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亟须建立本土ESG评价体系

中国ESG发展正处于早初期阶段,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评级标准,企业进行ESG信息收集、核算时难度大,难免出现披露质量不高、ESG评级结果差异较大、ESG投资策略推广存在难度的情况。

同时, 世界各国各区域发展水平截然不同、国情文化各有差异, 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下亟须建立起一套专属的ESG评价体系。

在此背景下,ESG相关方纷纷发力,共同推动着中国本土ESG评价体系的建设。

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监管制度                建设工作逐步完善

20236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DS),即《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 。其生效日期为自20241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允许提前采用。

这两项准则的颁布,是全球可持续披露基线(Baseline)准则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付诸实施后,对提升全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问责制和效率,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

这两项准则颁布出台后,欧盟的第一批共12项可持续报告准则(ESRS),以及美国证监会(SEC)的《面向投资者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提升和标准化》也将陆续发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已经由标准林立的时代迈入相对统一的准则新时代,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制定初步形成了国际、欧盟和美国三足鼎立的格局。

制定“中国特色”标准                          提升中国ESG体系话语权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ESG评价机构超600家,由于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理解不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极具权威性的ESG标准。

中国有望在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依托国家政策指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并不断提升我国ESG体系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以我国金融监管发展历程为例:部分领域已形成全球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则,我国作为后进入者,更多是遵守已有规则,话语权较弱;而在另一些如金融等领域,由于还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则,我国在充分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中国的标准和规则,极大增强话语权,提升我国监管地位。

ESG评价标准将对资本的流向具有更强的导向性,在实体经济及产业发展方面具备更强影响力,未来必然是大国博弈、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工具。中国政府、监管部门、企业等多个主体均认识到拥有中国ESG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建立“中国特色”ESG标准,是我国ESG发展的必然趋势。

制定不同团体或行业ESG标准               健全中国ESG生态体系

在建立统一“中国特色”ESG标准的同时,国内各方致力于探索更多的团体或行业标准体系,构成中国ESG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我国央企积极探索ESG,发挥领头羊作用。20227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研究》开题会召开,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指引”,初步形成一套我国的ESG披露框架和丰富的指标体系。

多个社会组织自发联盟合作,发起制定中国ESG相关的团体标准。近年来,《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技术导则》《企业ESG评价指南》《企业ESG披露指南》《企业ESG信息披露通则》《企业ESG评价通则》《企业ESG评价规范》等团体标准不断涌现。金融机构、研究机构、评级公司等组织也在积极推进ESG信息披露和评级方法的研究,这些成果将会成为未来制定ESG配套政策的重要依据。

同时,多个实体行业协会组织以ESG标准为核心议题开展公共沟通,以求建立行业范围内的ESG标准,如:

202333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中国纺联科技发展部承办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ESG标准高峰论坛召开。该论坛以ESG标准为核心议题, 就《纺织企业ESG披露指南》开展公共沟通,围绕当前ESG时代背景、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ESG披露挑战、统一行业ESG披露标准的重要意义与ESG披露实践等内容,解读该标准逻辑框架与应用方法。

(本文摘编自《中国企业ESG发展报告(2023)》,标题和文字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