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须知的五大管理进化

最近和一些企业实务界的朋友们交流,大家普遍有一个感受,因为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并且变化越来越快,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了,笔者对此有同感。

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的管理热潮扑面而来,管理好像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普及,这些方面有劳各路管理专家及学者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贡献,他们贡献数量庞大的文章、书籍和音视频资料,他们似乎都把管理悟透了,他们写得或说得非常笃定,仿佛觉得管理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比如,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带队伍,管理就是管人心,管理就是搞定人,管理就是做考核,管理就是解决问题,管理就是激活团队,管理就是凝聚人心,管理就是定制度走流程,管理就是定计划抓结果,管理就是带团队出绩效……这些也许是编辑们提炼出的主题句,简单好记,但却有可能会对实践中的管理起到“误导”作用,也可能形成对管理的“偏见”。

笔者觉得进入数字时代,管理必须适应日趋复杂的环境,现实中管理对各级管理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管理朝向多角度方面进化了,但也不会复杂到无以复加,不适合人类掌握了。人类在技术的加持下,管理还是可以把握的。

不确定性管理

过去的世界是个相对确定的世界,世界变化比较慢,也有迹可循,基本上是个线性关系,朝着更大、更多、更强等方向演变,那个时代的管理就专注于内部,比如管理主要是提升效率、控制和降低成本、管理人心等,管理基本上向内,可以说是相对确定性的管理,适应外部环境的矛盾不突出,做到“内求”基本可以生存了。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整个世界都处于不太平,动荡不安,“黑天鹅”事件冷不丁就会发生,国家力量与经济全球化渐行渐远,国家政权力量对全球经济干扰越来越大,国家政权力量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地缘冲突直接影响到供应链安全,加上数字浪潮涤荡着各行各业,技术所造成的影响力传播得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总之,现在的世界不确定性日趋增强是个常态,但是不确定性也有“好处”,不确定性中包含着利润、机会等。经济的发展不是消灭不确定性,而是驾驭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必须纳入管理中,管理从眼睛向内,转化成内外兼顾,甚至外部的不确定性管理占更重的比例。通过内部规则的确定性对抗外部不确定性。管理实际上就是追求大概率事件,追求规律性来对抗偶然性、不确定性。

管理不仅仅是解决问题,仅靠解决问题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企业发展靠的机会把握。管理就是为未来配置资源,叫做跨时空配置资源。

一是为机会而管理。机会主要来源于外部、来源于市场中、来源于混沌、来源于不确定性。中国企业过去普遍有一个通病,对问题过于关注,对机会关注不够,对机会管理投入不够。我们拒绝机会主义,但不能拒绝机会。一个企业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把握机会基础上,机会牵引发展,大机会带来大发展。

二是为反脆弱而管理。一个组织真正强大在于能把握突如其来的机会,同时能够抵抗突如其来的打击。

一个组织要练就抗击打能力。组织需要保持一定弹性,并且充满活力,一个组织也要练就极限生存能力,一个组织越大越要注重危机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安全地活下来),比如,现金流风险、客户风险、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政策风险、专利的风险、其他因素干扰的风险等。比如,这次全球新冠疫情暴发,给很多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这个突如其来的事情,绝大多数企业过去未曾思考过,更没有应对的措施。

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是缺乏这种反脆弱意识,一方面过去一直发展比较顺利,高歌猛进,加上教科书的教导(比如,全球分工、全球贸易、比较优势、西方社会普遍尊重契约精神等),似乎觉得世界本该如此,原来的一切应该是天经地义,很难想象有不讲武德,直接掀桌子的事情发生,比如,用断供来打压你。另一方面,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过去实力不够,基本上还是靠价格来与别人竞争,每个行业的主要玩家还没有特别地注意到你,你的企业还没有进入别人的“法眼”。

反脆弱是一种不确定性,也要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中,定期要进行极限压力测试,以期找到应对之策。

成长管理

成长是一个企业的永恒主题,企业成长既有数量上的增长,也有质量上的增长,也就是实力的增强,同时企业还需要适应环境。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成长的企业。

