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先生的十大改革思想
6月27日下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这期间,高尚全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和建言,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改革理论的发展。
《企业观察报》特此整理了高尚全先生的十大改革思想,以志纪念,以飨读者。尽管其中有些思想非先生首倡或独创,却也是他强烈呼吁、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要给予企业自主权
“中央集权过多,企业自主权过小,有什么弊病?第一,给国家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浪费;第二,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第三,助长了中央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和事务主义。”
高尚全在195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中,提出了上述观点。
企业自主权,是指社会主义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承认和保护企业自主权,既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统一性,又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然而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中国的企业缺乏必要的自主权。正如多年后回忆起《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篇文章时高尚全所说:“当时用了‘一定的自主权’,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有点保守了。企业应该要有完全的自主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对企业应有的责、权、利作了明确规定,企业自主权得到了扩大。
中国改革开放后,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落实企业自主权,搞活社会主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
二、应该明确发展商品经济
1984年9月,高尚全首次提出中国应发展商品经济。
高尚全建议中央:“应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这是当前经济改革要求在理论上的一个关键突破。”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高尚全曾说,事实证明,不搞商品经济是不行的,哪个地方搞了商品经济,哪个地方的经济就比较有活力、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就多了。
他这样概括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改革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扫清道路。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绝不会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
第三,发展商品经济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革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这个建议引起了当时中央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商品经济的概念被吸收进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中。
1984年10月20日,在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高度赞扬《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三、正确看待资本和劳动力市场
在社会主义经济当中,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资本问题?1985年,高尚全提出: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中提出资本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家资金怎么转为国家的资本。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是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关于劳动力市场,高尚全曾提出五个重要观点:
一是,劳动能力不同,贡献不同,劳动者收入应当有差别,这只有通过劳动力市场能够体现出来。
二是,确立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是,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四是,一定要靠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才能解决就业压力。
五是,有了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可以得到市场的尊重,劳动力有自主权,不会影响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
四、必须重视市场经济一般规律
高尚全在1993年11月出版的《中国经济的创新——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中这样写到:
所谓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这个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般,社会主义条件是特殊。
市场经济是一般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搞社会主义就不一样了。一般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和经验,是人类的文明成果。所以这个一般我们必须要重视,不同的就是我们是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社会主义是特殊。
我们必须要把一般的规律学习好,掌握好。同时在一般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和条件来运用好,把一般与特殊要结合起来。不能因为特殊来否定一般,也不能重视一般排斥特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2年后,高尚全仍坚持这个观点。高尚全说:“在学习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问题时,我认为,法治也是一般规律。既然是一般规律,我们必须要重视它,必须要借鉴好,不能为了特殊去否定一般,因为一般规律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必须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特殊,不能把一般与特殊对立起来。”
五、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高尚全是最早提出政府治理改革的学者之一。他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
他认为,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也存在着自发性事后调节、催生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等固有的功能缺陷,而且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克服,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高尚全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六、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政府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
诸城是山东省的一个县城。在大跃进时期,建立了一批国有小企业,如小机械、小水泥、小化肥、小纺织、小农药等“五小”企业。这类国有小企业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困难很多,亏损严重。20世纪90年代,时任县委书记陈光下决心改革,采取改制出售的办法,以解脱困难。但当时就有人起来反对,给陈光戴上“陈卖光”的帽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1992年,高尚全应山东省委书记、省长的邀请给省级和厅级干部作一次改革报告,讲完后,有一位同志起来提问:“诸城的改革议论纷纷,你认为诸城的改革是姓‘资’还是姓‘社’?”
高尚全的回答是:“诸城的改革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只能按小平同志说的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
高尚全在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时,有人向中央写信说,华为姓“资”不姓“社”。主要理由是,华为是非公有制企业,而且搞了职工持股,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高尚全觉得,这是改革中必须弄清的重大问题,于是,他主动要求到深圳实地作了调研,当时陪同高尚全一起去华为调研的,还有时任中共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
经过一番调研,高尚全了解到,华为公司1987年成立于深圳时,创始人任正非只有2.1万元人民币原始资本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华为已成为立足于世界的领先企业。虽然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但它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税收和财富,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职工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
高尚全说:这样好的企业,应该作为改革的典型,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七、国有资本应当有进有退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地政府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误区——习惯于国有资本固化,一说要退出就认为这不是搞社会主义了。
对此高尚全强调,资本要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应该是常态。
“其实,原来国有资本是实物形态,现在变卖后成为货币形态,再投入到急需的领域,或投入到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方面,这不是资本流失,而是合理流动,也是结构调整的需要。”
高尚全强调,国有资本在流动中低价贱卖或权钱交易,不仅是流失,而且造成贪污浪费。在改革中,要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八、一切改革都应当为了人民
“中国历史的经验也好,国际经验也好,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核心问题。为了得民心,必须要把民生搞上去,我们党为什么很注重民生问题?改革为了什么?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需要人民分享。民生问题要搞好。”
2013年5月高尚全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党的十八大的三点建议》,一是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党的执政基础在于“三个民”(民心、民生、民意);三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这三点建议中,重点是“三个民”。为了得民心,必须要把民意搞好。老百姓要有知情权,要有参与权,要有监督权,要有尊严。有了这“三个民”,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牢固了。
十八大召开前,高尚全特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表达了这个看法。中央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及时作了批示。
九、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2021年4月,高尚全提出,要从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为核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一,要从根本上坚持“两个中性原则”。在竞争中性的同时,所有制也要中性,各种所有制度都是平等竞争、一视同仁。
第二,必须严格约束权力,严格落实罪行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司法原则和规则。
第三,未经法院判决,严禁侦查机关挪转涉案资产。
第四,经济犯罪异地办案,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设立“两地同检”原则。
第五,诬告陷害必须反坐的原则。“对那些构陷民营企业家的权力持有者,对徇私枉法的负责人,必须予以追责。惟其如此,才能吓阻一些扭曲的权力之手。”
十、深化改革突破口 是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2013年5月,高尚全在给中央的《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的建议》中,提出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议。
他说:“怎么全面深化改革?我认为要有一个路线图。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建议把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作为突破口。”
为了减少阻力,高尚全提出来“三个率先”:
率先在新上任的官员中建立这个制度。
率先在新上任的领导干部中实行这个制度。
第三,率先公示不动产。“因为动产是流动的,不动产是你有多少房子,一联网马上就显示出来。”
高尚全的这个建议上报后,都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批示,并吸收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去。“这是作为一个改革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他说。
高尚全生平
1929年9月,生于上海嘉定
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曾任研究员、教授,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从事经济政策研究工作
1982年起,任国家体改委处长、副局长、中国体改研究所所长
1985-1993年,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1999年,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曾先后兼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务,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高尚全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是中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之一,多次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政策和体制文件的起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