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宝钢淬炼深耕主业培育新优势 引领冶金运营服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关乎工业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平稳运行。作为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冶金运营服务业务的骨干子企业,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宝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工作部署,坚持“聚焦主业、做强一业,相关多元、科学补充”发展战略,构建以设备检修和生产协力为核心,工程技改、装备制造与新材料、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多元发展的1+3”四位一体产业格局,完成从钢铁“护工”到钢铁“护士”再到钢铁“医生”的华丽蜕变,形成全天候、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和专业化冶金运营服务能力。中冶宝钢顺应钢铁行业产能重组、技术革新、环保升级的改革发展大势,加快推进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冶金运营服务数字化转型,先后培育出港口码头运营、行车“管用养修”、工业包装一体化、新能源冶金大物流制造等品牌业务,为钢铁企业提供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高质量服务,为建设制造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中冶宝钢智慧和力量。

数字赋能 智能化运维步履稳健

新一代数字技术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推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延伸。中冶宝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五矿“加快推进钢厂运营服务和远程监测的在线诊断,打造行业试验田”以及中冶集团“推动数据共享,打造数字中冶”工作要求,从战略层面精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冶金运营服务发展生态。

坚持数字赋能冶金运营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冶宝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智提出,要坚定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目标方向,按照数字中冶宝钢“2322”的体系框架,夯实数字底座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融合管控、运营和产业“三大体系”,提升数据安全保障和数字技术创新“两大能力”,实现产业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两大目标”。

搭平台,筑基础,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遵循“一体化整合、平台化运营、敏捷化应用”思路,中冶宝钢建成全流程、全产业链冶金智能运营平台并上线启用,打造智能运维中心、C3管控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实现关键设备状态数据监控、重点项目智能视频实时监管、检修计划方案线上智能生成、运营经验全流程信息化积累等,促进现场作业安全可靠高效,实现冶金运营服务“可视、可管、可控”。截至目前,中冶宝钢智能运营平台实现了检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积累运行工单250余万条,积累设备缺陷数据30余万条。中冶宝钢智能运维项目先后获评工信部企业数字化治理最具价值应用案例、上海市宝山区十大工业元宇宙应用场景、2022年软件行业典型示范案例等,中冶宝钢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智能运维(冶金)头部企业”称号。

强制造,促升级,完善智慧化服务体系。中冶宝钢精准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冶金运营服务优势,围绕生产环境复杂、人工作业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痛点进行攻关,优化生产组织模式,积极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冶金装备、智能工装的研发过程中,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散货堆场、船舱作业、高温渣场等恶劣作业环境,开发了超视距智能联控技术,并植入装载机、抱罐车、炉下清渣机等冶金装备,实现远距离无人化、少人化操作,降低作业人员劳动负荷和职业危害。其中,中冶宝钢自主研制智能炉下清渣机具备静压驱动、发动机功率实时分配、开式负载敏感反馈、远程无线遥控等性能,实现冶金装备的远程控制。加快对数字化仪器仪表、数字工装的研发和管理,将数据采集、统计汇总、知识积累与丰富多样的冶金运营服务场景相结合,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数字化赋能。

解难题,提质效,优化全流程运营服务。优化钢厂物流运输,研发中冶宝钢智慧物流系统,集成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全链条数据实时传输、平台共享,可对运输车辆和物流信息进行全方位状态监控、动态优化,实现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的统一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优化工程项目施工,搭建工程管控平台,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一、二、三号高炉热风炉增设烟气净化装置项目中,应用智能监控等功能,实现人员信息自动采集、现场全程监控、塔吊运行自动化监测,节约项目管理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优化设备检修施工,开发并运行基于BIMAR技术的远程指导系统,通过BIM模型、视频图纸等手段,实现设备资料浏览、作业方案三维动画模拟及专家远程在线指导,提升冶金运营服务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优管理,谋发展,打造高效管理新模式。完备的IT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中冶宝钢加快“一朵云”“一张网”建设,高效运行拥有超融合服务器、算法服务器、虚拟主机的模块化机房,为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安全保障、算力支撑,搭建中冶宝钢“一张网”,实现“一总部、八基地”的高效互联互通。启动数字化企业大脑建设,加快构建全面感知、智能辨识、智能分析和智能预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平台,夯实数字底座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管控、运营和产业“三大体系”深度融合,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和数字技术创新“两大能力”,推进数据资产积累、管理模式升级和作业效率提升,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

