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开拓乌克兰市场
举世关注乌克兰。
乌克兰成为独立国家才30多年,虽然如此,乌克兰在苏联时期就建立了雄厚的工农业基地。除此之外,乌克兰地处黑海要冲,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国家。
乌克兰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工业以及地理上的优势,吸引着大量中国投资者。1992年,中国与乌克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资企业在乌克兰的贸易、投资情况如何?
2011年6月后,中国对乌克兰的投资就开始升温,且主要集中在大型基建和农业项目。2019年,中国首次成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根据乌克兰国家统计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乌克兰和中国进出口总额193.35亿美元,其次是德国,再次才是俄罗斯;而在出口方面,中国同样排第一。
在投资领域,据《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乌克兰2020版)》(下称《指南》)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在乌克兰直接投资存量近1.5亿美元。2020年在乌克兰实际经营的中资企业有54家,主要集中在通信、电子产品、基础设施、农业、加工业、制造业等领域。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1年前11个月,中资企业在乌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66.4亿美元,在创历史新高的同时,跃居同期中方在欧亚地区国家首位。
乌克兰是中国进入欧洲的枢纽,中国对乌投资涉及能源领域、交通、金属及粮食等行业,最大三笔投资来自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水电、国家电网,投资金额都超过10亿美元。
从无到有,中国的企业如何利用乌克兰独特的地缘优势开拓乌克兰贸易投资市场?
工业基础建设:中资企业投入巨大
中国企业对乌克兰的投资绝大多数投资分布在基础建设领域。2010年9月,乌克兰国际机场“波利斯波里”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成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了“乌克兰机场轨道交通线及机场配套设施框架合作协议”。
国机集团和旗下的中国成套分别承建了克里米亚谢尔基诺燃气电站和基辅机场轻轨“空中快车”。
2017年11月,乌克兰首都基辅市政府同中国中铁国际集团、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中方联合体)在基辅签署关于基辅地铁4号线建设合作协议。此外,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还承建了乌克兰保障房建设及供应项目。同月,中国电建水电十六局承建了乌克兰M06日托米尔绕城公路项目。
近几年来,乌克兰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仅2021年前10月,乌克兰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10%,达到100亿千瓦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结构中,光伏发电占比60.4%,位居第一位;风电占比29.8%,位居第二位;其后分别是生物质发电(占比7.6%)和水电(2.3%)。
乌克兰在能源领域与中国合作颇多。除了传统化石能源外,中乌在风能方面的合作尤其突出。在乌克兰投资能源的中国公司中,中国电建的投资额最大。
2021年4月,中国电建与乌克兰风场有限公司(Wind Farm LLC)签署了乌克兰尼克尔斯克和曼古斯区800MW风电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9.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7.16亿元。该项目是截至目前乌克兰在这一领域的最大合作协议。据公开报道,截至日前该项目还未开始实施。
对于上述项目的后续计划,中国电建方面曾表示:“考虑到那边(乌克兰)的形势,所以合同可能后面会牵涉一个再签的问题,会考虑进一步的情况。”
在乌克兰积极布局风电的公司还有金风科技和龙源电力。金风科技于2019年正式进入乌克兰市场。2021年9月,金风科技再度签约乌克兰佐菲亚(Zophia)337.5MW风电项目和乌克兰奥恰科夫(Ochakov)288MW风电项目。
龙源电力在乌克兰有在运风电项目,即乌克兰尤日内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乌克兰西南部敖德萨州,靠近黑海,2022年1月份发电量已经达到28777兆瓦时。
该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欧洲投资的第一个项目,被视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除了风电项目,中资企业与乌克兰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达成了不少合作项目。
2019年,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曾与乌克兰能源公司Donbas Fuel and Energy Company(DTEK)完工了位于乌克兰中部Dnipropetrovsk地区Nikopol附近的一座200MW太阳能发电项目,这是当时欧洲第三大光伏电站。
此外,中利集团在乌克兰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从事光伏电站投资。其中,中利集团下属子公司腾晖光伏在乌克兰当地市场的出货排名位居前五。
中国能建国际公司与安徽电建一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业主乌克兰Energo Impulse公司签署了乌克兰卡洛吉斯特100兆瓦光伏项目EPC合同,签约金额1亿美元。
除了上述公司,正信光电、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等都曾为乌克兰的大型光伏项目供应过高效PERC光伏组件。
