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从红得发紫到回光返照
历时5个月,紫光集团(股票代码000938.SZ)的2000亿债务重组终于迎来了转机。
日前,紫光集团官网发布了《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战略投资者招募进展情况的公告》,透露了其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的破产重整进展。
公告称,确定有北京国资背景的北京智路资本和北京建广资产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的战略投资者。
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与浙江国资组成的联合体出资500亿元成为战略投资者的计划未能实现。
对此,业内人士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尽管阿里旗下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与紫光集团主营之一的云业务部分重合,但紫光集团的主营业务还是芯片与集成电路制造。阿里方面的芯片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力方向是芯片设计,缺乏集成电路制造相应管理和运营经验。还有分析表示,阿里由于美股上市的原因,处于美新监管法的约束之下,倘若真成为紫光集团的战略投资方,对美投资者的关键信息披露将不被紫光集团所乐见。
反观本次胜出的北京智路、建广联合体的情况就单纯得多,不仅有北京国资委的背景加持,拥有全球十余家工厂和数百亿的营业额,总体量也与紫光集团相当。二者作为半导体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在整合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方面有着长期、深入的投资布局和丰富的运营整合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智路资本、建广资产曾主导过多起百亿级半导体领域重大投资,国内10亿元以上半导体等相关领域重要的并购项目多半都经手参与。这其中就包括此前单笔交易最大的半导体并购——恩智浦旗下安世半导体28亿美元的收购案。且智路、建广投资、管理的企业,业绩往往比收购前大幅提升。
就在上个月,智路资本刚刚宣布成功收购全球排名前四的半导体载具供应商ePAK,一举补齐国内载具短板。本月初,智路资本又斥资约93亿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厂商日月光旗下四家中国大陆封装工厂。如果能盘活紫光集团的资源,将其芯片、云计算、集成电路等各个子业务进行梳理、分拆,会同现有业务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
紫光集团这样一个从清华大学校办企业起步且拥有3000亿资产的半导体产业巨兽,为何会被2000亿债务逼至绝路?
“吃太多,噎住了”
对于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外界几乎一致认为祸起紫光集团十多年来激进的资本运作。
自2010年起,紫光集团先后并购相关企业近70家,无论在谁眼中,紫光集团的这番操作都不能算作正常。
2013年,紫光集团向中国进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9亿美元,共斥资17.8亿美元对展讯通信实施收购,成功进军芯片产业;2014年,紫光集团又通过海外融资的方式,斥资9.07美元收购锐迪科微电子,拓展物联网芯片市场;2015年5月,紫光股份又斥资25亿美元接手惠普旗下中国业务公司新华三51%股权。通过这三次耗资逾50亿美元的收购,紫光集团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
“如果紫光集团的并购就此打住,稳妥经营,大概率是不会出现债务问题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专家安光勇表示。
但紫光集团并没有停下并购的脚步。借着国家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千亿级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的“风头”,紫光集团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更庞大,且令业内瞠目的收购计划。
紫光集团先是拟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大存储器企业美光科技,由于美国严格的审查,最终交易被否。紫光集团又将目光抛向了全球最大的晶圆制造厂台积电,又因牵扯太多问题并未实现。
2016年,紫光集团联合多方组建长江存储,紫光集团占股51.04%。2018年,紫光集团以约22亿欧元收购了法国智能芯片组件制造商Linxens。经过一系列成功或失败的并购后,紫光集团最终还是“扛不住了”,由于缺乏金流,其发行的“16紫光01”“16紫光02”等6只债券到期无法偿付。
安光勇说:“紫光集团10年发展,收入实现了翻倍,债务却增长了44倍。半导体不是快销产品,投资回报多是以10年计,可你借银行的钱是每年都要还的。”
逻辑错位的校企
令人深思的是,近来北大方正集团、清华紫光这些知名高校的校企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债务问题,面临破产重组,这是为什么?
“它们都是在高杠杆下搞无焦点的多元化业务。紫光和方正这类学院系的上市公司,本该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技术路径,依托学校良好的科研环境,拿出科研成果,通过企业的方式去应用和对接市场;另一条腿是并购,成立投资基金,进行学术式的投资。实际上国外的一些校园基金投资收益都不错。也就是说,要么做个工程师,要么做个资本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受访时指出。
“但紫光和方正的问题在于,它们以工程师的方式在进行资本投资,没有沉淀到高精尖领域,没有沉下心来攻克尖端技术,而是越来越多元化地进入一些低效率领域。同时,为了多元化,他们不断举债,从而资产越来越重。”盘和林提出,“紫光和方正这样的校企,最佳的方式是技术创业,轻资产研发,不要去追热点,一步步地发挥自身的技术特长,走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模式才是‘最优解’。”
即便具备了顶级条件,如背靠清华、北大等国内顶级高校的研发资源,以及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如果违背市场的游戏规则,都会倒闭破产。紫光集团的成长主要来自于市场,政府关系对于紫光而言,最重要是要让政府理解紫光所做的事情是符合国家战略的,紫光从政府所获得的支持,和别的高科技企业没有什么差别。
但紫光的项目却几乎没有一个是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实力研发成功而来,而技术问题显然绝非靠资本运作就可以解决。
另外,校企管理在制度上有其特殊性。在紫光集团大举并购之初,就有国资专家指出:“教育部体制下管理的校企是在严格的国资监管体系下的特例,对其多元化收购的审批监管尚处空白。”
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办的企业,本质上还是企业,应该按照企业的逻辑来经营,彻底脱离高校,根据出资比例,建立现代企业治理体系,进行规范化治理;即便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也要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