精益运营 专业化服务提质增效

“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钢铁行业经济运行。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钢铁龙头企业,率先推进协力管理变革,积极构建共建共享的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中冶宝钢精准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大力推行区域化整合、专业化提升、平台化运营,实现核心主业的“区域化、一体化、高效化”转型。

打造覆盖全国的优质服务网。中冶宝钢构建与钢厂多基地生产组织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保障能力、资源调配能力、资源协同能力,为各大钢铁基地提供属地化、专业化服务。按照“区域覆盖、集中管理、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实施“一总部、八基地、一板块”的管控模式,打造“1+N+S”架构体系,设有上海总部基地、北部湾基地、华南基地、苏皖基地、华中基地、西南基地、华北基地、东南亚基地和不锈钢、特钢板块,高标准高规格运营服务国内外30家钢铁企业。基于科学的布局,形成了由点及线再及面的市场影响力,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竞争优势,全力以赴服务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打造嵌入钢铁生产的服务链。中冶宝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对标找差,追求极致专业,追求极致效率”为目标导向,持续完善组织机构、优化协同机制、提升业务能力,为钢铁企业提供完整服务方案。在体制配置上积极推行“大厂队、大作业区制”,加强“大工种”人才培养,从生产链条上实现与钢厂一对一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协同服务灵活性优势,促进管理效率、作业效率双提升,为钢铁企业提供界限更明、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全流程冶金运营服务。

打造高效运营的系统性方案。从钢铁“护工”到钢铁“护士”再到钢铁“医生”的华丽蜕变过程,是中冶宝钢不断谋划冶金运营服务核心主业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的创新创造过程。中冶宝钢加速构建“上下一体、前后延伸”区域一体化总包模式,促进冶金运营服务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推动产业向“操检维调”“管用养修”“资材备件”一体化方向发展。以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铁区域为试点,成立炼铁运营事业部,打破产业壁垒、专业界限,强化生产、检修、点检各方的生态化协同,生产效率和区域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区域设备状态持续向好。在湛江钢铁深度运营铁路库检维一体化、炼钢石灰检维一体化等项目,优化管理流程,重构岗位设置,提高生产效率,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冶金运营服务高质量发展。

打造优质稳定的设备管理模式。中冶宝钢以项目策划为抓手,建立健全生产设备管理、设备检修过程、设备状态提升、点检技能培养规章制度,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以点带面促提升。为提高炼钢精整设备稳定性,中冶宝钢成立专项推进小组和精整设备管理团队,完善TPM(全员设备管理)精益设备管理模式,完善“一控、二管、三清、四无、五不漏”管控方案,抓实抓细点检、润滑、维护、维修等基础工作,分类、分重点优化设备管理模式,开展设备专项安全检查,确保全过程有效管控,消除设备安全隐患,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组织开展设备管理月度、季度、年度评比活动,以正激励方式促使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提高基层员工在学习培训、基础管理、油脂点管理、电气室管理、液压室管理的主动性、自主性,改善设备运行质量,提高设备完好率,为钢厂达产达效提供设备支撑和服务保障。

创新发展 品牌化业务态势强劲

中冶宝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综合钢铁行业发展特点,构建具有中冶宝钢特色的新型业务体系,形成行车“管用养修”、工程机械BOO(投资+运营+管理)、工业包装材料一体化、冶金大物流装备制造等细分品牌业务,实现了品牌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品牌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的有效提升。

构建无人化行车运营优势。行车是工厂中的重要枢纽,无人化行车更是智能工厂中的重要纽带。行车“管用养修”业务是中冶宝钢优势品牌业务,经过多年积累和探索已形成全员设备管理、高效检修响应、区域协同联动等独特运行模式。随着智慧制造的加速推进,中冶宝钢抓住无人化行车施工改造项目机遇期,率先在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冷轧、热轧等区域开展无人化行车的改造和运维工作,成功积累无人化行车技改、调试、使用、维护等全流程全方位核心技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同时,中冶宝钢已将行车“管用养修”的先进经验在湛江钢铁、梅钢、南钢、马钢、韶钢、太钢、包钢等进行广泛推广。其中,南钢行车设备故障率降低17%以上,韶钢行车关键备件更换次数下降12%

