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2)显示 今年煤炭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2)》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组织国内油气国企研究部门、专业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等机构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主编。

蓝皮书阐述了全球能源局势与中国能源发展概况,梳理并分析了2021年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各个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市场走向以及未来趋势,聚焦中国和世界能源行业的热点话题,包括“双碳”目标下中国煤炭刚性需求影响因素及趋势、未来中国天然气利用方向及市场化改革、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变化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世界锂市场的发展状况等,还对绿色金融与能源投资、数字治理下中国的电力安全供应体系、干热岩与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储能技术、中国城市能源绿色利用与碳排放达峰指数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全球电力需求增速放缓                    低碳发电量占比增加

蓝皮书指出,由于防疫措施抑制了电力需求,2022年,能源行业将出现反弹效应。2021年第四季度供应短缺和能源价格高企的能源危机逐步缓解,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能源价格的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是需求前景的主要不确定因素。

预计随着反弹效应消失,能源效率措施开始显现效果,2023年、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速将放缓,将分别增长2.6%和略高于2%。预计2021~2024年大部分电力供应增长在中国,增长量约占净增长总量的一半,其次是印度(12%)、欧洲(7%)和美国(4%)。2022~2024年,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力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平均每年增长8%。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量将占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的32%以上(2021年为28%),预计低碳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从2021年的38%上升到42%。

2030年前                                         中国煤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峰

2022年,中国动力煤市场将继续受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全覆盖,以及主管部门对现货市场调控的影响,煤炭供应将持续增加,用煤需求季节性波动增大,煤炭市场趋向供需平衡,煤价运行相对平稳。但是,季节性、区域性供求紧张关系仍然存在。在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之下,火电的托底作用、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煤炭市场在中长期可能会处于紧平衡状态,煤炭行业将在“变”中行稳致远。

蓝皮书预计,2025年前,中国煤电仍为电力结构的主力,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行业用煤需求将增长约2.4%。用煤需求季节性波动强度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仍将高度依赖电力燃料供应。预计2025年,62%以上高峰负荷仍需煤电承担。

随着储能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清洁能源、核能等加快发展,2026~2030年,中国煤电装机容量或将达峰,预计电力行业用煤需求在2030年为24.5亿~25.3亿吨。从发挥兜底和调节性作用的角度预测煤电发电量,“十五五”期间,全国煤电装机容量将新增0.3亿千瓦,并将在2030年达峰,达到12.6亿千瓦。从保障作用角度看,煤电发电量仍然占总发电量的近一半,煤电在电力保供中的重要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

2022年煤炭价格                                     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蓝皮书指出,2022年煤炭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煤炭市场将呈现以下特征。首先国际煤价或呈“前高后平”走势。中国在世界煤炭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给全球煤炭贸易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当其与供应中断相叠加时,这种波动性会被放大。中国的煤炭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的煤炭价格,因此,全球煤炭价格变化的关键是中国煤炭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保供稳价政策的实施情况。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我国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次年。动力煤市场将继续受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全覆盖,以及主管部门对现货市场进行调控的影响,预计在新的一年里,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煤炭供应将稳定增加,煤炭市场趋向供需平衡,煤价运行相对平稳。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季节性、区域性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仍然存在。

当前,在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之下,火电的托底和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引导煤价回归合理水平,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将执行新的长效定价机制,动力煤价格将在合理区间运行,煤炭行业必将在“变”中行稳致远。

世界能源蓝皮书已连续出版10年。该书基于世界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以及能源问题专家在各自研究领域掌握的详实资料和总控全局、洞悉细节的鲜明观点,对世界各国能源政策及市场走势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为我国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得到了国内能源业界和学界的认可。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