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在于“四个强化”

近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然而,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这进一步凸显了基础研究在整个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

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相继提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在于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梯队、优化融合产业生态。

“精而不多、专而不泛”

《企业观察报》:近年来,多地提出布局国际性、国家级、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希望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对此您怎么看?

彭寿:我非常支持各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做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目前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基础科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创新资源的分散、创新和产业衔接不足这两点是影响我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原因。

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各类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加速器”,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集聚创新资源,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障碍的关键举措,对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深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除了北京、上海、合肥、深圳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所在地以外,天津、江苏、浙江、重庆等地也都提出了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和规划,符合历史规律,符合时代逻辑,也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性、高能级创新中心与创新平台的布局,也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高位引导各地区根据自身基础和创新禀赋,推动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策源地,让创新策源地建设“精而不多、专而不泛”,才能让创新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在“源”

《企业观察报》:科技创新策源地是一个新兴概念,请问您是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

彭寿:科技创新策源地就是要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竞争格局中,世界主要国家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目前我国很多行业仍然是创新跟随者,难以成为下一轮产业革命乃至全球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和引领者。为了深入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机遇,加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的关键在“源”,重点在于开展重大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前沿创新、交叉创新,如量子通信、元宇宙、增材制造等往往能推动一个行业颠覆性升级,或者创造一个全新的行业,是推动科技进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

多措并举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企业观察报》: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而基础研究,是催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如何?与发达国家比主要差距在哪里?该如何去缩小差距?

彭寿: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稳步发展,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先发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一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开展较晚,研究基础仍相对薄弱。二是我国研发投入有待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例约为5%,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达到15%左右。三是基础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足,对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的贡献偏低。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能力,一方面应重构基础研究体系,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推进基础研究体系进一步整合优化,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建立各归其位、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协同有力的基础研究创新体系;另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支持,增加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基础研究水平。

难点在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衔接

《企业观察报》:结合您的实践经验,您认为目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难点和瓶颈是什么?该如何化解

彭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衔接。

开展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好政府作用,为实现关键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体制机制环境条件。在市场失灵的基础研究环节,应发挥国家在基础创新领域的主导作用;在应用研究环节,政府和市场要协同发力;在市场有效的试验发展环节,则应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和市场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

构建校研企协同创新机制

《企业观察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动力方面,企业该如何做?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您有何建议?

彭寿: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创新之强,强于人才。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从培育环境、流动机制和配置原则系统化入手:

一是塑造良好环境,将兴趣导向与任务导向有效结合,吸引更多优秀人员进入科技创新领域,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一方面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把优秀科技人才凝聚培养与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研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人才。

三是完善人才机制,结合不同科技人才特点,实施科技人才分类管理、分类激励,建立完善当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企业观察报》:科研机构(包括高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如何有效结合,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赋能?

彭寿: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体,科研院所是关键技术开发的承担者,企业是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打造离不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共同参与。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一方面要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对接国家战略及产业发展,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能力意识,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资源的集聚开发,切实丰富人才智力集聚载体,进一步强化引导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保障高校人才供给与科研产出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真正形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卡脖子”技术攻关要与时间赛跑

《企业观察报》:当前国内有哪些关键领域技术还存在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哪些技术可以优先突破?

彭寿: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许多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从科技创新的“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但是,我国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仍很严峻,特别是芯片、航空发动机、高端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农业装备等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依赖国外。

当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认识不清。“卡脖子”技术领域攻关既要与时间赛跑,也需“十年磨一剑”,需要对“卡脖子”技术进行精准识别,同时积极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判断能力,筛选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的关键核心技术,前瞻性地提出将来可能攸关国家经济、政治和国防安全的技术领域,对这些重点领域进行优先突破。

倒逼新材料产业                                         高端化、绿色化、智

《企业观察报》:多年来,您一直都很关注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在发展新材料方面,您有何新的见解?

彭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要构建新材料“新的增长引擎”。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新材料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区域竞争的热点,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前提、重要组成与重要支撑。

面对我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宏伟目标,新材料产业应该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一是强化从0到1,积极开展找“零”溯源,推进新型重大平台建设,加速取得更多原始性突破,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动能。二是加速从1到0,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碳排放“归零”,倒逼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通过“三化先行”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示范引领。

“多链”融合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企业观察报》: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与发达国家比主要差距何在?如何突破新材料产业“卡脖子”问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发力?

彭寿:当前,我国新材料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一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新材料对外依赖度高大。二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共性技术研发与支撑能力不强,引领发展能力不足,难以抢占战略制高点。三是成果转化能力弱,成果转化投入大、周期长、技术和市场风险高,创新与产业化资金缺乏保障。

突破新材料“卡脖子”问题,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引导,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汇聚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创新资源,依托优势区域打造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国家级新型研发、测试、应用推广、人才培养平台。

二是完善新材料重大专项布局,强化材料进口替代,面向 2035 动态制定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分层次、分进度、差异化统筹安排材料攻关。

三是深化“多链”融合,以产业协同平台强化产业生态培育,推进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资金资源等多要素集聚与有效运作,以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多链”融合推动产业完善生态体系建设。

增强创新链产业链竞争力

《企业观察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您认为下一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方向在哪?

彭寿: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下一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关键在于“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优势企业、科研机构为核心,整合汇聚创新资源,打造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新型研发平台,聚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前瞻颠覆性技术开展协同分工,通过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线(全链条式创新协同)、面(研发网络全球化)的逐层递进和联动升级,建立引领全球的国家创新体系。

二是强化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既充分发挥政府作为企业保驾护航者的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对企业导向者的作用。加强专项政策扶持,为行业领军企业原创技术、产品、标准、资本“走出去”开辟“绿色通道”,搭建世界一流企业培育梯队。加强平台国际化布局,坚持全球视野在国(境)外设立研发平台、检测平台、产业平台,以平台汇聚国际一流人才,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提升企业战略纵深,强化国际规则制定权与话语权;加强资本市场化融合,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玻璃新材料国际性开放资本平台,深化境内外证券、基金互联互通,为中国企业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力量提供资本支撑。

三是强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坚持创新平台聚人,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凝聚造就具有前瞻战略眼光、卓越组织能力、精深学术造诣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与学科发展、科技攻关、产业培育相适应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坚持科教融合育人,把学校的科教资源、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把优秀毕业生与青年人才放到重大任务、重要岗位上去历练,在实践中培养一批科学素养高、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生力军”。坚持创新机制用人,探索推广“揭榜挂帅”“市场赛马”,让真正有才者走到科研前线“挑大梁”,建立让人才“名利双收”的激励机制,形成鼓励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潜心基础前沿研究、突出重大产业成果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为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松绑”“鼓劲”,充分激发“人才链”活力动能。

四是强化产业生态优化融合。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耦合能力,打造全球性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源头性基础研究和全球性、市场化应用深度契合,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全链条,增强创新链产业链整体合力和竞争力。增强政策协调性系统性创新性,注重堵点、断点靶向施策,在聚焦基础研究、关键材料、核心装备等短板领域重点施策的同时,围绕“首批次”材料、“首台套”装备应用重点发力,破解上下游衔接瓶颈难题。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既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更要专注知识产权的利用与运营,让“知识”变“资产”;鼓励知识产权“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专利与标准向国际看齐,推动我国创新与产业国际合作走深走实,为实现更加开放的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