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 央企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
如何持续推动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思路日趋明确。6月1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明确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同时,锁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点任务,以更加务实有力的行动做优基本面、夯实基本功。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6月18日,12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布170单并购计划(剔除失败案例)。从进度来看,上述170单并购计划中,28单实施完成,但均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其中,上市公司或其关联方作为买方的有16单,作为卖方的有5单,另外7单涉及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
从这些并购重组案例来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更注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布局力度,强化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的布局。
实际上,国资委去年5月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就提出,在3年内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为提升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实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助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购买资产大多为了做强做精主业,同时部分公司也为避免同业竞争问题,使得公司主业更加聚焦,核心竞争力更强。例如,今年1月中直股份拟收购昌飞集团和哈飞集团100%股权,实现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业务A股整体上市。从交易标的来看,昌飞集团及哈飞集团均为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多款直升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中直股份表示,此次交易将大幅缩小公司关联交易规模,同时增强上市公司业务完整性,降本增效。
剥离亏损资产,退出非优势业务,也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专业化整合的目的之一。如新兴铸管6月2日公告称,公司转让新兴租赁51%股权事宜已经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和资产交割手续,公司将不再持有新兴租赁股权。筹划此次股权转让,则是由于新兴租赁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为更好地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近年来,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从约400户增加至近450户;2021年,中央企业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共21户,合计融资1012.6亿元,户数和规模均创近十年来新高。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向所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近6500亿元,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同时积极利用上市平台筹集资金助力主业实业发展,五年来,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超过8000亿元,通过发行各类债券或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约3万亿元,上市公司已成为央企发展的重要载体。
也因此,为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效,国务院国资委和证监会多次进行工作统筹和表态。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在前不久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年会暨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内强质量、外塑形象,争做资本市场主业突出、优强发展、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表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支持中央企业充分对接资本市场,在高水平利用资本市场上展现新作为;不断引导中央企业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上展现新作为;持续推动中央企业更好融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