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突出“三个聚焦” 央企创世界一流企业将进行阶段性评估

7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推进会”,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要求,对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再部署、再推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出席会议并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也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工作的深化之年。下一步要强化顶层设计,发改委、国资委正在抓紧研究制订有关指导意见,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按照“力争在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的要求,今年将进行阶段性评估。


11家示范企业对标“世界一流”


为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18年以来,遴选基础条件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宝武、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中广核等11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


翁杰明强调,示范企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聚焦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自主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更加聚焦开放合作,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目前,除去几家受疫情影响巨大的企业,其他企业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中国宝武、中广核、中国中车集团等8家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7.7%,超出中央企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中国三峡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94.4万元人民币/人,在国际同行中位居前列,中国建筑新签合约额达到3.2万亿元,营业收入跃上1.6万亿元新台阶,利润总额逼近千亿元,各项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国石油方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近年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已制定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程行动纲要,及净利润提升、亏损治理、“两金”压降、法人压减“四个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实现增利151亿元。“三供一业”移交等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基本完成。


同样取得好成绩的还有中国宝武。中国宝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朱永红透露,下一步,中国宝武将稳妥推进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全面梳理“宜混”企业的基础上,制定混改计划,“一企一策”推进混改项目实施。



除去混改,中国宝武还将对标民企,正视差距,围绕关键指标,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到部门管理者“一人一表”。各一级子公司瞄准标杆企业对标找差,狠抓技术攻关和现场改善。


据了解,2020年宝钢股份实现成本削减效益37.7亿元,实现宝武协同效益37.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25%。


“三个三”标准


对于中央企业而言,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到底应该对标什么?如何对标?


根据国资委的表述,可以概括为“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三个领军是要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三个领先”是指效率领先、效益领先和品质领先。“三个典范”是要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


2020年6月13日,国资委制定印发的《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拟用2~3年的时间,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中的部分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11家示范企业紧紧围绕“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核心内涵,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找差距、补短板、抓改革、强创新,行业技术创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强,领军作用不断提升;产品服务、生产运营效益提升,领先优势不断夯实;社会贡献、品牌影响力加大,示范引领不断彰显。


当前,多家示范企业已经明确定位,制定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将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纳入企业战略一体推进。比如,中国石油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国家能源集团明确“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总体发展战略,中国建筑致力于打造成为价值创造力强、创新引领力强、品牌影响力强、国际竞争力强、文化软实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


翁杰明指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整体上还有较大差距,必须下决心加快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大而不强”仍较突出,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价值创造能力不强;“全而不优”仍较突出,创新资源集聚利用不够、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散而不精”仍较突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等。


突出“三个聚焦”直面短板


“奔着最紧急、最迫切的问题去。”翁杰明称,中央企业要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翁杰明表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更加突出“三个聚焦”,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第一,聚焦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者作用。示范企业要按照“一个抓手、四个切口”的要求,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资委主任郝鹏在去年底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强调,2021年要紧紧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以更大力度提升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国资委除持续关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落地落实外,“加强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内容,显然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国资委有关领导先后调研了24家央企以及湖北省、海南省、天津市等地区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情况。


第二,聚焦自主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示范企业要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骨干作用,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航天科技成功发射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工程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大电网运行控制、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上海电力核心区域供电可靠率比肩世界一流城市电网。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牵头国际标准关键项目95个,增强了我国5G发展话语权。


中国石油大力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形成一批标志性理论技术创新成果、重大核心技术和装备软件产品,关键技术及装备替代率达到85%。获得3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导修订国际标准16项,在国家油气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翁杰明指出,发挥优势企业产业集群带动作用,拉动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有效配置资源、发展协调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要着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对重点科研团队实施工资总额单列。全面推动所属控股科技型子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探索实施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


当前,中央企业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硬件方面仍然面临短板,有的企业所在行业的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从研发投入强度看,虽然示范企业2020年平均达到约2.6%,但仍远低于不少世界一流企业10%以上的水平,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还不够理想,在更加聚焦重点、更加突出实效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三,聚焦开放合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排头兵作用。示范企业要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原则,积极探索实体经济领域国际化运营新模式,在优势行业和关键领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要打造示范工程。积极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产业规范,推动我国产业标准、产品服务标准国际化。要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强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优质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带动品牌“走出去”。坚决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强化绿色科技支撑,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确保经济社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央企、国企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创新带动引领作用。”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或是民生改善,都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而这也就更加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