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国企抢占数字新赛道 开拓元宇宙等新业态
数字技术已成为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重要力量。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有哪些新要求和趋势?
在“2022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会前云沙龙暨2022首期国企数字化转型沙龙”上,上海市国资委创新发展处副处长李健安透露,上海国资国企将进一步聚焦国家和上海重要战略领域,坚定不移进军数字化新领域,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继续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积极拓展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未来数字经济的新业态。
此次沙龙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
数字经济比重5年翻一番
2020年,上海国资委发布《上海国资国企“十四五”创新发展专项规划》,将数字经济赛道作为未来5年上海国资国企创新转型的主战场。2021年9月上海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本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要求从国资国企两个层面做强、做优,做大数字国资和数字国企,并提出到2025年上海国资数字经济比重较2020年翻一番,80%以上的国有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数据运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孵化培育5—10家具备独立运营的数字经济新主体。
李健安透露,近期将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在芯片设计、硬件设备、数据处理等数据终端相关环节,打造一批供应链核心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与原先上海国资基础较好的产业领域相融合,以数字终端引领数字产业发展;积极发挥上海国资国企场景优势,将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的产业、生活、治理等场景相结合,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工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准确把脉数字化转型的问题所在,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的数字化转型运营机制;以数字有效利用为出发点,强化数据归集、共享和综合应用,试点开展国有企业的数据资产评估,近期正在推进开展数据资产化课题研究,推进数字国资的增资扩能;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一批区域集中、场景集聚、数据互联的数据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发挥数据新主体和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势,推动数据集团筹建,推进数据交易所在制度体系、数商生态、业务发展能力的建设。
在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看来,过去谈大数据往往是技术维度导向,但下一轮要把数据看作资源、要素,机会在于从关注数据技术转向关注数据资源的整个运营。
“围绕数据全链条,未来的数据交易将成为独立的赛道。”山栋明表示,“过去讲数据有开放、有共享、有交换,数据更多是叠加在应用皮上的毛,没有皮就没有毛。但下一轮围绕数字产品的供给,数据交易可以成为像大宗商品一样的独立赛道。”
山栋明表示,在数据要素领域,下一个机会还在于如何推动数据从资源变成资产,未来数据资产一定是货币可计量的,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量体现,这方面工作也是全新的赛道,“一旦从资源向资产迈出这样一个步伐,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面临的将是全新蓝海。”
数字化转型提速6年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显得尤为迫切,“转型并非局限于新技术的实施和运作,而是将和业务深度融合,对企业的战略、人才、商业模式乃至组织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新生态,推动数字化新转型,这已经成为国企创新发展的新基建。”
在罗新宇看来,数字化转型将使企业业务逐步从资产驱动型转向数据驱动型。这方面国有企业具有独特优势,因为国企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数据,这些都是国企的核心资产,但运用好需要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与传统资源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数据生产、存储、共享和分享在内的企业内外部的互联互通,需要构建适合国有企业经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使数据真正成为生产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表示,疫情的冲击可使得数字化转型工作提速6年,数字化转型工作因为信息化这几年的发展从而飞速发展,但自疫情以来又出现了新的加速,“原来觉得不划算、不愿意转的现在都改变了想法,疫情确实催生出很多需要数字化工作的场景,大大拉动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同时,工业互联网也赋能了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一是提升了工厂效率,二是延伸了服务。”
廖运发同时建议,在数字化转型时要注意缩小数字鸿沟,避免信息茧房,以及平衡数字资产与隐私的问题。
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沈波表示,信息时代是人用机器的时代,APP跟铲子没区别;数字时代是机器用人的时代,每个人只是生产系统中最末单位,机器在操控整个生产系统,以后还会有AI自主智能时代,也就是机器用机器,机器生成机器,全是机器在运作,“我们称为‘全硅基生产力主导’,这是纪元级的突破。”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