另外,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和乌克兰顿巴斯能源公司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签署协议,计划对乌东部地区斯拉维扬斯克火电厂进行现代化改造。
农业:国企独挑大梁
作为“欧洲粮仓”,俄乌冲突将导致乌克兰2022年粮食收成减少。据《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0日报道,粮食短缺还将扩大到许多依赖乌克兰提供小麦、玉米和食用油的国家。
近年来,乌克兰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超过7000万吨,出口量超过40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第一大葵花油出口国。地处东欧平原最南端,乌克兰拥有全世界30%的黑土地,相对温暖的气候非常适合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农业是乌克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乌克兰农业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大型机构投资活跃。其中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大多以中国大型国企牵头。中粮集团与乌克兰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挑起了中乌农业合作的大梁。
2014年,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进入乌克兰市场。现如今,中粮国际在乌克兰已经有了7个战略支点,4个沿第聂伯河东西方向分布的粮仓。
乌克兰是中粮集团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2016年5月19日,中粮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粮农业在乌克兰投资7500万美元建设的DSSC码头正式投产。
该码头位于尼古拉耶夫海运商业港,由中粮农业全资持有和运营,出口经营品种为玉米。码头总吞吐量为250万吨/年,仓储能力14.3万吨。DSSC码头建成投产后,即成为乌克兰最先进的农产品中转设施。
此外,中粮农业还通过完成对乌克兰来宝集团的全部股权收购,成为乌克兰第二大植物油出口商,年经营量30万吨,市场份额25%。
目前,中粮集团在乌克兰进行玉米、小麦、大麦等品种的粮食收购和贸易,出口至北非和地中海、伊朗、东南亚、欧洲,年经营量150-200万吨,市场份额约8%。在乌克兰当地建设葵花籽加工厂,年压榨量30-40万吨,市场份额占比约4%。
中粮集团加大在乌克兰的投资,不但可以提高其在乌克兰的经营份额,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粮油贸易份额。
除中粮集团外,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成套与乌克兰财政部、乌克兰国家食品集团共同签署了《中乌农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融资金额为30亿美元。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乌克兰Ukragroleasing公司签署了建设现代化粮库合作谅解备忘录(20个容量5万吨粮库)。
在乌克兰开展部分农业业务的还有中国民营企业,但目前的进展十分有限。
正邦科技(002157.SZ)在乌克兰设立有全资公司正邦乌克兰责任有限公司,从事原料贸易。不过,该公司经营早在2019年已暂停,在2020年度与2021年并未产生营收。
2019年10月17日,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苏垦农发”)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乌克兰农作物种植公司PROMIN—12,围绕种植、贸易、加工、仓储物流等寻求在乌克兰的业务合作机会,以进一步增强全产业链发展优势。
直至今年,苏垦农发的项目还处于筹备过程中,目前还没有注资成立。苏垦农发相关负责人回应,因疫情以来投资团队难以出国考察,乌克兰地区政治局势也不稳定,该项目实际上处于中止阶段。
通信:手机运营商投资蓝海
跟欧美国家相比,乌克兰通信行业发展较晚。
目前,乌克兰主要有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分别是基辅之星(Kyivstar)、沃达丰乌克兰(Vodafone Ukraine)和小蜜蜂(Lifecell),此外还有第一大固网运营商乌克兰电信(Ukrtelecom),以及一些规模较小的电信运营商。
2018年乌克兰正式启动4G网络。乌克兰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4G设备主要由华为、中兴、爱立信和诺基亚提供。其中Kyivstar的4G网络设备提供商只有华为公司(占60%)和中兴通讯(占40%);Vodafone的4G设备主要由中兴、华为、诺基亚提供;Lifecell的4G设备主要由爱立信、华为提供。
华为还为乌克兰持有资产第二大的私有银行及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JSB Pivdenny 银行提供存储技术。
此外,在国内常常被忽视的路由器“巨头”TP-LINK,则占据了乌克兰路由器市场70%以上份额。
面对信息通信行业的蓝海,中国企业纷纷进入乌克兰。
2016年,小米进入乌克兰市场。此时,联想手机还是乌克兰手机市场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品牌。
仅一年之久,2017年10月,小米手机在乌克兰的市场份额就上升到了17%,仅次于三星。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机又以26.7%的市场份额成为乌克兰第一大手机品牌。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乌克兰人更偏好低于200美元的手机,低价位智能手机在乌克兰的市场份额不断激增。实惠的小米手机受到了乌克兰用户普遍青睐。除小米外,华为、oppo、realme等国产品牌也在乌克兰市场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如今乌克兰局势多变,中资企业与乌克兰签约的多个项目能否如期推进,《企业观察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