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还是要“折腾”

关于2022年中国企业面临的新环境、新活法,结合目前社会的整体环境背景,我先提出两个观点:

第一,转型升级这个时代性任务,中国企业现在还没有完成,仍然在路上。我记得从2013年就开始讲,中国经济是L”形。“L”型这一横比较长,转型升级仍然“在路上”。理解经济发展形势其实很简单,就是看看有哪些增长点和衰退点,本质上是增长点与衰退点的此消彼长,增长点与衰退点的时间赛跑。

我在2017年底2018年初,总结了中国经济有七大红利。目前看,基本都应验。但我们又到了一个很困难的纠结点,原因在于过去多年以来,很多是为了保护增长而增长,是伪增长;另一个像新能源汽车、5G等可以带动大量产业增长的引擎性增长点还没有真正爆发;而且原有引擎式产业已经紧绷到了极致状态如房地产;还有疫情和教培行业的政策,服务业在集中衰退;互联网等投资的泡沫也可能到了裸泳时刻的边缘。2022年及以后3年应是艰难的状态。

第二,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国已进入全面转型阶段。过去说的转型,更多是企业的转型、经济的转型,但结合这两年凸显的一些事件来看,我们正迈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企业转型。中国已迈入全面转型阶段。这个特点也是需要注意的。

尽管艰难,长期来看,社会一定是滚滚向前的。我以前分析的七大红利仍然还在。因此,我还是先讲讲中国经济的七大红利,我们要在洞悉未来趋势中,做好现在的应对,在寒意中看到阳光照射在哪里。

经济转型:预见发展的“七大红利”

2017年底、2018年初,我讲了中国有七大经济红利,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判断是对的。现在这些经济红利基本上已经凸显出来了,而且这些红利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1.人口红利。

第一是消费者,第二是人才。中国是一个大消费市场,又是一个拥有巨量人才的国家,尤其是工程师人才,我们还存在消费升级和人才升级的红利。

2.新技术周期红利。

5G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等都是我们的新技术周期红利,都是几十万亿美金的市场。我们要尽快告别路径依赖,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新机会,包括技术带来的消费升级的机会。消费升级其实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中高端收入人群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另一种是通过技术、产业链的改造,低收入人群也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消费升级,这里面也有很多的机会。

3.进口替代。

如果我们的企业在产品品质、品牌附加值、创新创意、服务上向世界级企业靠拢后,形成了进口替代,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4.全球化红利。

全球化并没有消失,对中国来讲还有机会。因为全球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即便是非洲也在持续进步,中国也依然存在可利用的优势。

5.产业结构红利。

美国服务业占到了79%点多,虽然中美两国情况不同,我们不可能形成像美国这样的产业结构,但我们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产业结构优化还会带来很多的发展机会。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可以降到2%左右,工业可以控制在30%-40%。当制造业实现无人化以后,服务业完全可以达到60%左右,可以形成这样的结构。

我们的经济总量还在增长。特别是中国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一个经济增长点。城镇里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等等都要优于农村,由此产生的“虹吸”效应也会使得城镇人口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城市的服务配套就有继续增量的可能,比如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体育服务、生活服务,等等。刚才说了,假设我国服务业达到65%的产业占比,那我们还有将近20%的增长空间,这个量是很大的。虽然这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只要存在差距,就存在发展空间。种种机会就隐藏在其中,我们的产业结构红利依然存在。

6.劳动力结构红利。

在中国当前的劳动力结构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劳动力、价值创造的效率相对比较低。比如说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国企的冗员,未来通过机构改革、人才市场化改革等,释放一部分到市场上去,激发他们的价值创造潜力。同样,留下来的人也必须提高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来。

中国还有六七亿农民,他们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土地资产又不属于他们,他们想创造价值是有难度的。如果农村的土地改革,把土地确权给农民,让他们拥有资产、资源,他们就拥有了创造更高价值的能力。

7.中国文化的红利

比如,中医中药是很适合利用大数据的,完全可以把中华医学的古老智慧,通过大数据归纳、通过智能化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发扬和发展,让中医中药真正走向世界市场。

