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密集督战 央企全力保供

春节前夕,能源保供再次成为重要议题。

国务院国资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全面打响了能源保供攻坚战,第一时间组建保供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印发通知专门部署,加大工作和政策支持力度,领导中央企业在能源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高质量做好能源保供。

张玉卓履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后,迅速召开座谈会,展开能源保供工作部署。中央能源企业亦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主体责任,不计代价增产增供、稳市稳价,确保在关键时刻切实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电力保供

中核集团为发挥核能安全清洁高效的基荷能源优势,坚持“度电必争、应发尽发、稳发满发”。2022年,中核集团旗下25台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核能发电量再创新高,累计安全发电超过240堆年。

20221213日,海南核电12号机组年度累计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度,向海南电网供应约1/3负荷电量,开展保电任务13次,配合电网顺利完成年度保供电任务,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攻坚之年”提供了坚实支撑。20221215日,田湾核电站年度累计发电量首次突破500亿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的双赢,为华东电网及能源保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核集团旗下中核汇能多个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在2022年陆续建成投产,实现投运装机超1250万千瓦,年度新获指标超1000万千瓦。截至1212日,中核汇能单日发电量首破6193.43万千瓦时,上网电量6101.69万千瓦时。

2022年,中核集团旗下新华发电的水电发电量达182.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5.85%,售电量179.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5.43%,以实际行动扛起了能源保供大旗。

南方电网始终加强省间资源互济,深入挖掘电力供应潜力,坚持全网一盘棋,促进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2022年下半年以来,南方流域主汛期较多年平均偏枯4.5成。711月,南方电网分别调减云南、贵州外送电量124亿、73亿千瓦时,缓解了水电蓄能持续下降态势,助力冬春交际的全网电力有序供应。

12月以来,南方区域遭遇多轮寒潮侵袭,其中贵州最低气温已降至—1.4℃,取暖负荷攀升。为最大限度支援贵州,南方电网除调减黔电送粤计划电量外,全力支持贵州电力供应。在广西12月寒潮期间,南方电网切实强化省间电力互济,三次向广西安排支援电量0.6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协同发电企业共同克服困难,以最大限度释放煤电、气电的发电能力,坚决避免拉闸限电。

2022年以来,南方电网已建成投产广东目标网架第一阶段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广东阳江、梅州一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工程,并初步建成了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此外,南方电网参与建设的广东能源友好五一农场光伏复合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并网发电,一举成为广东省内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站。预计项目每年可向社会提供清洁电能约6.6亿度,节约标准煤年均19.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86万吨,满足了约36.67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截至20221227日,中国华能旗下北方公司年发电量成功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下年发电量历史新高,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年度发电量突破千亿的单位,其中新能源发电量超过50亿千瓦时,有力确保了电力热力稳定供应。

1227日与31日,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重点项目——华能阿里普兰帮仁2万千瓦、昌都江达索日3万千瓦、日喀则仲巴帕羊2万千瓦光伏项目先后全容量并网发电,三个保供光伏项目均为牧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达7万千瓦,配备7万千瓦时储能。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为1.3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万吨,对改善当地冬季电力供应缺口、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京津冀区域,中国大唐所属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按照最极端的情况进行电力准备。

世界在役最大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所发电量以点对网形式直供北京,发电量约占北京社会用电量的25%,日发电量最高达1.17亿千瓦时。截至1230日,月发电量已达23.36亿千瓦时,年发电量同比增长3.3%,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冬期间机组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在陕西,截至20221226日,大唐陕西发电公司年发电量完成70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1%,创历史新高。在黑龙江,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提前部署防寒、防风、防冻相关措施,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增加夜巡、特巡次数,提前为重点设备、关键设备铺设棉被、加装保温层,严格落实挡风墙、保温篷布、伴热等措施,为极寒天气下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筑牢屏障。

四川省最大的发电公司是国投所属雅砻江公司,公司在雅砻江全流域有9座水电站(含2座在建),总装机1920万千瓦。雅砻江流域拥有四川省内前三大水库——两河口、锦屏一级、二滩,总库容23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48亿立方米,借由三大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可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影响,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的电力供应。截至12月底,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公司累计供热量2109万吉焦,同比增长68%。其中,民用累计采暖供热647万吉焦,同比增长43%

