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西藏做过什么
9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在拉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援藏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会议。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指出,“十三五”时期,国资央企始终把援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在助力扶贫攻坚、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郝鹏强调,把援藏工作纳入企业“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战略,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援藏工作;充分利用央企特长,加快推进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标志性工程;积极发挥央企现代产业优势,在改革中强化与西藏企业合作,扶持西藏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西藏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扩大吸纳就业规模,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筑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加大优秀干部人才互派力度,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西藏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贡献更大力量。
多年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西藏发展需求,纷纷通过基础设施援藏、产业援藏、人才援藏等方式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业在藏分支机构170家,资产总额2128亿元,在岗员工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1.3万人。
《企业观察报》将带你盘点这些年央企援藏大事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基础设施援藏
中央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央企助力富民兴藏”活动,在藏累计实施油、气、管、网、水、电、路、机场、桥梁、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3585个,完成项目合同金额3417亿元。
65年来,中国电建的建设者秉承着“建造一座水库,树立一块丰碑,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踏遍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完成了西藏95%以上的水电规划,修建了一个个创造历史的电力工程,让西藏百姓由“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让一颗颗水电明珠闪耀江河、照亮雪域。
中国电建在西藏陆续完成了系列电站建设:
世界上海拔最高、西藏境内唯一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抽水蓄能电站,1997年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金河水电站,2004年首台机组发电,结束了昌都电网严重缺电和没有骨干电源支撑的历史;
狮泉河水电站,2006年首台机组发电,结束了阿里地区无常规电源的历史;
亚让水电站,2015年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终结了墨脱县“电力孤岛”的历史;
阿里光伏电站,是西藏第一座光伏电站,2013年并网发电;
双湖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目前我国储能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结束了当地无稳定电能的历史,2016年投产发电。
“十三五”期间,中国能建在西藏承建了藏木水电站、加查水电站、叶巴滩水电站、阿里—藏中联网工程、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墨竹工卡分公司巨龙铜矿爆破工程等78个工程项目,涉及水利水电、输变电、铁路、矿山、房建等多个建设领域,合同总金额158.38亿元,吸纳当地劳动力1223人。
中国华电集团在藏投资227.52亿元,缴纳税费5.15亿元,投入援助资金2.06亿元,投资电源项目9个,开展援助项目28个,垫资2.35亿元在尼玛县建成光伏电站,解决了9000余名群众民生用电和取暖。
中广核旗下三家运营公司,在西藏桑日、拉孜、谢通门三地开发光伏产业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为80MW,总投资约10亿元,累计纳税1362万元。
三峡集团开展援助项目16个,投入援助资金近8亿元;投入2.3亿元援建墨脱安居工程、通村公路、28县供水等基础设施;投入3.85亿元用于兴边富民(电力援藏)及光伏惠民示范工程建设;消费帮扶近500万元。
国家能源集团对口支援那曲聂荣县,累计投入资金5.4亿元,援助各类项目249个。向西藏支付电力援藏资金2.31亿元用于无电地区电力项目建设;主动承担全区离网光伏等无电地区电力项目建设和运维管理,解决17.6万户、7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在西藏完成投资526亿元,是“十二五”的近三倍。在青藏、川藏两条电力天路基础上,又建设了藏中、阿里联网两条电力天路,形成了覆盖全区74个县的统一电网,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藏的缺电问题。全力保障拉林铁路牵引供电,让复兴号飞驰在雪域高原。
中国石油积极推进“气化西藏”工作,2020年向拉萨供气5085万立方米,2016-2020年累计供气1.95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成品油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那拉高速、川藏铁路、拉洛水利等工程项目输送成品油10余万吨,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施工进度。截至2020年底,西藏石油分公司在西藏拥有油库1座,加油站15座。在拉萨及周边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品油销售网络。
中国联通深化网络扶贫,全面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低于市场价50%以上的扶贫优惠套餐,提高贫困群众使用感受。中国移动持续推进村村通、普遍服务、边境通、寺庙通等惠民工程,加大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在西藏建设4G基站1.5万个、5G基站1300余个,架设光缆2.4万皮长公里。
中国电信以“消除盲区”为着力点,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以来,持续加大对西藏网络建设投入,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超过43亿元,推动西藏通信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全藏7个地市主城区、拉萨市全部县区5G网络全覆盖,乡镇及以上城区4G、光纤宽带全覆盖,行政村4G、光纤宽带覆盖率大幅提升,边境行政村实现4G、光纤宽带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中交集团在藏累计承揽项目640个,总合同额745亿元。勘查设计各等级公路近5000公里,施工建设各等级公路约2000公里,实现了设计、施工、养护的全产业链服务;承建了拉林、拉日、那拉等高等级公路。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稳步推进西藏石油网络供应工作,规划投资2亿元,设立加油(气)站19座;中国移动预计在藏投资超过46亿元,实现县城和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覆盖;中国大唐、国家电投的项目投入资金预计都将超过百亿元。
产业援藏
中央企业把产业援藏作为增强西藏“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在藏累计投资134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9900个,营业总收入174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88亿元,上缴税费46.7亿元,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粮集团在藏农副产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支援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中粮集团实际投入援藏资金近1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25倍,扶持涉及种植、养殖、农副产品粗加工等10多个不同类型的产业。中粮还引入蒙牛乳业,帮助西藏建立完整的现代乳产业,推进拉萨净土乳业乳制品加工厂、山南森布日奶牛牧场建设,从青饲玉米种植到奶牛养殖,再到乳制品加工,开展全链条式帮扶。
三峡集团长江三峡设备物资有限公司通过以企带农的方式,利用自有电商平台“三峡e购商城”快速搭建“农牧民+带贫企业+三峡集团”的采购供应链体系,在“三峡e购商城”精心打造的“秘境西藏品牌馆”里,有独具西藏特色的青稞米面、牦牛肉、乳制品、高原茶叶、天然饮用水等产品。来自雪域高原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中国三峡集团近3万名海内外员工的关注。
华润集团发挥技术资金、经营管理优势,通过华润万家全国线上、线下渠道,营销第三极天然饮用水,并开发销售西藏特色产品,年销售额达2400多万元。
中国海油对口援助那曲市尼玛县,投入援藏资金1.43亿元,开展援助项目53个,累计投入援藏资金4.7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49个,80%以上资金都投向了牧区和基层,提升了尼玛县文化旅游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带动牧民就业增收。
人才援藏
选派优秀干部人才援藏既体现了央企的责任担当,也是央企培养锻炼干部人才的有效举措。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累计选派各类援藏干部人才1968人;选派664名干部职工组成111个工作队,参与“访惠聚”工作;组织4501名干部职工与西藏少数民族群众“认亲戚”“结对子”;累计培训西藏当地干部人才1.4万人次。
据了解,中远海运累计投入资金3.07亿元,实施项目171项,先后派出挂职干部10批20人。中国中铁先后选派了13名优秀干部人才援藏。
三峡集团投入2200万元开展教育和人才援藏,并选派援助干部59人,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116人。
19年来,中国宝武向西藏三县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6.88亿元,派出援藏干部26人。通过实施产业援藏项目,中国宝武将央企先进管理经验和各类专业人才输送到西藏。
中国电建累计选派援藏干部60余人开展“组团式人才援藏”,携手藏属国企合作项目4个,解决当地农牧民4万余人次就业,结对帮扶县乡村13个,吸纳藏籍大学毕业生数百人。
“十三五”期间,中国一汽累计选派援藏干部7名,投入援藏资金1.1824亿元,开展帮扶项目29个,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