政治转型:不是倒退而是升级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政策。企业界对此非常关注。好几个人在微信上问我怎么看共同富裕。我的回答是不要过度解读,没有问题。共同富裕政策是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来的,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突然出来的一个政策,预示着什么重大变化的信号。这应该是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支撑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比如,简单的想象经济的发展潜力:假设我们每一个人能像富二代那样消费,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得有多大!那么,前提是不断扩大有消费能力的人群。

坦率地讲,我个人对中国的政治是抱乐观态度的。市场经济的方针不会动摇(除非物质极度丰富,真的实现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其实真到这种情况,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争论重要吗?)政治转型(应是升级)不会开历史倒车。我理解,仍然是以效率优先的第一次财富分配为主,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一定是通过税收政策实施“先富带后富”。而且共同富裕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第一次财富分配机制的驱动,而不是第二次、第三次。

包括对教培行业的整顿,我个人认为是对的。一方面,推动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促进机会均等。但是方向和对象是不是值得商榷?大学不改变,中学是改变不了的。因为中学生的需求是上大学、上重点大学,这个源头需求满足的方式不改变的话,即便是整顿了教培行业,还会滋生一些其他形式的教育服务,甚至可能导致教育成本更高。

还有互联网产业,在初期,资本推动免费体验是消费者教育,这是一个新事物需要的教育成本;现在,已经演化为资本推动垄断的掠夺式发展,可能会变成经济发展的毒瘤,至少所谓的补贴不再是教育成本,而是恶性竞争的“反倾销”式性质。互联网企业另一个问题是要回归提升产业效率实现顾客价值,不要让“计算力”变成“算计力”。同时,互联网企业的逻辑也在发生改变,“浮财”机会越来越少,而是要深入基于客户价值的产品创新,深入到产业的各个环节、各类场景,进行变革创新。我可以预见,未来一堆流量型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投资都会裸泳,再过一个阶段,是智能化和半导体投资热潮后的狼藉。

社会转型: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相比较于经济转型和政治转型,我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才刚刚开始,且任重道远。

我曾在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的观念“破”得很辉煌,但是“立”都没有很好完成。五四革命后军阀混战、抗日战爆发;国民党还未真正执政,就被赶到了台湾;解放后一片欣欣向荣,但不久“文革”发生;再到后面改革开放,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到现在,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感觉是没有真正沉淀明确的。

除了弘扬正气,另一个关键,我认为我们需要大大提倡科学理性精神。

观察此次司马南抨击联想事件,尽管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公司是不能评论或批评的,即使批评错了,但任何事情都要放在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中,以及历史情况中去评价,不能脱离开来这些。用“抓辫子”“批斗式”“清算式”的方式,进行道德绑架和舆论“围剿”,这并不是在理性地、科学地讨论一个问题,而是“文革”式的做法。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我记得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讲过一番话,他说:“在讲课的时候让听众提问,我们的听众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抛开你的内容,自己洋洋洒洒开始演讲起来,而且观点似是而非;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判断一个事情的时候不是一种理性的分析,而是喜欢盖帽子,通常是一种情绪化、站队式的表达。”

还有一种通常的情况就是无论在小组织还是大组织中,我们迎合上级、相互吹捧的语言贿赂,让我们的沟通不直接、不真实,这也是远离科学理性的一个文化氛围。

这三种现象的本质是主观大于客观,尽管有时是以客观的形象出现。这些现象似乎比例不算小。如何更广泛地树立一种科学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应仍然是我们社会建设的一个课题。

企业转型:走出转型的混沌

企业转型我们讲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在讲,各种概念满天飞。回过头来看,我还是那句话“按照常理做企业”,我们需要走出转型的混沌。

1.转型与价值牵引。

包括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很迷惑,到底怎么搞数字化转型,这里面有什么秘籍?其实最核心的还是价值牵引,我们通过数字化能够实现什么样的价值,要把这个事情想明白。

最近有人跟我探讨,说要搞数字化转型。我马上问他,你通过数字化转型想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价值?要先把这个事情搞明白。如果不把这个事情想明白,总觉得数字化就是一种神招,搞了数字化转型就乌鸦变凤凰,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回归到常理,数字化转型也需要价值牵引。