油气保供

2022年,中国石油在油气勘探领域突出资源战略,大力推进高效勘探,油气储量保持高峰增长;常规与非常规、海相与陆相、中浅层与中深层等多层系多类型呈现多点开花、全面突破态势。

中国石油去年的原油产量实现4年连增。其中,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新疆油田原油全年产量达1442万吨,是历史上超产幅度最大的一年;长庆油田全年生产原油2570万吨。

大庆油田去年持续深耕松辽,常规油多区多带精准勘探获一批高产井,进一步夯实亿吨级规模储量增长区。三次采油年产量连续21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有力支撑油田原油3000万吨高质量稳产。

长庆油田在去年加快资源转化节奏,探明410亿吨级和4个万亿立方米规模油气区,累计探明油气储量占全国的1/3,截至123122时,长庆油田2022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6500万吨,达到6501.55万吨。长庆油田积极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油气产量当量年均增幅近300万吨,率先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示范区、国内最大致密气生产基地,页岩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新疆油田坚持全生命周期经营油气藏,推动产能建设从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油气配产从注重产能配产向注重效益配产转变、开发评价从注重单一生产指标向注重效益开发指标转变。自开展2022年冬季劳动竞赛以来,新疆油田原油日产水平持续稳定在4万吨以上高位运行,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400万吨,油气当量超过170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

202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长庆、西南、塔里木三大气区依然是产量及产量增量的主体。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跨越5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天然气产量的1/4,在国内首屈一指;面对2022年四川地区高温、疫情、地震等多重考验,西南油气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加快上产节奏,实现开钻300口井以上、投产300口井以上,年产天然气383.4亿立方米,助力其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创历史新高,增强了区域民生保供能力;塔里木油田持续加大库车地区天然气建产力度,年产天然气超330亿立方米,2022年投产的新井日产天然气突破1000万立方米大关,旗下19座大中型气田正开足马力继续生产,日产量已突破1亿立方米。目前,塔里木油田正全力推进博孜——大北超深气区10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抓好和田河气田天然气净化及综合利用工程、塔西南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提升南疆各地冬季民生用气保供调峰能力,让更多企业和百姓受益。

2022年入冬以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出全力保供天然气,截至1230日,采暖季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超63亿方,日均供气量达1.5亿方,确保所供区域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天然气分公司积极与上游主力气田紧密对接冬季生产计划,确保自产资源全产全销。加强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生产运行管理,常态化实施无接触接船,合理调配LNG船期,保持天津、青岛LNG接收站满负荷运行,日均气化外输天然气超5000万方。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管网和第三方LNG接收站接卸资源,进一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20211121日,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天然气分公司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安全”的原则,统筹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强化LNG接收站、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冬季日常巡检,确保外部环境安全受控。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紧密联系客户,编制完善了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及时预警、准确响应,切实保证重点市场、应急时段和民生用气需求。

20228月“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命名以来,顺北油气田以战略突破和规模增储为中心,持续攻关,再落实超深层高产井9口,其中“千吨井”5口。西北油田2022年预计油气当量将超940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顺北4号带20口井全部高产,预计年产油气当量185万吨,占顺北总产量的74%,建成了中国石化“少井高产”示范区。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中国海油全力推动原油稳产增产、天然气持续快速上产,深水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捷报频传,多项关键指标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水平。

中海油2022年原油产量超5200万吨,同比增长近340万吨,约占全国总增量的60%,增量占比连续四年居三大石油公司之首;天然气产量超250亿方,同比增长超26亿方,增速居三大石油公司之首,海洋油气成为重要的能源增长极。

2022年,中国海油渤海油田油气产量创造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原油产量约3175万吨、天然气产量近35亿立方米,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的地位。

