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再认识(连载三)
(接上期连载二:“二、供应链对策”)
(二)从经济性供应链到安全性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降本、提质、增效,有非常明确的经济性,对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也都是经济指标,对供应链的经济性没有人会提出异议。现在的问题是,像美国等某些大国把供应链作为武器,制裁、脱钩、加税、断供,产生了严重的供应链安全问题。
供应链安全,有主观、客观或内部、外部两个方面的原因,内部安全风险来自:(1)企业缺少供应链能力,纵向与横向资源整合度低,环节多、周转慢、效率低、信用差、缺人才、成本高,随时可能被挤出供应链系统。(2)产业链不完备,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市场拓展能力,缺少战略资源与战略资本,产业集中度低。(3)对外依存度过高,特别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4)国内市场吸引力减弱。(5)国家政策调整。外部安全因素主要来自:(1)一些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投资、技术、人才、信息管制政策。(2)用国内法代替国际法,使正常经济活动中断或受阻。(3)严重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国际公共卫生事件。(4)网络攻击及恐怖袭击。(5)局部战争以及地缘政治改变。
供应链安全可分为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物理安全指的是供应链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安全,供应链上下游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安全;网络安全指的是供应链网络中相关信息、数据的安全,包括软件与硬件安全。建设一个可控的、多元化的供应链安全体系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国家竞争力。
对于供应链安全,要建立评价评估体系,分析供应链不安全点在哪里,影响面有多大,采取何种对策。比如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强化军事实力,重新海外布局,强化应急管理,实施内部精准治理等等,使不同层级的供应链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未来长期处于不败之地。
确保供应链安全,主要靠市场的力量,因为市场可以优化配置资源,但市场的治理规则又是人制定的,靠的是国家的实力,因此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提升全球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增加本国货币进入国际经贸结算系统的比例,确保科技与创新原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从企业供应链到国家供应链
小到家庭、企业,中到城市、产业,大到国家,甚至全球,都已被卷入供应链的系统中,谁离开供应链将无法生存,谁的供应链落后就要付出更大代价,供应链从企业层面进入国家层面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景象、新特点。
(1)企业执行
在各行各业中选择一部分优秀企业列入国家供应链试点企业,以点带面,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这是政府加大推动力度的国家行为,非常重要。但企业各不相同,要在国际通行的企业供应链流程标准指引下,去完善、创新,变成自觉行为,当前有生产型供应链模式、市场交易型供应链模式、服务型供应链模式、平台型供应链模式与生态型供应链模式。企业供应链推进速度,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快于中西部,外资与民营企业快于国有企业,制造业快于非制造业。目前企业供应链的最大难点是物流企业与产业企业的融合度不足,形不成全产业链供应链系统。
企业要加大供应链弹性建设,所谓供应链弹性,是指供应链在部分失效时,有一个能够承受意想不到的破坏并从中迅速恢复、具有弹性的系统。企业供应链会涉及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制造等诸多环节,当外部环境变化并对链条中某一环节产生影响后,这种影响会迅速传导至整条供应链,造成业务需求冲击、成本增加、供货延时等问题。此时,保持供应链弹性显得尤为重要,当正常供应链路径被阻断可以找到第二个路径,当一个供应商缺失可以找到备份的供应商,也可从一种资源整合方式调整到新的资源整合方式。
(2)产业执行
中央要求,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由于中国在国际产业布局中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是中间的“生产车间”,或叫“世界工厂”,所以体系很完善,经济总量很大,许多产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产业供应链体系很不完善,比较弱小,与价值链创造不匹配。国际上产业供应链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微笑曲线”,即一个产业一定要有三部分构成,前端的研发、专利、标准、战略资源,中端的制造,与后端的市场开拓、游戏规则制定、定价权。我们是中间强,两端弱,虽然现在加大了做强两端的力度,但总体格局还没有完全改变。
全球产业供应链的重点是制造业,中国也一样,在历年物流总值中,工业品物流总值一直在90%以上,欧美国家提出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化”“制造业服务化”,就是用信息化与供应链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业,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更要在这方面使把劲。
中国仍是农业大国,“三农”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涉及一产、二产与三产,如何打造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供应链是一大难题。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国,流通业态多元化,流通业如何构建内外连通、城乡一体的商贸供应链任重道远。还有建筑业、金融业、再生资源利用业、环保业等等,打造全产业覆盖的供应链体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3)城市执行
“十四五”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到2035年将超过70%,届时将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在后城镇化时期,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生产水平将成为城镇化面临的核心问题。全社会生产要素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等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将会更加强化。目前,我国正在建设19个重点城市群和3个重要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都将形成巨大的生产和生活要素聚合中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的区域增长极。
到2045年,全世界65%—70%的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里,全球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都市将会从2016年的28座增加至2030年的41座。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将会给这些城市的基础建设,比如城际交通、食物和水源、电力能源、污水处理,以及公共安全系统等带来极大的压力。
在这一趋势下,城市如何发展?如何管理?如何创新成为新课题?数字化是城市发展目标,数智化供应链将成为未来城市的组织方式,也将成为政府对社会的治理模式。城市、城市群、都市圈、自贸区、自贸港将成为供应链创新中心、集成中心。
(4)国家执行
供应链战略是国家战略。
第一,理清思路,顶层设计。国家供应链战略是国家基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经济安全、重要基础设施与通道安全,保障关键产业、企业、原材料供应,保护核心人才与知识产权,应对突发重大风险等目标而对本国供应链发展做出的总体谋划与部署,用5—15年时间,分2025年与2035年两个阶段,基本建成国家现代化的供应链战略体系、组织体系与运作体系。
