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创新赋能轧钢新发展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推动下,中国轧钢技术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中最重要的一员,为了让中国二十冶“轧机之秀”的美誉在冶金施工行业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成为企业重要的特色名片和企业品牌,二十冶人开始了漫长而烦琐的轧钢创新之路。

核心技术再突破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发布及国家对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各大钢铁企业开始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大量轧钢生产线设备升级改造、异地搬迁项目急剧增加。20143月,宝钢湛江钢铁4200毫米厚板搬迁工程开工。工程搬迁内容庞大繁杂,实际运输达到海运1050海里或陆运2000公里。拥有多年拆迁、整修冶金设备经验积累的二十冶人不惧挑战,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依托项目研发出了适用于“加快沿海、沿江适度、内陆转移”要求的“冶金轧钢搬迁工程利旧拆除技术集成与应用技术”,由此也产生了几项关键技术。

 “受限空间大型钢构件保护性拆除施工新技术”通过对原有厂房结构受力分析,用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对整个拆除过程进行模拟,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进行改进,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拆除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受限空间大型轧钢设备及管道拆迁系列技术”采用软件模拟技术,对大型轧钢设备和管道拆除全过程进行模拟,确定最优化方案进行施工;“大型带钢生产线电气设施搬迁技术”根据电气设备及电缆利旧自身工艺属性、施工区域的环境特性,将以提升电气设备整体拆除及电缆利旧卷盘的高效性、可靠性、简约性、适用性为研究方向,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进行试验,根据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确定最终的研发技术方案或措施,减少人力的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智慧建造再提升  

中国二十冶负责中冶集团2020年重大研发项目“基于BIM的轧钢工程高效节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工作,项目由7个子课题组成,已如期完成项目研发目标。多项关键技术应运而生。“基于广联达GTJ的工业设备基础钢筋建模技术”解决轧钢工程基础异型钢筋节点建模不精准的难题,实现复杂设备基础钢筋精准建模,与图纸钢筋完全一致;“PHC工程桩桩长优化技术”通过建立桩基与地质持力层模型,并运用Dynamo实现桩底自动吸附持力层表面,计算出实际桩长,将桩基模型信息导出EXCEL表格,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桩型进行分类汇总,对桩长进行适量优化,并重新出具配桩表,优化PHC桩端进入持力层长度;“轧机机体配管模块化施工技术”建立轧机和机体配管三维模型,将轧机机体配管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使配管便于预制装配、快速安装,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搬迁工程模块化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设备、管道的模块化拆除,研制专用模块化拆除装置,提高拆除、利旧安装效率。此外,分析设备重心、运输稳定性及结构强度,进一步优化设备运输包装,减少材料损耗,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