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为国企改革划重点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明了国资国企今年的工作重心——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还有不少工作重点也在报告其他部分一并提及。
为了能够让关心国资国企发展的朋友们一目了然,我们特意把散在报告各处的工作重心都一一摘出来进行解读。
1.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资国企同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协调发展是关键任务,更是历史使命。2021年,仅央企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的混改项目就已超过89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800亿元。央企在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开展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在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对民企的参股投资,总参股企业已超6000户。另外,国企民企还不断加强、加深产业链合作,培育壮大了包括通信、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技医药在内的不少新增长点。
2.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国内国际已有共识,大部分制造业可以提供就业乘数远超其他行业。而国资国企是中国制造业的主力军,从吸收保障、就业的角度来看,应该当仁不让。上海、河南等地的统计显示,应届毕业生四成以上都选择进入了国资国企工作。同时,国资国企在职业培训、保障劳工权益方面,也一直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3.确保粮食能源安全
在粮食能源领域,国资国企有着绝对的话语权。重要农产品供应、生产生活用电、北方地区采暖都离不开国资国企的保障。去年,国资国企坚决落实“保供”任务,发挥大型企业稳定市场的表率作用,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制度,积极引导市场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了粮食能源市场平稳运行。今年,国资国企将在全面推行节约战略,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4.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持续了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沉寂,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多数权威机构都判断,在2022年疫情仍将是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不利因素。因此,加大防疫物资的保障,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依然十分必要。以国药集团为首的中国制药企业在去年生产了超20亿支各型新冠疫苗,也推出了多款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麻省理工等一批科研机构研判,口服新冠肺炎药物将是今年一个重点科技突破口,国有医药企业显然应在这些方面再添建树。
5.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正式收官。目前,国资国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改制、董事会建设、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去年底,已完成相关工作进度超70%。不过,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完成并不代表改革步伐的停止,国资委还将划定一些工作重点,持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做到让改革“收官不收兵”。
6.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
国资委成立之后,一项推动至今的工作就是优化国有经济优布局和调结构。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工作力度明显加强。一批央企国企实现了资源整合和重组。2021年,国资国企在钢铁、电气装备、化工、稀土、大宗物流等方面实现了成功整合,一批新的央企国企重组新生。今年,国资国企将在钢铁、能源、储粮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
7.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正不断完善。企业已基本实现“三重一大”“决策清单化”等重点治理;各省、直辖市的国资委也在以在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全面对接下属各企业的在线管理平台,可以“一键调取”“一屏总览”“实时监测”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流程。今后,结合实际继续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及软硬件配套融合是工作重点。
8.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21年,央企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9%。同国际相比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在今年的报告中,要求国资国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参与基础研究十年规划;配合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在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加大对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9.积极扩大有效投融资
重实业是国资国企的天然属性。过去一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国资国企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喀林高铁、中老铁路、华龙一号机组等明星项目投入运行。不少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也在建设之中。今年的报告中提到,在当前环境下,可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各地国资委下属的企业也肩负着市政建设的任务。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的更新改造,防洪排涝设施的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都离不开国资国企投资推进。
10.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国资国企承担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重任,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少不了国资国企的大力支持。过去一年,电信“三巨头”与腾讯、阿里等民营互联网大厂相互配合,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方面积极协作,不断扩大业务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今年,根据报告,双方将继续扩大5G的规模化应用,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的建设。
11.加快推进能源转型
随着“双碳”要求的进一步落实,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尽管国资国企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绿色能源的开发替代才是长久之计。不少国资国企去年已经通过市场化的操作同清洁能源领域的民营头部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北交所、上交所新能源板块的交易全年保持活跃。今年,国资国企将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2.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国资国企在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作用。随着全面脱贫攻坚工作的圆满完成,实际上给国资国企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也将是国资国企今后的重点工作。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强生猪产能调控,抓好畜禽、水产、蔬菜等生产供应都是未来的方向和切口。
1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过去,国资国企都是靠大基建、“硬”项目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年的报告中提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国资国企显然可以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海南自贸港、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国资国企也深度参与其中。每年的进博会国资国企也是大买家。推动高水平的共建、共享是包括国资国企在内的各方参与者共同的机遇和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