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透中俄经贸合作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无论是与欧盟、东盟、美国、日本、韩国还是俄罗斯,贸易进出口额都在不断增长。
其中,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总署2021年底最新统计,202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9000亿元,达到9486.6亿元,同比增长26.6%,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对俄罗斯出口4364.3亿元,增长24.7%,连续六年保持同比增长态势;自俄罗斯进口5122.3亿元,增长28.2%。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存量128亿美元。
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双方共签署经贸合作协议40余项,全方位务实合作深入推进。
根据《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俄罗斯2020版)》(下称《指南》)显示,目前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经商处备案的中国企业有400余家。投资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一大批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俄罗斯建立了分公司。
能源
作为能源大国,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也是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俄罗斯联邦海关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俄石油出口额同比增长51.8%,达1101.19亿美元。
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出口。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经历了从“俄有求于我”,到“我有求于俄”,再到中俄石油战略合作天平发生新的变化。中国相较于俄罗斯,除了市场优势以外,还有巨大的资金优势。
自2005年以来,俄罗斯石油公司向中国输送了4.42亿吨石油。长期以来,中俄两国持续加深能源领域合作,为推动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能源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学都与俄罗斯有着千亿级别的超大项目合作。
2006年8月,中国石化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联合收购并共同经营乌德穆尔特石油股份公司(UDM)。经过15年的共同努力,油田已累计产油9600万余吨,新钻井1200多口。
2015年9月3日,中国石化宣布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石化有权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所属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和秋明油气公司两家公司49%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分别拥有鲁斯科耶油气田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油气田的开发许可证。
2018年9月,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总裁谢钦签署了上游合作协议,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股份公司总裁久科夫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
根据两个协议,中国石油与俄油公司将在俄罗斯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展开合作,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此外,中国石油和俄气石油公司将在研发和推广提高老油田采收率技术方面进行积极合作,共同提高俄罗斯老油田产量。
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和中国石油于2022年2月4日签署了过境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石油的协议,协议期为10年。中国西北部的工厂将对原油进行加工,以满足中国对石化产品的需求。
除了在石油项目的合作之外,中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进展。1997年12月25日,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签署了《关于实施向中国东部地区供应俄罗斯天然气项目备忘录》,奠定了双方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基础。
此后,中俄双方还确定了向中国修建两条输气管线方案,即经西伯利亚向中国西部省份供气的“西线”和从科维克金到中国东北的“东线”。并在2015年开始东线管道修建工作。
2019年4月25日晚间及26日早间,两大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中海油和中石油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油国际)相继发布公告称,已分别与诺瓦泰克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拟收购俄罗斯北极LNG 2项目10%的权益。
据了解,北极LNG 2项目包含建造3条每年66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生产设施。其项目产出将由一支破冰级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队经由北海航线送往国际市场。首条液化生产线预计2023年投产。
同年6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俄罗斯油气控股公司(Oil Gas Holding)帕亚哈(PAYAKHA)油气田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涉及项目金额50亿美元、工期4年。俄罗斯帕亚哈油气田项目是中俄签署的第二个北极油气田项目。
在此之前,2017年7月,中俄两国提出了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首个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一、二、三期均已顺利投产。
基建
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交易主要以管道运输、铁路运输为主。围绕能源合作,中资企业与俄罗斯在石化基建领域合作紧密。
2021年8月,中国铁建在俄罗斯连签三单,分别签约米丘林地铁上盖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航空发动机站地铁上盖施工承包合同、伊尔库兹克石油公司化工厂基建工程项目一期施工承包合同,签约项目金额合计近150亿卢布,约合13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由中国铁建承建的伊尔库茨克石油公司化工厂基建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合同总金额达69.54亿卢布,约合人民币6.14亿元。该项目是中国铁建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承揽的首个项目,也是中国铁建实施的最高纬度项目。
米丘林地铁上盖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及航空发动机站地铁上盖施工承包合同,也是中企首次签约俄罗斯地铁上盖综合体项目。
此前,中国铁建还参与实施了阿穆尔天然气化工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的建设。除石化基建项目外,中国铁建在俄罗斯还成功进入地铁、高速公路、房建总承包等诸多领域。2019年,中国铁建与莫斯科工程设计院、AFI公司共同签署了莫斯科米丘林地铁上盖开发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除了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拿下俄罗斯高铁设计项目。2015年4月30日,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俄罗斯高铁(莫斯科-喀山)项目设计。中标者负责完成莫斯科-喀山段高铁2015年至2016年建设的工程勘测、土地测量、规划图和文件设计工作,合同金额为200亿卢布(约合23.94亿元人民币)。
莫斯科-喀山段高铁全长约770公里,设计最高时速达400公里。莫斯科-喀山高铁是俄罗斯2008年11月颁布的《2030年运输发展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未来将延伸至叶卡捷琳堡。铁路建成后,莫斯科-喀山间列车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14小时压缩至3.5小时。
