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破局的国企混改共享分红制
2020年5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引起社会热议。
“指引”明确了从激励方式、激励对象范围、权益授予数量的同时,对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的导向,激励计划的管理规范等进行阐述与明确要求。
相关专家学者认为,该“指引”是对2020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针对当前国企发展提出的“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与方向的响应政策之一。
国企改革作为一个老话题,相关专家学者却提出新的概念与设想: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是实现劳动者与资本,从对立到统一完美结合的“共享分红制”,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国企+民资+外资的混改形式。
呼声:“共享制分红” 是国企改革抓手
“我觉得挺好。”中国建材全资子公司洛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孔凡对《企业观察报》表示,企业发展的目的首先是赚取利润回报国家,其次是回报员工。
与其他同事一样,对于企业内部流传的中国建材正在考虑或酝酿实施的、职工持股的“共享分红制”,孔凡也抱有同样的期待。
洛阳中联水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汝阳县,现有职工160人,日产水泥5000吨。在当下疫情的非常时期,中联水泥2020年前4个月赢利超千万元。
“作为员工,在享受企业发展红利的同时,会感觉到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是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孔凡表示,如此一来,就能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企业共成长。
不仅仅是国企员工的期待。作为地方国资国企监管单位的河南国资委,亦表示鼓励与支持。
来自河南国资委提供的材料显示,对于混改企业员工持股审批权问题,总原则是鼓励和扩大骨干员工持股。由于目前国家和河南省对员工持股审批权限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在审批权下放问题上,尚需向国家积极反映。
对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须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国家混改试点企业、“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可以比照享受。依据是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规定,报省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或备案。
河南目前有9户试点、7户双百和2户科改示范企业。下一步将积极向国家反映,扩大非上市企业员工持股试点范围,放宽试点条件。
国有科技型企业可以对符合条件的重要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具体程序按照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财资〔2016〕4号)规定,报同级国资监管部门或机构批准。
此外,对于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没有指标限制;国有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没有政策限制。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就有专家提出和呼吁“共享制分红”的国企改革路径与方法。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资委改革局原副局长周放生2016年11月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国企也可以实现利润共享,且有法可依。
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139号文《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以下简称“139号文”),文件中明确,符合条件的也可获得企业利润奖励。
“按资分红和按劳分红是科学、合理的,在国企也是易于操作的,因为不涉及改制,不涉及产权,不涉及国有资产流失,不涉及员工下岗,不涉及比较复杂、比较严格规范操作的流程。”周放生如是表示。
他认为,“共享制分红”是给国企员工一个利润共享预期,是目前推动国企改革非常好的突破口和抓手,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应该允许试、鼓励试。
困惑:基层质疑与地方政府消极应对
“企业长期赢利一切都好,一旦出现亏损或不赢利,员工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更大。”曾进入世界500强、下辖50多家二级企业的河南某地市级国企中高管贾姓人士向《企业观察报》表示,花无百日红,企业不可能一直在增长。如此改革,扯皮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企业效益好了,职工认为是自己干得好。效益不好,职工会埋怨企业负责人或管理团队管理不力,或者是市场环境造成的亏损,而不会认为是自己没干好。
贾姓人士表示,以今年受疫情大环境影响为例,多数企业经营发展不理想,在风雨中徘徊,部分持股职工就可能会拿经营发展好的企业作对比,对企业管理层提出质疑与问责。
一旦矛盾升级成群体事件,对国企的社会影响力就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不仅是企业担心,职工亦然。
