循环”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一定会完成以内需为主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空间不断拓展、消费支出占GDP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在此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由此带来中国的持续开放合作逻辑联系到一起,指出中国的“双循环”不代表把“门”关起来而是要更开放,如建构RCEP等国际合作模式是典型的“双循环”,是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基础,以提振国内消费能力为主的开放。
在此背景下,企业要为有效增强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激发国内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内需市场的扩大。中国的后疫情时代表现在充分的经济恢复,“双循环”中的内需刺激还有提升空间,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从财政和产业等宏观政策来落实“双循环”。最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主张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防范风险挑战。”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中国企业需要有充足的战略定力和对形势发展的精准研判,充足准备应对策略,牢固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坚决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中国企业要持续为中国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保质保量完成十四五战略规划,为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突出贡献。
(本文为《中国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