成长是第一位的。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必须聚焦到企业的成长上。企业的问题必须在成长中解决,不能在静态中或停下来的时候解决问题。如《华为基本法》中明确表示,华为追求的是在合理利润基础上的成长的最大化。这个在现实中如何操作呢?其实一个企业的净利润是需要控制的,毛利减去费用等于净利润,而一般来说,费用的投入是与未来成长关系非常大的,很多企业为了报表“靓丽”,控制费用的投入,这个实际上会造成企业成长的后劲不足。企业要为未来成长投入,这种投入必须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毛利,比如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只有毛利空间大了,才有更多资源投入未来,这样就形成成长的正循环。而这种投入必须坚持“二十英里”战略,坚持每年都这么做,“细水长流”,真正做时间的朋友,这样才有“复利”的效果。

成长的选择一定来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企业的成长空间。这个机会一定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在市场中。机会牵引成长。只有大市场才能产生大企业,水大鱼大,这是最主要的。其次,成长领域的选择必须有利于核心能力的提升,每一次的选择一定要带来综合实力的提升。

盲目的多元化失败率较高。尤其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候,企业要更加要重视“归核”运动,这个核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在主航道的业务,尽量要收缩,否则就会造成力量的分散。这种分散主要是资源,尤其是指真正管理者的精力,一把手或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的精力也很稀缺。据笔者观察思考的经验来看,很多时候,机会来自聚焦、深挖这个领域,与客户天天“泡”在一起。如果一家企业对每个领域总是做得“浮于表面”,一般是发现不了机会的。

对那些迫切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极的企业,要敢于下决心选择大赛道。很多创业成功的老板总是希望“运气”再次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抓住一个机会,实际上自己选择的第一增长曲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客观地说,现在全球资本是过剩,缺乏的是新产业。现在不能指望有什么机会别人没有看到,却被你发现了。现在基本上是红海一片或很快就会红海一片,真正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两大能力,一是产能过剩了,我如何赢。二是,一定要依靠组织力量赢得竞争优势,真正实现从机会成长到系统成长,也就是打造自己的组织力量,并为技术做长期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依据自身的能力创造出机会来。

融合与迭代

数字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生成与传递瞬间实现,信息成了一个重要生产力要素,是重要的创造价值要素。这是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速度比规模更为重要。这对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思维中,管理、经营、创新、领导等都是定义清晰的,泾渭分明。但在现实中都有融合的趋势。在传统理念中,企业经营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外部,针对机会来说的,但正如前面所说,外部的不确定、机会等都需要纳入管理。创新也是如此,过去讲创新,好像都是天才们的“灵光乍现”,但创新是可以管理的,还必须经过艰苦卓绝的系统努力才能提高创新的概率。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提高从偶然性到必然性的概率。工业革命年代,管理从领导中分离,但进入数字时代,管理和领导也有融合的趋势。概而言之,在工业经济时代,强调专业分工,但进入数字时代,真正的创新来自专业交叉地带,来自融合。在管理的实践中更是如此。

一是使命与行动之间相互融合,快速迭代。其中不像工业经济时代,使命决定战略,战略规划的时间很长,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但进入数字时代就不能这样了,使命、战略和行动之间必须快速迭代,不断验证和优化,只要方向大致正确即可,真正的战略是走出来的,快速迭代出来,有设计、规划的“影子”,但在实践中走出一个“战略模样”。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战略不是设计出来,战略是逼出来的,甚至是打出来的。比如,京东集团大力发育自己的物流战略,一开始遭到很多人嘲笑,认为做得很重,其实京东集团一开始是被逼无奈,当时物流服务是影响客户体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京东集团起步阶段主要从事3C产品线上销售,这些产品货值比较高,经常发生“损坏”“被换”“被盗”,送达时间也不好控制等,顾客投诉最多的就是服务质量、顾客体验。京东集团的物流战略可以说“被逼”的,但有它的初心,始终坚持提升客户体验。

