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公益是工作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如约而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所在。多年来,中国节能按照系统思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让生物的栖息之所重新焕发生机。

中节能铁汉

生态修复是中节能铁汉的主营业务之一。在尾矿治理、水环境治理等领域,中节能铁汉积极作为,用专业的技术守护一方水土,打造了多个生态修复的生动样本。

曾经,湖南郴州西河流域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家采矿选矿企业,由于部分企业生产极不规范,对流域山地森林资源、水源造成了严重破坏。彬州市苏仙区的王仙岭是当地著名的“尾砂地”,为了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修复当地生态,中节能铁汉在此打造了尾矿治理工程,通过重金属废渣安全稳定固化、原位阻隔填埋、耐重金属植物应用等多项工程手段,切断污染源,再覆上两米深的种植土,并选用耐性植物对土壤基质进行改良。经过一系列修复,如今的王仙岭已蝶变成美丽的水生态风景园,百余种树木在此落户,多种动物恣意栖居,已然成为郴州生态治理的一张新名片。

无独有偶,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凯里市,清水江沿线滨江大道两侧的边坡披上了一层绿衣,远远望去满眼青翠,而数百公里之外的贵州六盘水天湖景观大道两侧也拥有着同样的生机。但在以前,这两处边坡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清水江沿线滨江大道两侧的边坡分布范围广,坡面大多已做喷浆处理,土壤难以附着导致岩石裸露。同样,六盘水天湖景观大道两侧的边坡也多为土石混合边坡、岩质边坡,土壤附着条件较差。中节能铁汉把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这两地利用网带混合纤维防护技术、裸露坡面生态恢复技术、乡土抗逆植物应用技术等多项技术,将筛选出的优良野生乡土植物与其他浅根系的边坡常规植物相组合,构建出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相吻合的拟自然植物群落,使边坡应有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构筑起了绿色生态长廊。

现在我们把目光从岸上转向水中。在我国最靠南的省份海南省,中节能铁汉实施了海口东西湖、大同沟、金牛湖等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其中东西湖水体治理是海口市政府划定的黑臭水体治理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中节能铁汉从污染控源和水生态修复两方面着手,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清水型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生态环保型藻类快速分离技术、功能性微生物深度净化技术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阻隔修复结构等核心技术,重构了富有活力、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系统,使“湖水发黑发臭,湖面漂浮物密布”的景象一去不返,碧波荡漾、鱼儿游弋的昔日美景再次重现。该项目也凭借卓越的治理成效摘得水业中国星光奖“工程之星”荣誉,并获得联合国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的点赞。

同样,在有着“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之称的云南,中节能铁汉打造了滇池环湖生态试验区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在滇池湖滨带构建健康生态的湿地植物群落,大幅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显著提升湖水水质,有效改善了动植物的栖息生长环境。该项目在2018年成功摘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改善或营建类杰出奖。

茅洲河是深圳的“母亲河”,由于区域内经济和人口爆发式增长,污水大量排入,远超水体承载能力,使其恶化为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生态功能曾几近丧失。中节能铁汉打造的“深圳·华星光电人工湿地”项目就位于茅洲河边,总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中湿地单元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中节能铁汉运用生态手法,通过建造稳定塘、生态快滤池和人工湿地,对企业排放的处理废水进行二次深度处理,使其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最后用作景观补水排入茅洲河,实现废水“零排放”。同时结合景观设计,营造以湿地为主题的游乐观赏公园,为茅洲河的治理提供了样板。如今的茅洲河水质清澈,两岸湿地掩映、碧道延伸,“污水河”变成了“清水河”“生态河”,引来多种水鸟栖息。

中国地质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采,会伴随着植被清除、土壤退化与污染、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严重威胁了动植物生存,破坏了矿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中国地质在全国开展了多个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让尾矿重焕生机,为矿区内的动植物构筑了栖息之所。

贺兰山保存着我国西北干旱区较为罕见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动植物资源,是宁夏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基因库。中国地质开展的贺兰山大口子沟生态修复EPC工程就位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及实验区内,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治理的典型项目。