但2021年3月29日俄媒报道,普京总统否决建设“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的第一段:热列兹诺罗日内至戈罗霍韦茨的高速铁路。据报道,普京更倾向于建设一条收费公路。之后,俄媒再次报道,俄罗斯国家铁路公司向副总理及交通部提交全新的项目计划,将修建一条从圣彼得堡经莫斯科至下诺夫罗德的高速铁路,全长1080公里。
不过中国中铁3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经营区域分布于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俄罗斯。但目前俄罗斯在建项目涉及金额占公司整体订单比重极小。
汽车
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实际上,很多汽车品牌在俄罗斯设立了工厂,比如大众、标致雪铁龙、奔驰、奥迪,以及中国品牌长城汽车。
目前,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品牌出口海外最重要的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翻倍。中国整车出口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其中俄罗斯是中国第三大汽车出口国。
2021年,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为11.57万辆,占俄罗斯市场份额的7%,主销品牌为长城、奇瑞、吉利、长安。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汽车市场总计销量为166.7万辆,位于全球市场第11名。2021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品牌销量排行榜前10名分别为:拉达、起亚、现代、雷诺、丰田、大众、斯柯达、FA3、尼桑、宝马。
目前,雷诺、大众、斯柯达、宝马已宣布暂停对俄出口。在此背景下,中国车企对俄罗斯的出口是否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2022年,中国汽车1月份出口量为11.9万台,同比增长73%。其中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单月销量为4616台,同比增长了52%,实现了逆势增长。奇瑞和长城哈弗成为销量最好的两个中国品牌。
长城是国内最早进入海外的中国汽车品牌。2004年,长城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正式在俄罗斯市场销售。
2005年,长城汽车在图拉建了工厂,将哈弗SUV作为当地主打车型。2020年末,长城在乌兹罗瓦亚工业园区举行了发动机工厂开工仪式,项目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同时为当地提供了300个岗位的就业机会。
据长城汽车发布的俄罗斯区域市场销售数据,2021年,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及周边市场销量突破4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在俄罗斯当地市场销售新车3.9万辆,同比增长125%,市占率提升1.2%,蝉联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
目前,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保有量超过18万辆。2022年,长城汽车将推动更多车型走向海外,深耕俄罗斯、智利等优势市场。
同一时期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还有奇瑞。2005年的时候,奇瑞在俄罗斯成立首家海外子公司,通过与Avtotor(阿维托托尔)公司合作SKD组装业务,生产A15/A21/T11三款产品,年销量达3万多台,迅速打开市场。目前,俄罗斯已成为奇瑞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2021年销量暴涨224%,达到37118辆。
奇瑞汽车在当地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0万,位居中国品牌第一。同样将俄罗斯市场作为其全球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还有吉利汽车。
2019年,吉利博越正式进军俄罗斯市场。近年来,吉利向俄罗斯推出SUV、三厢车、两厢车和跨界车等产品。
科技
在全球各国建设5G大潮最汹涌澎湃之时,2020年7月28日,俄罗斯开启了5G商用时代,且未来5年内将对数字经济领域投资1.8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666亿元)资金。
在5G的赛道上,俄罗斯需要外援。中国就是俄罗斯寻找的合作伙伴。据俄罗斯电视台报道,2019年6月5日,华为公司与俄罗斯第一大移动运营商MTS签署5G合同,协助MTS开发5G网络。
早在1997年,华为就选择俄罗斯作为第一个国际市场,并在中国境外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从事通信网络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设备安装等业务。目前华为在全俄已设立11个办事处、研究与培训中心。
2010 年华为进入企业市场,在与系统集成商建立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11 年进军俄罗斯消费者市场,自有品牌手机华为和荣耀开始在俄罗斯销售,并跻身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前三大最受欢迎品牌。
俄罗斯最大的手机零售商“通信员”数据显示,2020年6月至8月期间,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是三星、荣耀和小米。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手机市场份额前5分别是三星、小米、苹果、华为、realme。
3月初,中国智能手机在俄罗斯的销量翻了一番。据俄罗斯MTS公司表示,华为手机的销量在3月的前两周增长了300%,OPPO和vivo增长了200%,中兴通讯增长了100%,realme增长了80%。
虽然国内厂商的确迎来了机会,但国内厂商使用的大部分芯片都来自美国公司,或使用美国技术制造。
俄乌冲突本身影响着芯片市场。在芯片产业链上,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制造芯片的关键性材料——氖、氪和氙等稀有气体最主要的生产地就在乌克兰。乌克兰每年为全球输送着70%的氖气、40%的氪气以及30%的氙气。而随着俄罗斯、乌克兰两国冲突的升级,氖气相关产业链将面临“断供”的风险,全球芯片产业也将遭受较大影响。
农业
据UN Comtrade统计,2020年俄罗斯谷物出口额为101.2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国。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额近年来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额达360亿美元。
世界各国的粮食都以小麦为主,小麦因此成为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总产量约占世界的1/6。
因此,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的进口依赖并不高。根据2021年USDA数据显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10.36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1.07%。由于俄罗斯大麦的毒素偏高,无法大量应用于饲料企业,中国市场接受程度相对较差;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麦7.46万吨,仅占全年总进口量的0.6%;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玉米8.93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0.3%。
2021 年2月1日起,俄大豆全年出口量降至约100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0.63%。中国成为俄罗斯大豆主要出口国,占俄大豆2021年出口总额的72.83%,不过总量也比较少。
大豆产品一直以来是中国缺口最大的农产品。202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大豆 54.68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0.57%。
借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向东看”政策的机会,中粮集团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农业合作越做越红火。大豆、小麦、玉米……进口单不断拉长;食品进口、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合作形式更加多样。
中粮集团成为中国进口俄罗斯大豆的开拓者和主渠道。2018年,中粮集团通过海运方式实现俄罗斯大豆商业化进口的“第一单”。2019年中粮集团与俄农集团在海参崴东方经济论坛上签署的合作备忘录项下的俄罗斯大豆进口项目之一。2020年,中国首次以万吨轮进口俄罗斯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