提供清洁运输全新方案。物料转运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冶宝钢在清洁运输上先行一步,以“投资+运营+管理”模式,为钢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提供“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对生产效率提升和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冶宝钢加大投入,以工程机械BOO模式先后完成宝钢股份宝山基地、东山基地、青山基地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更新共计700余台套,在降低碳排放、实现清洁运输、效率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助力钢厂在钢铁行业清洁运输方面走在前列。

打造工业包装示范基地。工业包装是钢铁产品生产的最终工艺段。中冶宝钢拥有占地面积25.4亩的现代化包装材料生产基地,配置铁、纸、塑3个工艺先进的生产车间,与钢厂实现了包装代码设计、产品包装效果验证、产品包装作业等全方位高度关联融合,给中国南方市场和“一带一路”新兴经济体高端钢铁包装材料需求提供强力保障。通过技术改进,中冶宝钢逐渐打破工业包装技术壁垒,实现了铁制品生产线工艺段集成优化、“以塑代钢”的包装轻量化升级等,形成专利12项,全力以赴将工业包装品牌业务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

争当冶金大物流装备制造引领者。中冶宝钢冶金大物流装备制造以科技创新为基,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研制出以抱罐车、铁水车、焊接渣罐为核心的一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系列化冶金大物流装备产品,先后获国家授权专利205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催生下,中冶宝钢成功研发出“超视距”炉下清渣机,可实现远距离遥控驾驶;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创新研发的国内首台新能源冶金大物流特种车辆成功下线并在钢厂投入使用,纯电驱动技术为钢铁生产低碳运输翻开崭新一页。其中,冶金大物流核心产品无轨化铁水车最大载重可达到450吨,跻身世界第一梯队,斩获“中国冶金行业最具竞争力产品”。

清洁低碳 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低碳发展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冶宝钢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冶金运营服务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以极致专业服务擎起守护祖国绿水青山的责任担当,助力钢铁工业绿色发展。

精准施策,实现节能减排。中冶宝钢将低碳理念融入主责主业,围绕关键工序进行技术攻关,完成湛江钢铁炼钢厂北区连铸氢氧切割改造,助力湛钢打造“绿色梦工厂”。氢氧焰断火切割工艺以水为原料,通过电解产生大量的氢氧混合气取代传统煤气、天然气进行火焰切割作业。与传统工艺相比,氢氧切割可有效提高铸坯断面质量、降低切割损失、提升切割效率、实现零碳排放,对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施工过程中,中冶宝钢高质量完成管道敷设、配套公辅设施建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工序。竣工后各项指标均满足生产要求,运行良好。当前,中冶宝钢持续为湛江钢铁提供精细的氢氧切割设备维护服务,继续点燃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科技赋能,研制低碳装备。低碳运输是钢厂降低碳排放重要途径之一。中冶宝钢抓住新能源运输设备发展的机遇,发挥全产业链冶金运营服务优势,分析总结海量工程机械运营案例,运用多年积累的冶金大物流装备制造经验,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融合新能源应用这一重要课题,先后研制出电驱吊斗车、电驱水渣车、“氢能源”自卸车等系列“新能源”冶金特种车辆,为钢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攻克动力转型、动能回收、结构优化等难题,增设粉尘与酸水腐蚀防护、行车安全防护等功能,提高钢厂运输减污降碳质效。

发挥优势,实现绿色冶金。中冶宝钢瞄准钢企绿电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先后完成鄂钢光伏工程、宝钢股份料场光伏发电项目等,助力钢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节能降碳。鄂钢光伏工程位于鄂城钢铁厂区,包括水面光伏和屋顶光伏两类,光伏总装机容量约7.77兆瓦。中冶宝钢建设的水面光伏运行效果良好,相比于业内其他方案,相同装机容量下,发电效率更高,助推鄂钢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煤场全门架料场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5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减排约1.2万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发。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任务,中冶宝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中国五矿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中冶集团“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全速打造“国内第一、世界一流”冶金运营服务商,引领行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冶金运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