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行业脱贫攻坚成果丰硕 ——第四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举行

922日,由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中国城市能源变革产业发展联盟、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2020)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会”在京召开。

大会以“同心·同行”为主题,设“新基建背景下能源产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和“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两大主题峰会,以及“充电桩产业应如何合理建设和科学运营”和“城市清洁供能·地热可持续发展”两个研讨专场,共话基于“新基建”与应对疫情冲击背景下的能源发展,全面梳理总结能源行业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涌现的典型人物,并给予表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中国能源产业年会新一届组委会主任刘吉臻在致辞时指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加之中美欧等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均将促使我们更加理性看待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更加理性审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十四五”能源规划和布局问题。

能源高质量发展,技术革新是关键。“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强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储能技术带来的节省电能的成本将抵消储能设备的成本,将成为能源经济的新增长点。预计到2025 ‘新能源+储能’的市场将迈入千亿级。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新基建’既能助力‘十三五’收官,又是‘十四五’发展目标,将有望重构能源业态与能源安全观。”国务院原参事、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后实现“绿色经济复苏”已成为世界广泛共识。“过去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围绕化石能源特点而建造的。今后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主要满足能源绿色低碳转轨的需要,应该和节能优先密切挂钩。”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

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何建坤看来,全球紧迫的深度脱碳目标将倒逼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重塑产业链业态和竞争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两新一重”重点投资要强化绿色导向,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要通过数字化和低碳化结合,建设气候适宜型智慧低碳城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据悉,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能源界企事业单位凝心聚力,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系统优势,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模式全力以赴开展扶贫工作。截至目前,特别是在“三区三州、大湘西”这些最难啃的能源贫困地区,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取得巨大成就,也为世界能源减贫做出突出贡献。

“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史玉波说,能源行业要大力推动贫困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加大重大电力民生工程建设,补齐深度贫困地区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发挥地方能源企业、能源项目作用,拓宽贫困户就业和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另悉,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在2013年成功举办五届“中国能源装备优秀类评选”基础上,发起“中国能源科技装备引领高质量发展”评选活动,并在本次大会公布评选结果:10家企业、15项技术产品分别荣获“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十大科技装备企业”“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尖端技术/产品”“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新型领先技术/产品”三大奖项。

  同时,“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颁奖典礼同期举行,5类奖项、共计268个榜单名额从908份案例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脱贫攻坚·能源扶贫十大突出贡献企业”“能源扶贫百名最美先锋战士”“能源扶贫百项特色案例”“脱贫攻坚·能源扶贫经典故事作品”(包括特等奖1个,金奖10个,经典影视作品20个;“经典小品”2个;“经典歌曲”2首,以及“经典文学作品”20个。

而为表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做出突出贡献,并积极组织参与本次评选活动的企业,组委会特别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公司“脱贫攻坚·能源扶贫评选活动最佳组织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