分别制订农业、制造业、流通业、建筑业、金融业、物流业、服务业、文教业以及平战结合的供应链实施计划,形成各有特色,又相互连接的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两条战线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对重点产业链、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集聚区、重要战略通道等规划、布局,对重要基础设施、关键要素、原材料、部件的供应安全,对供应链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包括人才培养、信息化、供应链金融、标准化建设作出专项规划。
第二,加快重构军民一体的应急供应链体系。为了防范天灾人祸,完善应急供应链的智慧分级响应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与区域布局,从供给、需求、设施设备、信息、政策等方面建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军民一体应急供应链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加快建设集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捐赠分配、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分发配送、应急需求等各方面信息的应急物流与供应链协同调度平台,确保应急资源可找、可取、可用、可控,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第三,成立跨部门、权威的国家供应链委员会,强化国家供应链战略意识,推进国家供应链顶层战略规划、治理模式创新和配套政策的系统性研究,支持国家供应链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在国家供应链委员会下设立“国家供应链研究院”与“国家供应链专家委员会”。每年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交“国家供应链安全评估与发展趋势”报告。
第四,在企业、产业、城市与区域、国家四个层面全方位展开供应链布局,企业供应链是基础,产业与城市(区域)供应链是重点,国家供应链是根本。到2035年,国家、产业、城市与区域、企业四个层级的供应链战略体系、组织体系与运作体系全面建成,供应链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得到新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弹性进一步增强,有几十家企业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供应链领先企业,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全球供应链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第五,进一步强化六大支撑体系,一是政府有效推动,形成合力,创造优良法治环境;二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应用人才;三是增加投入,发展供应链金融;四是加快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建立数智化供应链技术支撑;五是及时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六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交流,合作共赢。
第六,联合有关国家,倡议成立“全球供应链联盟”,构建超越国界的供应链安全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巴黎气候协议、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通过双边与多边自贸区建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通过贸易与投资以及人文交流,最大限度去整合全球资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供应链全球布局,包括产业布局、物流布局、网络布局,实现供应链从点到线再到网络的演变,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确保国家安全。
(四)从传统供应链到数智供应链
(1)供应链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程度加深,产业边界正在消融,新兴业态的场景革命正在兴起,开放、共享、协同、去中心等特征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市场响应速度更短,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产业生态体系,对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遇。根据 IBM 数据显示,数字化供应链可使采购成本降低 20%,供应链开支节省50%,收入增长10%。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9.2万亿,占GDP的43.7%。《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涉及物流新基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资本无序扩张、不正当竞争、行业垄断和权益保障等问题。中小企业仍然面临数字化鸿沟,存在“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等问题。数字化政务等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数据治理、平台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制约了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供应链可视化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做到供应链可视,才能做到风险的可视,并最终实现可控。目前,条块式的供应链管理,转向全链条的可视化管理,是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的长期行动方向。加强在数据管理范围、数据收集手段、数据分析及应用三方面的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实现以数据驱动推动数字化供应链。
(2)供应链智慧化。即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2010年IBM发布的《智慧的未来供应链》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智慧供应链概念,通过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运作如同在人的大脑指挥下实时收集并处理信息,做出最优决策,实现最优布局,系统中各组成单元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分工、协同。
智慧供应链一般具有感知、优化决策和智能反馈等功能,通过连接升级、数据升级、模式升级、体验升级、智能升级和绿色升级全面推进供应链升级,深刻影响社会生产和流通方式,并且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减少资源能耗、开展增值服务等方面显现巨大的优势。
中国要在未来5年中,对影响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信息追溯等进行规划,安排一批重大研究与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供应链硬件与软件的系统升级,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供应链绿色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里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指的就是供应链绿色化,因为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是有无数供应链网络所构成的,这里包括绿色商品、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金融、绿色回收、绿色消费、绿色生态等等。
(4)供应链枢纽化。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多种运输方式为通道,国家骨干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多式联运场站、城市配送中心、物流末端网点等为支撑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与供应链运行体系。资源集聚逐步形成枢纽战略支点,枢纽经济将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新增长极。
(作者为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成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文刊登于《全球化》杂志2022年第4期,本报将分四期转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