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车市:豪车价格下探疯狂收割市场 日系领跑合资阵营
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市场份额创出14.9%的历史新高。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销量数据,6月份,乘用车产销环比、同比分别呈现正增长。1-6月累计数据方面,乘用车产销则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4%。
时代财经梳理已发布产销数据的7家上市车企发现,截至7月9日,6月有5家车企集团实现同比转正,今年上半年,仅长安汽车1家车企实现累计同比上涨。在已发布销量数据的24个品牌中,共有16个品牌6月同比上涨,占统计总数的2/3。
7月10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时代财经表示,6月份,乘用车市场打破往年淡季下行规律,呈现恢复性增长。此外,疫情之后,上半年整体销量回暖态势也十分明显,说明了政策和市场、车企等多因素集体助力推动所致。
6月,豪车价格进一步下探争抢自主和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成为行业一大热点,奔驰E级优惠高达8万多、奥迪Q5优惠超7万,BBA优惠力度不断扩大。
7月10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称,下半年经销商的销售压力将主要集中在9月以及年底两月,预计今年全年乘用车终端销量大约在1800万辆左右,与去年相比,大概会有15%的负增长。
豪车大打价格战收割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市场份额创出14.9%的历史新高。而该细分市场的回暖,除了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外,也与豪华车型加大促销价格下探息息相关。
今年上半年,尤其在疫情负面影响逐渐消散的二季度,奔驰、宝马、奥迪的势头强劲,其中奔驰和宝马二季度的同比增幅超15%,销量纷纷超20万辆大关。而在上半年比拼中,奔驰一马当先,以34.6万辆的成绩,从宝马手中夺得销冠宝座。而奥迪上半年则以同比下滑3.2%至30.2万辆的成绩,继续垫底BBA“半程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在厂商榜单中的名次继续上千。2019年6月,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分别位于榜单中的第14、15名,2019年上半年,北京奔驰位居榜单第14名,华晨宝马并未上榜。而在今年6月,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已跃居榜单第11、12名,在上半年的竞逐中,北京奔驰排位再升一级,名列第13,华晨宝马跃居榜单第14名,把上汽乘用车挤出前15榜单。
具体来看,BBA旗下各主力车型表现可圈可点。其中,在乘联会统计的6月轿车榜单中,奥迪A6同比大涨244.6%,销量达17160辆,奔驰E级销量为15738辆,同比增38.5%,分别位列榜单13位、14位。在这一榜单中,前三甲车型轩逸、新朗逸、卡罗拉依然坚挺,但去年6月位列第9名的北汽EU系列已掉出榜单,而去年第13名的宝马5系亦榜上无名。
“E级综合优惠有8万多,当中现金优惠占比九成,然后会赠送一些保养之类的优惠。”广州番禺区奔驰销售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GLC的优惠力度会小一点,但综合优惠也有6万左右。
在SUV榜单中,今年6月,奔驰GLC销量为16604辆,同比大增45.3%,跻身乘联会SUV榜单第8;奥迪Q5虽同比下滑3%,但6月销量达13764辆,位列榜单第15名。在这一榜单中,与去年6月相比,长安CS75将去年6月榜首途观挤出前三甲,而哈弗H6则跃居首位。此外,去年名列第5、6名的传祺GS4和宝骏510纷纷落榜。
而在乘联会高端车型(起步市场指导价30万元以上)榜单中,奔驰GLC夺得高端SUV榜单6月以及上半年桂冠,而去年6月榜首还是奥迪Q5。此外,英菲尼迪QX50、讴歌RDX纷纷掉队。值得一提的是,蔚来ES6今年上半年跃居榜单第9,累计销量达11711辆。
高端轿车方面,奥迪A6位居6月和上半年榜首之位,而去年同期这一位置分别为宝马5系和奔驰C级,而捷豹XFL则掉出榜单。
“A6和Q5车型都可以给到7万多的优惠力度,周末还有更大的活动力度。”广州荔湾区奥迪销售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现在还有金融政策,目前是购车好时机。
业界人士认为,受存量车市消费升级影响,在目前豪华车价格优惠力度普遍较大的情况下,部分趋优消费者的欲望被进一步激发,促使豪华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头部效应凸显,但也挤压了其他细分市场份额。
近期25万以上高端车型销量份额持续增长,但入门级乘用车销量份额剧烈下滑。数据显示,较2017年总量的峰值,2020年上半年8万元以下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下降63%,远大于总体市场下降33%的幅度。乘联会方面称,这对大部分自主品牌车企来说都是巨大的冲击,带来产能利用率下降和经销商亏损剧增。
而高端品牌车型的价格下压趋势进一步突显,其中豪华品牌销售均价从2017年的35万元下降到33.5万元,合资品牌的均价从13.8万降到13.5万,自主品牌新车在性价比提升的同时,交易均价也从2017年的8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9.3万元。豪华与合资车价双向下压,而自主均价在提升,带来的结果就是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不再,8万元以下需求明显趋弱,高端突围又艰难。
上半年7家上市车企仅长安正增长
在时代财经统计的7家上市车企中,包括长安、长城、吉利、东风和上汽在内的5家车企在6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海马和比亚迪则分别下跌64.3%、12.9%,在6月分别售出0.1万辆、3.4万辆。