在珠江口盆地22.5万平方公里的矿区范围内,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已建成7大油气产区,50个在生产油气田气势如虹。2022年,南海东部油田油气年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油当量,较2021年增产超过220万吨,增产幅度超过12%,创造历史新高。其中,全年原油产量超过1400万吨,同比增幅达17%。天然气年产量达68亿立方米,约占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海油始终把能源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为做好20222023采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中国海油成立工作专班,提前部署制订保供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海上天然气、陆地非常规天然气及进口LNG互保互供优势,切实抓好天然气保供工作。

冬季用气高峰将至,中国海油海上气田开足马力,全力生产,通过深挖潜力,加大海上200余口气井的精细化管理力度,气田生产时率高达98.5%,日产同比增长超300万立方米,近期将有约80亿立方米的海上天然气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网和智能配气系统源源不断地注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煤炭保供

2022年,中煤集团将维护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保供稳价工作。当年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4%,全年中长期合同履约率94%,其中7月份以来,电煤中长期合同均按100%安排兑现,有力保障了发电、供热企业的用煤需求。

中煤集团把增产增供作为保供稳价的重要抓手,深挖增产潜能,加快新矿投产出力,推动符合条件的煤矿产能核增,2022年又实现了华电集团划转4处煤矿的全面复工复产,增加了有效供给。2022年全年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1.6亿吨,占自产动力煤资源量的94%,其中电煤合同占比81.3%,较2021年增加2000万吨、增幅15%,为2016年中长期合同制度实施以来电煤签约最好水平。

中煤集团强化煤炭销售价格监测监管,主动停止超出合理价格区间的电煤外购业务,带头引导市场预期,规范自产煤在合理价格区间的销售执行,全力保障终端用户用煤需求。

中煤集团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安排煤炭生产和发运,强化产、运、销全过程的质量管控。2022年以来,各品种煤炭发热量与正常规格比,平均高出16大卡。与2021年交付质量比,平均提高6大卡,全年商品煤交付质量合格率达到99.7%

中煤集团发挥煤炭电力保供工作领导小组、保供办公室、保供专班等保供体系作用,建立常态化保供工作机制,制订专项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全力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煤炭电力安全保供工作。此外,中煤集团还制订实施了《2022年度煤炭保供奖惩方案》,将保供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煤炭产销和发电企业,强化任务督导和考核兑现,保证能源保供任务、措施不折不扣得到全面落实。

国能集团为保证常态化稳产增供,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集团充分挖潜提效、吨煤必争,自产煤量稳产高产,连续15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助力全国煤炭产量刷新历史纪录,并千方百计拓宽多元化供给渠道,开辟疆煤出区、蒙东煤下水、蒙古煤南下新通道,新疆煤炭出区量全年累计发运674.2万吨。

同时,国能集团推动全国煤炭优化流向,辐射范围2500公里以上,最远运距3500公里,覆盖14个省市自治区。过程中,国能集团亦不断深化国际煤炭贸易合作,全年进口煤2285万吨,同比增长2.5%

国能集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电厂存煤不低于15天的要求,集团火电厂总库存达3500多万吨,可用天数超过23天,为民生电力热力可靠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以煤电保电力安全。

作为煤炭生产销售企业,中国大唐所属大唐能投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应对燃料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以保供控价为主线,持续为发电企业提供高质燃煤,同时立足煤源地,充分利用自有铁路发运计划,有效利用并整合内部资源,为集团公司电厂提供物流服务。

截至20221231日,大唐能投公司共生产煤炭1650万吨,煤炭销量5116.81万吨,其中外购煤(含代发量)销售3362.52万吨。

为落实电煤保供政策,大唐能投公司成立保供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煤炭保供工作方案,全力保障电煤供应。从去年6月份始,全部暂停市场煤销售。

大唐国源矿业公司则通过租赁站台、汽运进港、集装箱进港等方式增加进港煤量;宝利煤炭公司通过合理布局坑下采场,设置临时破碎系统对原煤破碎加工,以满足下游用户煤炭粒度要求。同时,充分发挥大唐国际燃料贸易公司燃料采购优势,增加港口采购量和进口煤采购量。大唐煤业销售公司通过租赁外部站台,打通鄂尔多斯到蒙西、东北、华北等区域火车运煤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