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伞业之乡”能否叫响 —河南省郸城县特色产业发展纪实

2019年,河南省郸城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伞业之乡”的宏伟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推动郸城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升郸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年时间过去了,当初的计划到底落实的怎么样?“中国伞业之乡”的名号能否叫响?带着好奇和疑问,笔者走进郸城县探寻答案。

依托优势   确定发展方向

制伞业是郸城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后,根据当地优势确定的“富民工程”,一开始就被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来定位和规划。

特色产业,一定是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多方面优势的融合下,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充满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本质是“我”最擅长的经济,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特色产业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形成“特色”的基础优势。郸城县把制伞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抓,说到底还是郸城人民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机遇和优势。

郸城县总人口137万人。据统计,近年来长年在外务工人员已达到34.5万人,其中从事制伞产业的人数就在15万人以上,这些人中,有生产车间的普通工人、有技术部门的研发骨干、有营销部门的销售精英、有管理部门的领导,更是有300多人成功创办了企业,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的企业家,这些企业与“天堂”“珍妮花”“天玮”“宝丽姿”等国内知名伞业企业有长期、稳固的业务往来。有部分企业已经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近年来,随着政府在招商引资、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一些郸城籍的企业家陆续回乡创办企业,有十几个乡镇制伞企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产品涉及雨伞、雨具、雨衣、车辆雨衣、顶棚等众多品类。

这就是郸城县将制伞业作为特色产业的优势:有产业基础、有用工保障、有技术支撑、有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郸城县委、县政府积极抓住东南沿海制伞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利用郸城庞大的制伞务工人员群体和企业家的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确定了制伞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目标就是要打造出“中国伞业之乡”的品牌。

按照定位和规划,县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伞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时间表: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到2025年,将郸城县打造成全国制伞业的集散地,争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伞业之乡”。

多措并举   落实发展思路

一个以县为单元的特色产业的发展,必定要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为前提,以集约化经营为基础,打造产业化集群。因为聚集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可以完善市场机制,最终促进产业经济全面发展。

特色产业的理想状态无疑是“产业集群”,因为集群本身就是一种特色。郸城县将制伞业的发展规划重点放在了“聚集”上。一是纵向聚集,即围绕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将众多上游、中间、下游企业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链;二是横向聚集,即将同类或相似企业、产品聚集起来,形成专业生产、销售中心。

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划出了重点,县里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落实计划的详细方案和具体措施。

——规划建设伞业产业园,为“产业集群”创造条件。2020年4月,郸城县伞业产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1000亩,一期投资12亿元,占地476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22栋标准化生产车间、会议中心、展示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物流园、超市及附属设施。紧接着配套建设了集职工公寓、员工餐厅、洗浴、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可容纳5000人居住生活的第三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增加了公交车站、行政服务大厅、创业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完善的配套设施为职工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务,解决了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已有三和雨具、兆亿伞业等6家自建企业建成投产,16家企业入驻经营,20余家制伞企业达成了入驻意向。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产业链的完整性能够提高特色产业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而“龙头企业”在一个产业链中,往往发挥着核心带动作用。为了尽快培育、壮大郸城县制伞“龙头企业”,县里制定出台了《关于郸城县伞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先保障,切实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用工、降成本等难题,及时兑现各项扶持伞业企业的政策。目前已有雅姿制伞、兆亿伞业、朴硕伞业、三和雨具等成为同行中的领头雁。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塑胶键、中棒、伞扣、伞骨、伞把、铆钉、伞布及雨具包装等伞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目前,制伞产业链条中的伞业研发、机械化操作、成品伞组装、物流运输等都集中在伞业产业园内完成,一些零部件加工集中在乡镇分厂完成,手工作业环节在乡镇的扶贫车间或农户家中完成,实现了“县有总部、乡有分厂、村有车间、家有班组”的生产经营模式。

——积极开展推介招商活动,提升“特色产业”知名度。为尽快落实打造“中国伞业之乡”的发展计划,县里多部门联动,下大力气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为招商引资做铺垫。

2019年3月份,在开始规划筹建郸城伞业园的同时,县里就积极邀请中国日杂协会副理事长肖卓玲、中国伞业协会副会长陈彤,台湾制伞工会会长曾长松,以及全国各地100多家伞业企业家对郸城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并圆满举行了中国伞业发展座谈会,为郸城制伞产业发展做好了前期铺垫和宣传工作。

2020年12月份,全国制伞行业协会五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郸城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20家制伞企业负责人和代表参加会议。郸城抓住这一机遇,全力推介当地优势,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做了大量工作。通过这次大会的召开,郸城制伞业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

2021年6月,郸城县伞业协会成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伞业协会的作用,大力支持协会的工作,为伞业协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协会不负厚望,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联络郸城籍在外发展的300多个伞业企业老板,号召他们返乡创业。