在6月份的销量涨幅上,长安汽车以38.1%拔得头筹。长城汽车回暖趋势同样明显,上涨29.6%。此外,吉利汽车的涨幅也达到21%。
“目前,长安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丰富,并全速推进产品‘PLUS’化,下半年我们信心十足,值得期待。”7月10日,长安汽车方面告诉时代财经。
同日,长城汽车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上半年,长城汽车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新品导入,持续深耕SUV、皮卡市场,巩固品类优势。同时,长城旗下欧拉新款车型“欧拉白猫”也将于近日上市,目前已开启天猫线上预售。
虽然6月车市销量复苏势头喜人,但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统计中,仅有长安汽车实现同比上涨1.3%,今年累计销量为83.1万辆;展望下半年,其余车企要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或是超过去年的销量水平,将要面临不小挑战。
在前6月的总计销量上,上汽集团以204.9万辆领跑,东风和长安汽车分别以114.4万辆、83.1万辆紧随其后,比亚迪和海马则以15.9万辆、0.7万辆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7日收盘,比亚迪股价上涨2.6%,报收83.0元并创下新高,市值达到2264.4亿元,而上汽集团的股价下跌2.83%,以19.20元收盘,市值2243亿元,比亚迪超越“一哥”上汽成为A股市值冠军车企。截至昨日收盘,二者差距扩大至超200亿元。
日系持续领跑合资阵营
在时代财经统计的9家自主品牌车企中,有5家在6月实现正增长。其中,上汽大通、长安系自主分别领涨54.2%、32.2%,销量分别为1.7万辆、9.1万辆。
“疫情以来,上汽大通在积极抓紧时间复工复产的同时,鼓励全员营销创新、加速组织变革、降本增效,前期早早布局的C2B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7月10日,上汽大通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
此外,在时代财经统计的12家合资车企中,有8家在6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长安福特继5月暴涨288.96%之后依旧以37%领跑,长安马自达、一汽丰田、一汽本田、东风本田等日系合资同样持续领跑,在6月份,相比德系阵营的1家一汽大众外,日系合资共5家快速“回血”。
“长安福特以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用车需求,锐际聪慧版、蒙迪欧2020款、第六代探险者的陆续加入,有效助推了销量的提升。”7月10日,长安福特方面向时代财经表示,下半年还将持续推进“三年加速计划”,我们对未来的销量充满信心。
东风英菲尼迪和神龙汽车在6月的销量依然没有起色,同比降幅分别为32.5%、46.9%,二者分别只卖出0.2万辆、0.5万辆,上半年总计卖出0.8万辆、2.3万辆。
虽然合资品牌在5月和6月总体销量呈现飘红之势,不过,从上半年来看,合资品牌仍然有较大销量压力。目前,只有长安福特实现前6月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众6月份销量同比略为下降。上汽大众在回复时代财经时表示,一季度,企业销量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二季度,整体销售逐步回暖,尤其是终端市场在逐步复苏。此外,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在疫情期间着力进行库存结构、销售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健康度。
价格平稳才是车市回暖标志
“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价格平稳才是市场回暖的一个重要标志。” 郎学红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虽不像去年一样有国五清库的压力,但近几个月经销商以一个很低的价格去消化库存,价格下探所带来的增量,并不能判断为回暖的信号。
而终端促销让利亦并未大幅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8%,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在郎学红看来,6月为车企半年任务考核节点,经销商为完成任务以价换量提振终端,供过于求导致价格竞争激烈,单车利润下降甚至进销价格倒挂,进而亦导致经销商收益减少,经营压力较大。
不过,目前疫情后的汽车市场已基本恢复正常。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770万辆,零售同比累计下降23%,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净减224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11个百分点。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和疫情因素的影响,分季度看,一季度损失208万辆,二季度损失只有17万辆。
“把去年国五清库的因素剔除的话,二季度乘用车基本接近去年的水平,而由于去年七八月市场有个回调,导致去年9月冲的量比较高,因此预计今年下半年经销商的销售压力主要集中在9月以及年底两月。”郎学红对时代财经表示,预计今年全年乘用车终端销量大约在1800万辆左右,与去年相比,大概会有15%的负增长。
崔东树亦对时代财经表示,下半年车市仍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趋势,国内形势也处于正向,但国外的汽车行业受疫情持续影响,会带给相关产业链和企业一定压力。
(转自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