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彦锋: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动力”

非常高兴受邀参加中央企业新能源论坛暨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活动,与各位领导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共话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我谨代表中核集团,对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长期以来给予中核集团改革发展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核集团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企业,既是军工企业,更是清洁能源供应商。目前所有在运在建发电装机均为清洁能源装机,包括核能、水力、新能源各类能源。截至20233月底,在运装机467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2016万千瓦。2022年全年,中核集团累计清洁能源发电量2187.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发电量220.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为我国能源保供作出了中核贡献。到“十四五”末,中核集团新能源在运装机将突破5000万千瓦,力争达到60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核集团不断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集团优势,落实了一批“核电+”“产业链+”“水电+”“光热+”“智慧能源+”等新能源重点项目。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贯彻落实到新能源的项目开发中,将核工程的高标准原则融入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中,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核动力”。

近年来,中核集团陆续建成了国内首个平价风电示范项目——甘肃玉门黑崖子5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国内最早建成的平价风电项目,也是甘肃省上网小时数最高的新能源电站。打造了享有“新疆三峡”美誉的阿尔塔什水电枢纽。宁夏同心县“地热+PVT”零碳热电冷三联供项目为北方农村清洁供暖开创了解决办法。西藏谷露地热项目勘测井深已超过3500米,是目前国内唯一在推进的地热发电项目。全国最大的滩涂光伏项目、田湾200万千瓦“核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也于去年开工建设。中核集团还利用水电项目开发的优势,积极拓展抽水蓄能业务,截至2022年底,已获取38个抽水蓄能开发指标,装机规模约5330万千瓦。福建云霄、河南五岳、甘肃黄龙等一批抽水蓄能项目已开工建设。

同时,中核集团践行央企责任担当:新能源产业扶贫项目在河北、湖南、宁夏等地总投资近20亿元、总装机容量20余万千瓦、惠及贫困户约6300余户,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在面对组件价格上行巨大压力下,中核集团讲政治、顾大局,实现了贵州全省唯一100%按期开工建设、9个项目年内全部并网的良好业绩,获得省委的高度赞赏。

为共同促进我国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结合中核集团发展实际,对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抽水蓄能配套新能源的支持力度。目前新能源快速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发电与消纳的时空不匹配的问题,抽蓄电站能对新能源起到较好的支撑调节作用。但抽蓄电站投资规模大,经济风险相对较高,通过配建新能源,可以提高对电站的综合利用,拓展收益渠道,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增强企业投资抽水蓄能电站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能进一步加强对抽水蓄能配套新能源的支持,更好地发挥抽蓄电站的作用。

二是推进新能源电力绿色价值兑现,保障新能源项目合理盈利水平。电力现货交易政策推出后,在新能源占比较高的省份,新能源电价明显低于传统能源,项目收益降低,经济风险加大。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快推进绿电绿证交易与碳交易的衔接,通过充分体现新能源的绿色价值,保障新能源项目的合理收益。

三是加快解决部分地区的新能源消纳问题。近两年,我国新能源开发速度加快,密集规划了较大规模的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越来越高。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将成为西北电网的主要电源,新能源电力消纳和电网系统面临的调度压力越来越大。建议加快输电通道建设,解决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的问题。中核集团也非常愿意与电网企业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建设中,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中核集团愿积极与各能源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深度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我国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共同探索开展风光氢储高效耦合、新能源优化调度、电站智慧运维等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进步。同时,也希望加大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合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共同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