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数字化,招商局赋能经营

8月12日,招商局集团(以下称招商局)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营收状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0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783亿元,同比增长30.5%。总资产超11万亿元,与“十三五”末期的10.3万亿元相比有了不小的提升。


能取得如此的成绩,一方面源于招商局深入推进实施改革三年行动,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其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通过融入数字经济来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年行动赋能经营有成效


上半年,招商局围绕改革共识和重点任务狠抓改革实效,从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市场化薪酬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混改三个方面切入,不断扩大改革红利。


进入“十四五”,招商局加大了以市场化为核心推进改革创新的力度,持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利用市场化机制创新管理人才的选聘与激励,凭借并购重组来优化资源配置,以市场化体制机制激发活力、释放创造力、增强竞争力。


招商局强化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减”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先后在15家二级公司实施市场化全球公开招聘总经理。截至2021年5月,招商局各级子企业已经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经理层成员人数占比72.8%。2021年,集团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工作机制,不问出身,不计资历,谁有本事谁就上,把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


同时,招商局坚定不移提倡“跑赢大市,好于同行”的市场化理念,通过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市场合理对标。收入分配突出向一线、苦脏累险岗位和创造价值者分配倾斜,靶向解决“高水平大锅饭”问题。出台中长期激励工作指引等6个制度,全面推广股权类、现金类和员工持股等各种类型的中长期激励工具。截至2021年5月,招商局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子企业数量占全部具备条件企业户数比例为71.4%。


招商局还凭借积极推进混改,实现多赢共赢。依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充分运用资本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公司始终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在注重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注重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中外运长航的战略重组、招商蛇口合并上市、招商公路重组上市、辽宁港口整合、招商资本混改等一系列重大重组兼并活动,是招商局集团落实中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出的重要战略布局,有力地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效率的有效提升。


数字化转型带来竞争力


由于招商局业务主要集中综合交通、特色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运营三大核心产业,体量大、产业优势明显。但集团各产业面临行业内和跨界竞争者的挑战,存在不进则退的危机和竞争力提升的巨大空间,因此迫切需要提升数字化客户服务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和高效运营能力。集团能否融入数字经济,利用应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获取新的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过去两年多,招商局集团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招商局在2019年制定完成了新的数字化战略,确立了2025年建成数字化招商局的转型目标。


面向全面实现“数字化招商局”这一目标,招商局正在以“一体化”战略聚合产业场景、IT人才和数据资产,促进跨板块协同和数据资产赋能,打造具有招商局特色、面向产业生态开放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招商局以“五支柱”作为蓝图,打造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招商云以及大数据湖平台、招商随行工作协同平台、招商智脑数据应用平台等,招商云平台与中国移动、建设银行、阿里云、宝信软件等企业的平台一起荣获信通院首批IT数字化能力和运营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评估平台服务类优秀级。


目前,招商局各产业板块数字化成果初显。招商银行金融科技水平保持行业领先,成为中国金融服务数字化的标杆企业;中外运旗下运易通物流电商平台连接3万多家物流服务企业并服务2万多家制造企业;招商港口建设启用了中国首个由传统散杂货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智慧型、数字化港口——妈湾智慧港。这些数字化转型成果形成了数字经济时代集团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