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内河首座岸基式LNG加注站完成首船加注

 “气化长江”迈出实质性步伐

“气化长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2月20日上午10时许,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芜湖长江LNG船舶加注站完成了“新长江26007”LNG动力船加注作业,标志着全国内河首座岸基式LNG加注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气化长江”迈出实质性步伐。

芜湖长江LNG船舶加注站年设计加注能力3.02万吨,是长江中下游7座LNG加注站中最早开工建设、最早建成、推进内河船舶应用LNG的示范项目。此次为招商局长航集团“新长江26007”LNG动力船加注LNG16吨,可支持该船下水航行15天、约1600海里,上水航行10天、约550海里。

该项目建成投运,将加快LNG在长江水运行业的规模化应用,预计到“十四五”末长江干线船舶LNG加注量在40万吨以上,可有效降低长江船舶污染物排放量,与燃油相比碳排放减少40%,碳氧化物减排24%,硫氧化物减排18%,氮氧化物减排13%,颗粒物减排20%,对于推进长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助力交通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是列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群总投资58亿元,芜湖长江LNG船舶加注站是先期建成投运的子项目,正在建设接卸能力150万吨/年的LNG接卸码头,通过能力13万吨/年的集装箱码头,一期储备能力20万立方米、后期可扩容至62万米立方的LNG储罐,项目年供气20亿立方米以上,并配套建设输气管线、LNG运输、天然气下游市场等项目。

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是我国首个开工的长江内河LNG接收站。按照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关于确保已开工建设的加注站2021年底前建成并基本具备运营条件的部署,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坚持以打造长江内河LNG接收站首个引领示范项目为目标,创新管理、攻坚克难,有序推进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确保LNG加注站如期建成。接收站项目对于推动LNG海进江、LNG内河运输、LNG船舶应用有关标准和政策的完善、出台,加快“气化长江”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安徽省、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提供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助力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前身是1897年建矿的淮南煤矿,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安徽省重点企业,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省煤炭产量规模、电力规模最大的企业和天然气重要运营平台。近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认真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沿着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的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合理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大型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把天然气产业作为转型发展战略方向,坚持“上游有气源、中游有管线、下游有市场”,控股建设全国首座内河芜湖 LNG接收站,参股江苏滨海LNG接收站,有序布局中游管线、下游市场项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面向“十四五”,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将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1232”高质量发展战略,做强做精煤炭产业,推进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做优做特电力产业,充分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做大做深天然气产业,深入落实“气化长江”战略,充分发挥全国内河首个LNG 接收站的引领示范作用,构建覆盖安徽省、辐射长三角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大力发展壮大新能源等清洁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着力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为安徽“三地一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

(文章来源:安徽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