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产业扶贫搭建长效机制
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自2019年1月22日开业以来,入驻受援地带益贫企业300余家,展销扶贫产品4000多种,直接或间接带动帮扶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28万人增收脱贫;现场参观采购超过30万人次,各种网络平台直播超千万次,爱心卡办卡量超过60万张,线下线上销售额达4.3亿元,带动全市2019年消费扶贫销售额突破百亿元,荣获“2019年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奖”。
2019年,市委常委会3次专题听取双创中心工作汇报,明确要求,要以首农食品集团为市场主体,扶贫支援办配合支持推动,将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培育成真正卖场,向社会广泛宣传开放,通过消费扶贫为产业扶贫搭建长效机制。在市国资委领导下,集团即刻成立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双创中心运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首农食品集团+双创中心”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双创中心再上新台阶。
未来,我们将围绕“构建一个平台、打造四种模式、培育多个要素”的思路,举全集团之力做好双创中心的运营。
“构建一个平台”。构建多元化的消费扶贫综合销售平台。围绕“消费扶贫+菜篮子”目标,与物美开展合作,在大厦一二层打造以扶贫产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吸引人流,烘托商业气氛。同时引入教育培训、餐饮、休闲、娱乐等商业功能,实现1-5层的商业整体联动,将中心培育成真正卖场,打造消费扶贫示范性销售平台。
“打造四种模式”。一是打造服务于食堂采购的食材综合配送业务模式。根据市国资委等文件要求,各预算单位要以不低于30%的比例优先采购扶贫地区农副产品。双创中心汇集了米面油、肉类、调味品、干货在内的100余种食堂常用产品,建立了集扶贫产品供应、仓储、分拣、配送、售前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供应链体系,保证下单后48小时内配送到户,满足各单位购买扶贫产品需求。二是打造服务于各级预算单位工会福利采购业务模式。集团将产品质量安全、配送时效性、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提供清凉礼包、干果礼包、杂粮礼包等100余种产品套餐,并提供一件代发服务(即使一件商品也帮你发货),为各级预算单位采购搭建便捷平台。三是打造为受援地区服务的大宗农副产品交易模式。结合消费扶贫“七进”活动(进食堂、进城市、进市场、进网络、进景区、进车间、进家庭),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在系统各专业市场设立扶贫专区,定向采购受援地区产品,同时拓展上下游供应链,构建扶贫产品进京销售长效机制,拉动受援地区产业发展。四是打造新媒体及电商toC业务模式。加大与抖音等新媒体合作,在双创中心预留专门区域打造新媒体直播专区,打造新媒体孵化基地;加强与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合作,在扶贫旗舰店基础上,借助京东微信营销、便利店等资源,为扶贫产品进社区搭建平台。
“培育多个要素”,即培育多个要素聚集的消费扶贫综合体。一是建设消费扶贫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收集整合受援地区产业数据、农副产品消费需求体系和供销服务等相关信息,实现扶贫产品供需精确匹配。二是建立科技厨房和消费扶贫爱心餐厅,通过现场制作展示、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带来更加直观的消费体验,增加扶贫产品与消费者的粘性。三是形成“双创中心+受援地区牵头企业+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受援地区产品产业水平。四是创建“党建+消费扶贫”示范点,通过聆听一堂主题党课、重温一次党员宣誓、体验一次消费扶贫,成为宣传扶贫、推动扶贫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首农食品集团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扶贫支援办、市商务局的关心支持下,着力完善市场化运营,全力做好消费扶贫工作,丰富首都市民“菜篮子、米袋子”。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各兄弟集团的支持帮助,积极采买消费扶贫产品,共同携手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