比如,乐活运动的数字化转型就是场景数据化、用户标签化。每个人一进它的门店、一刷卡,就有了“标签”:这个用户是谁?在这里做过什么运动?撸铁还是跑步?每项用多长时间?进门一个场景,撸铁一个场景,跑步机一个场景。门店周边是什么环境?这就是用户标签化、场景数据化。

那这样的数字化能带来什么价值?举个例子,假设乐活的某家健身门店在地铁站旁,地铁站的末班车时间就是一个个场景数据。假设末班车是晚上23时,那教练最后一堂课几点下课最好?一定是2240分,这样可以留出20分钟给客户收拾好衣物,然后坐上末班车地铁。那么这节课报名的人就会报满,给企业带来价值最大化。所以,数字化到底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各行各业的数字化,都要把价值牵引这个点想明白。

如果数字化的价值想不明白,数字化不但不能带来价值,反而会带来“伪价值”。2014年,我给一个电器的控制器企业做咨询。他们当时提出来智能家电,比如说给洗衣机装一个传感器,装完以后可以监控这个洗衣机的运营状态,如果有故障的话这个数据可以上传到云端,云端连接维修部。这个听起来很美好、很智能。但我当时一听,马上就说你们千万别这么干,洗衣机十几年都不坏一次,极个别的洗衣机才坏,给洗衣机装上传感器,还监控它的运营状态、传到云端、连接维修人员,这会极大增加成本,而用户不会为这个看起来很美好实际没什么用的“伪价值”买单的,企业如果盲目跟风,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企业转型一方面有很多的增长点,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七个红利”。另一方面,转型一定要有价值牵引,要把客户价值想明白。

2.机会与核心竞争力。

企业一切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要么没有机会,要么没有核心竞争力。

战略里面有两个方面是需要提前布局的,否则当你发现有问题的时候根本就来不及了。哪两个事情需要布局思维呢?

第一,业务组合。所谓的第一增长曲线、第二增长曲线、第三增长曲线要提前布局,如果没有提前布局,当企业的第一个业务已经步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才开始找第二增长曲线,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第二,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经营不断形成。我们在企业做咨询时,一讨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人就讲,老板是核心竞争力。这是完全错误的。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一个经营过程。比如说原来OEM公司,什么都不需要,研发、渠道、品牌都不需要,有订单来就开始赚钱了。看似活得很好,但不沉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际贸易环境一变化,订单瞬间就没了。这时候就傻眼了,要品牌没品牌,要渠道没渠道,要技术没技术,甚至连产品能力都没有,只有生产能力。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少企业无能为力,就是没有提早布局核心竞争力。

所以企业转型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什么“秘招”,要突破、要增长,就得定义清晰自己的增长机会;要保护自己的增长、实现持续增长,必须老老实实在成功要素上持续投入、做功,形成壁垒,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专注与多元化。

在萎缩的产业,尤其是离高壁垒比较远的企业,不是专注的问题,而是寻找新机会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多元化,不是真正的多元化,而是寻找主业。

比如深圳某家公司,原来的市场萎缩,现在要去做新能源车相关材料。有人说,你这是不是不专注聚焦了?但原来的产业已经在萎缩了,那为什么还要专注?应该趁着有新技术周期红利的机会赶紧换道,该换道的时候就要换道。

只不过在抓到新机会后,一定别忘了在核心竞争力和组织能力方面的打造,不然,就是一个“流寇”,永远是昙花一现,然后就是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处在一个值得专注的领域,专注做好,做到领先是第一要务。

4.生存与折腾。

现在很多说法是,企业第一位的是活下去,不要乱折腾。当然,这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为不要创新,不要发展,那就大错特错。我们还要记住这几句话——“穷则思变”;不变革无生存;发展问题也是生存问题。不要乱折腾,应该理解成为不要像过去那样抢机会,粗放式投资,这是害死人的。也不要盲目相信什么这模式、那神招,要好好沉浸在市场里,研究客户,研究竞争,好好地思考帮助你创新的人才在哪里,如何吸引、合作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最后,无论是活得好的企业,还是活的不好的企业,总结一句话:活下去,要折腾;活得好,也要折腾。折腾,就是组合能力、激发活力,不断创新,实现更高效地创造客户价值!

(本文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总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