上述贾姓管理者对《企业观察报》分析,无论是期权还是股权,如果让员工掏一部分钱去购买,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
他说,基层员工想法很复杂,一方面认为自己掏钱买股权,却在企业经营中没有话语权;同时对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也会提出质疑,担心其是否会对企业诚心经营,或者会坐吃山空地熬日子。
“主要还是职工把钱给企业不放心,认为把钱抓在自己手里比较实在,可自由支配。”贾姓管理者表示,职工拿钱买完股权后,却觉得没有话语权和主动权。
其次是分红。每个企业的财务状况都不一样,部分企业有调账的可能。职工无法知道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这也是一道能否放心购买股权的心墙。
同时,国企改革更大的阻力,或许并不是企业与职工的担忧,而是地方政府不积极的态度。
作为曾经进入世界500强、有50多家下属二级公司、在职员工15000多人的地市级国企,竟然没有企业骨干、职工持股。
“对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企改革方向和要求,我们企业一直没有传达。”贾姓管理者表示,具体原因尚不知晓。个人推测,或是地方政府也不想推进国企混改。
“一旦全资国企成为民资或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地方政府想再对国企指手画脚要钱,就没那么方便了。”这位贾姓管理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地方国企还担负着缓解地方政府经济压力的重任,一旦混改后,政府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以上只是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职工持股的部分难点。事实上,还有国有资产评估价格核算、职工持股认定等一系列流程,需要逐个攻破。
成功案例:EMS脱困的金钥匙
虽然仍然存在诸多困惑,但在具体实践中,企业亏损后,职工负面情绪影响与质疑并不是无药可医。
“企业每月进行财务状况公开就好。”孔凡对《企业观察报》说,如此一来,生产经营中的成本、消耗、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都能让员工充分明白与撑握,更加了解企业运营状况。例如中联水泥,就早已实现财务公开透明化。
“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买方,上道工序是下道工序的卖方。”孔凡表示,作业流程上的环环相扣,会让员工知道,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是什么,毛利率与净利率是如何获得的。
孔凡说,就像企业网格化管理一样,广大员工会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
不仅是职工持股后的定期分红,企业对职工进行利润分红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
例如,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的“共创共享”,在经营利润超出目标后,对职工进行奖励的“共享分红制”,就成为助力国企脱困的一把金钥匙。
随着顺丰、德邦、中通等快递物流公司的异军凸起, EMS全国3800多个营业部经营艰难、亏损严重成为不争的事实。
2015年,邮政速递物流两次发文提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可采取经营责任承包制,以创新经营和激励机制,激发终端创收经营单元的积极性,在河南、安徽两省率先试点“共享制分红”,并在年底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2015年底,邮政速递物流将经营责任承包模式升级,顶层设计定义为“众创众享工程”,作为邮政速递物流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推进。
可查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EMS全国经营单元众创众享覆盖率达到80.6%,二级众创众享单元近9000个。
周放生对EMS“众创众享工程”进行调研显示,得益于“共享制分红”的改革模式,EMS的2016年总收入324亿元 ,比2015年增长17.1%;2017年总收入比2016年增长28%。
以EMS北京永安里营业部为例,周放生进行了具体分析。
2016年,该营业部亏损261万元。2017年负责人竞标上岗,将亏损降低至91万元。如果增量减亏(增量利润)奖励为五五分成,国有资本拿50%,营业部负责人拿20%,职工拿30%。2017年7月,营业部从巨额亏损实现收支持平,并在当年年底盈利20万元。
根据上述“共享制分红”机制,周放生为该营业部算了一笔账。
与2016年的亏损261万元相比,实际赢利281万元。考核指标是亏损91万元就合格,如果盈利20万元增量就是111万元,职工拿111万元的一半是55.5万元,国有资本则拿225.5万元。
“如果没有‘共享制分红’激励制度,EMS或许继续亏损,可能亏损261万元都打不住。”周放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没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只是改变了激励机制,就产生这么好的效果,可以看出机制改革的作用有多大。
“前提是,一切都应基于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与财务之上。”孔凡如是表示。
“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伟大创新就是,让劳动者和资本的对立关系变统一,让国家和职工的利益相统一。”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对《企业观察报》表示,一定要实现股份制基础上的按份共有,具体量化到每个员工身上,使其真正成为分享企业利润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