2022年以来,随着伞业园的落成及制伞企业的入驻,郸城制伞业的对外形象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协会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间断地与全国各地的制伞企业以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联络,给他们传递郸城县大力支持制伞企业发展的信息,增强他们到郸城投资兴业的信心;跟随上百人的党政考察招商团,先后多次赴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走访和调研,向全国伞业行业成功人士发送邀请函,推介郸城,动员他们到郸城发展兴业。同时,协会还协助政府统筹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如融媒体、电商平台、广告宣传、举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多角度对外包装宣传郸城伞业。此外,协会还引导推介外贸伞业企业积极参加中国进出口交易会、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海进出口博览会等展会,提高企业知名度,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为帮助企业获取优质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研发能力、降低市场风险、增加人才储备、强化产业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目标。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引导扶持力度,重点落在服务上。一是强化伞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协调各部门力量,解决伞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推进郸城伞业发展;二是加大培育培训力度,政府和伞业协会组织伞业企业定期从国家政策、外贸、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学习培育,不断提高做好做优做强企业和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成制伞行业抱团发展、良性发展的格局;三是成立伞业联合研发中心,引导企业由加工型向创新型转变,产品从晴雨伞向全自动折叠伞、装饰伞、高尔夫伞、沙滩伞等中高端产品转变,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大对有潜力的小微企业给予融资扶持力度,放水养鱼,培育企业发展壮大;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成立伞业产业发展服务领导小组,对入驻伞业园的企业成立联审联批办公室,开通“商情快车”,设置重点项目受理窗口,实行“保姆式”服务和全程代办制,各种手续不出服务大厅就能办齐,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六是建设郸城县伞业交易中心,激活区域内的专业市场,发挥其对制伞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份漂亮的答卷

叫响“中国伞业之乡”的名号,是郸城人民的期待,也是郸城县委、县政府要交给全体人民的一份答卷。四年时间过去了,当年提出的发展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人们由最初的疑虑慢慢地变成了惊喜——

产业聚集了,群众创收了。目前,郸城县已发展制伞企业112家,有236个加工点分散在各个乡村,辐射2000多个班组,制伞业从业人员近4万人。伞业产业在全县遍地开花,形成了大中小互动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月工资达2800元,年产值达9.7亿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企业壮大了,市场扩展了。伞业产业园内,已吸引10多个境内外品牌雨伞企业入驻,多个带着“郸城生产”标签的自主品牌已经走向世界,其中三和雨具生产的塑胶环保雨伞,已占据40%的日本伞业市场。

特色形成了,声名远播了。郸城伞业展示中心内,摆放着上百种各类伞具,展示着每一种产品从零部件到成品、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从功能创新到文化延伸的过程,以及郸城伞业发展的规划蓝图和企业集群特点。展示中心每天都迎接着不同的参观者,成为彰显郸城特色产业——制伞业的一个靓丽的窗口。

名号叫响了,品牌有望了。经初步统计,自2021年1月至今,有关郸城县伞业园及郸城打造“中国伞业之乡”的报道文章就有1329篇,其中客户端607篇,网站366篇,微博150篇,微信112篇,数字报57篇,视频28篇,互动论坛9篇,累计产生阅读量52654,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郸城县产业集聚区负责人说,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五年内,预计全县新增伞业企业可达500家以上,从业人员达5万人以上,年产值30亿以上,产品可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叫响“中国伞业之乡”的称号,郸城是有底气、有信心、有决心、有办法的!

郸城制伞业还有怎样的可能性

能否扛起“中国伞业之乡”的称号,不但要从产业规模、集群效应和经济提升等指标上体现,还要从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及产业发展后劲上衡量。

郸城伞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当前,郸城制伞业已经步入发展的关键期,产业有了集聚效应,制造链条基本完备,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初见成效,但与我国制伞行业发展较早的福建、浙江两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中国伞业市场的消费者,正期待着更具品位、个性与标志性产品的诞生。郸城伞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可能性。

郸城伞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雨伞制造国,年产量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但在高端雨伞市场上,中国制造却处于缺席状态。目前我国晴雨伞产品出口呈现出“一高三低”的现象,即出口量高、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郸城制伞业能不能在高端市场上突破,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努力的方向已经有了,比如说近期计划研发的集照明、防风、防雨、安全警示为一体的多功能雨伞;将雕刻技术、地方文化和雨伞结合起来的工艺文创雨伞;还有将高科技元素融入进去的定制类雨伞等。这些产品的设计定位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接下来,郸城还打算邀请专业设计师对“中国伞业之乡”进行视觉形象设计,强化传播效果,助力区域品牌打造。

叫响“中国伞业之乡”的名号,是郸城人民的期待,更是郸城再添名片的强大动力,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