项目生态恢复面积共计24.8万平方米,通过实施喷播有机纤维层复绿、客土喷播复绿、客土挂网喷播复绿等多项工程技术,解决了矿区表层覆土不足、植被恢复速度缓慢、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废弃矿山与原始地形地貌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融,为周边相似矿山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示范。

在陕西渭南市,中国地质所属中国地矿负责实施的韩城英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采用植生洞复绿等专利治理技术,将废弃采石场改造成景观林地,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黄河中游黄土地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同时,中国地矿还在河南的多个地区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江西新余两江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是中国地质开展的另一项生态修复工程。新余市现有两条黑臭水体,一是贯早江,二是廖家江,两江流域覆盖城区面积21.3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70万人。项目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对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和修复,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效率,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削减进入长江的污染物总量,为长江水质的改善提供助力。

中节能国祯

在安徽,中节能国祯实施的合肥滨湖新区塘西河水质治理工程、合肥新站高新区少荃湖综合治理工程,同样是水生态修复领域的典型工程。

塘西河本是一条雨源性河流,常年无自然径流补偿,还时常接纳生活污水,导致部分河道段富营养化严重,水体浑浊,污染严重,而少荃湖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针对以上问题,中节能国祯利用以水生植物修复为核心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两处河道开展了河道地形重塑、底质改良、微生物强化处理、沉水植物栽植、水生态系统构建等系列生态治理工作。目前,经过治理的塘西河和少荃湖沉水植物生长茂盛、水清鱼戏,呈现出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2021年底,塘西河还成为合肥市唯一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的河流。

风电公司

风电公司拥有数十个风电场。风电场的选址除了要考量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还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就是其中一项。

风电广西公司在建设风电场过程中,了解到广西那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的新界限划定后,主动退出保护区范围内的风机位和道路建设,并积极与林业设计单位沟通,制订详细的绿化修复方案,并迅速落实各项举措。经过一年多的修复,广西云飞嶂风电项目植被恢复效果显著,有效防止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更为野生动物营造了一方生态环境良好的栖息乐园。

太阳能公司

太阳能公司在建设太阳能电站的过程中,同样探索出了一条条生态环境治理新路。

在安徽宿州朱仙庄,太阳能公司在采煤沉陷区的水面上打造了漂浮式光伏电站。漂浮式光伏电站不仅能够让“废水”再生成为全新的电站载体,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漂浮光伏的自清洁能力,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如今,昔日的采煤沉陷区水质清澈,已经成为水生生物的乐园。

在浙江嘉兴,太阳能公司在一片废弃的河荡上,打造了“五水共治”水环境治理光伏发电综合示范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期,太阳能公司下大力气对该地水体进行了综合治理,有效阻止了水葫芦的蔓延,极大改善了水体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生态修复做出了积极贡献。

太阳能公司霍尔果斯电站位于我国辽阔的新疆地区,这里气候干旱、荒漠广布、生态脆弱。太阳能公司在这里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勇担“光伏治沙”重任,在利用光伏组件阻止沙丘移动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用麦草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沙障,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又通过几年时间,先后试种熏衣草、苜蓿等植物,使厂区内的植物覆盖率由5%提升至45%,为沙漠地区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大地公司

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态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极具发展潜力。中节能生态所属大地公司就利用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耐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性,将其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项目。

在河南济源,大地公司承担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点项目就通过种植八宝景天、德国景天、遏蓝菜等实现对重金属镉的富集。在河北邢台,大地公司通过种植黑麦草对新河县农田里的重金属锌、镉进行富集。经过一段时期的修复,两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已降至标准界限之内,种植出产的农作物的重金属含量也符合国家标准。除此之外,大地公司还利用蜈蚣草在湖南郴州、云南个旧、广西环江等地开展土壤治理修复工作,其中蜈蚣草在广西环江的种植面积近2000亩,成为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砷污染农田修复项目,使曾经饱受重金属污染的“毒地”焕发勃勃生机。

(文章来源:中国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