二是决策与执行的融合。在泰勒的科学管理时代,当时工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素质普遍不高,比较“愚笨”“木讷”,他们的工作就是谋生,讨“一口饭”吃。这样自然是精英们决策,工人们执行,管理上讲决策与执行分离,这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能如此,似乎也没有什么大毛病。工业时代,其实从本质上就是一个廉价的时代,通过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通过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来只有达官贵族才能消费得起的物品,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但进入数字时代,信息是重要创造价值的要素,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决策与执行必须相互融合,决策之中必须考虑执行,执行之中必须迭代决策。决策和执行几乎同时进行。

三是研究与开发之间相互融合。现在进入软件定义产品时代,研究与开发之间也开始融合了,谷歌公司采取罗马军团的组织形式,其实也是应对研究与开发之间融合的趋势。研究和开发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短,甚至可以说研发和开发必须同时进行,最好同一拨人进行,这样也避免信息传递所造成的巨大成本和“鸿沟”。

成人达己

现代哪个企业家抓队伍建设不强调价值观啊?每个企业的墙上都有几条口号、标语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但大家想到过一个问题没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元价值观?其他价值观都去掉,只能留一个的话,就是成人达己。

成就别人是数字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原则。企业作为一个平台,其作用日趋突出,员工个人作用的发挥必须借助平台,没有平台的支持,员工个人的作用会大打折扣。成就客户是根本,一个企业必须为客户创造价值,成就你的客户,你的客户“爽了”,企业就“赢了”。从本质上,企业为员工个人提供平台成就客户,员工个人因此成就自己。其实合作伙伴也是如此,一个企业必须成就合作伙伴,尤其现在讲生态战略,生态的本质“让别人占你便宜”,好比自然界的生态,主要占“天地便宜”。只有放下自己,才能获得整个“世界”。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家必须想通透,你创造一家企业,打造一个平台,只有先成就别人,最后才能成就自身,一定先人后己。这种想法是“逆人性”,先“利他”,后“利己”,需要企业家本人不断修炼,约束自己,超越自己。这是一个修炼过程,实践的过程。企业家本人的境界和格局突破不是一蹴而就,也是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磨炼自己。

机制先于管理

先用机制,后用管理。多用机制,少用管理。这是笔者多年服务一些优秀企业的心得体会。

笔者服务过一些员工人数规模达到了三四百左右,营收大概两三个亿的企业,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企业老板不知道是学习管理学得太多了,还是听哪个大师“指点”,开始大谈管理,并开始狠抓管理,要么高薪聘从知名的大企业挖来管理高手来制定流程、制度,或者聘请管理咨询顾问来梳理制度和流程,但很快发现公司发展慢下来了,好像得了大企业病,流程变慢了,会议变多了,部门墙竖起来了,怎么越抓管理效率越低?真困惑!

究其原因,可能是管理做得太重了,管理必须匹配经营,经营处于什么状态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与之对应。一般来说,经营“拖着”管理走。管理本身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还不低,所以必须时时检讨管理为“打粮食、增加土壤肥力”做了什么贡献。其实人数规模在几百人之内的企业,管理的作用没有想象那么大。相反机制的效用比较大,其运行成本比较低。管理容易造成领导与“一群聪明人”之间的“博弈”“对抗”。这是严重的“内卷”。你防着他,他考虑着怎么“对付”你,这真是“相互折磨”。机制重在设计,把员工激活,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机制把大家的努力方向引导到市场中去,争夺市场,争夺客户。尽量让组织中个人直接感受到无阻碍的市场压力。

很多人会问,什么是机制?本文不从词源、定义的角度去理解它。因为这对实务操作帮助不大。请读者朋友记住,其实机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迭代的。

大家经常提到这样一个理念,把大企业做小。这个做小不是把大企业分拆成小企业,而是通过机制设计,使得大企业保持灵活性,不僵化。广义的机制,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体制的调整(责权利的调整)。中国的美的集团是以先进的机制设计闻名于世的。

当然了,员工人数规模达到数以千计了,业务复杂了,这时候才需要上一些管理手段、工具以及系统。

(本文节选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作者为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