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很高兴应邀参加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根据会议的安排,就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分享三点看法。
我国经济已稳步迈上复苏轨道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淡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实现回升向好,步入了复苏轨道:
一是去年、前年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无论从纵向看,还是横向比,这都是不错的增长业绩。纵向看,高于上年2.2个百分点,横向看显著高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超过30%,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年。与此同时,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总体上稳定,新增就业完成预期目标,市场物价稳定,金融风险收敛,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工业生产持续恢复。2023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超六成的行业和产品实现了增长。在工业41个大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占68.3%。在统计的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73种产品产量是实现增长的,占60.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接近50%。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电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比上年的分别增长30.3%、54.0%、22.8%,所以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三是国内需求逐步恢复。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逐步的回升态势,11月份同比增长10.1%,连续4个月加快。12月份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环比增长0.42%,全年实现了7.2%增长。今年春节8天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6300多亿元,同比增长47.3%,各地的商圈人流如织,零售、餐饮、珠宝等消费热度持续居高不下,消费业绩屡创新高。在从投资类看,大项目投资发挥着主引擎作用。2023年计划总投资1亿元及其以上的项目,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6.3个百分点,大项目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8个百分点,去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绝大部分的项目也要在今年落地。2023年民间投资虽然比上年下降了0.4%,但是如果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的项目投资是增长9.2%。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4%,而且连续6个月回升。
四是经济景气回稳,制造业PMI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下滑后回升的,所以经济有明显的改善。其中的增长指数达到51.3%,而且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增长情况可能要好于市场销售情况。1月份的新增订单指数回升0.3个百分点,达到49%,而且主要是外销订单明显回升。新出口的订单指数比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0.7%,也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所以在经济效应的带动下,居民出行的消费意愿增强,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已升至扩张区域,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
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当前国际局势变幻交织,巴以冲突升级外溢,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垄断思维泛起,全球经济复苏迟缓。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1%,虽然是比10月份的预期要上升了0.2个百分点,但是3.1%与去年持平。而且认为回升要在明年才会回升,速度明年才会加快,今年只是持平。
前一段时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对2024年全球经济给出了相对微观的预测,他们都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4%,低于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而且也认为要到2025年增速才会恢复至2.7%。世贸组织也预测大部分欧美国家的经济仍然处于微弱的收缩状态,特别是美联储新一轮停止了加息,但是美元利率政策的转向,什么时候转向,什么时候降息,是一个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但是现在还没有那么确定,还有待观察。
二是国内物价水平虽处低位,但也显示出调控空间。2023年CPI指数上涨0.2%,PPI下降3%,核心的CPI连续4年低于1%,而且是比2022年进一步下降,所以今年1月份受效应的影响,CPI环比上涨0.3%,但是同比还是下降0.8%。从PPI来看,1月份全国的工业生产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也还是下降0.2%,都没有改善,购进价格也是下降3.4%,环比也下降0.2%,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我们有望看到市场价格环境的逐步改善。
三是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8.5%,到2023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一年增长19%,去年12月份70个大中型城市,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4%和0.5%,不管是一、二线、三线城市价格都是下降的,而且降幅比上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从上月的上涨0.3%,转为12月份的下降0.1%,各线城市二手房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扩大,二手房的价格更加比较明显,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二手房价格分别下降2.2%、3.4%、5.2%和3.1%,北京二手房也是下降。
近期各地稳房地产的政策仍在出台,但是居民购房的意愿仍然较弱。1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还是下降40.5%,比12月份下降幅度很大,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8%。1月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3%,而且是在低基数下同比下降13%,从量来看,仍然是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低位。这是楼市的情况,整个来看各地都在出台优化调控政策,目前,市场反应尚存在不确定性。
四是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偏弱。近年来企业投资回报率有所下降,2022年和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分别下降4%和2.3%。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部分企业由于是部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着不敢投的问题。此外限制了社会的投资活动,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比上年下降了9.6%,而且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的资金也比上年下降13.6%,企业不敢往这方面投钱。另外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也不足。2023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68.3%,消费倾向100块钱拿多少钱来消费,只有68.3%,这个数低于2019年70.1%水平,比疫情前要低,这是我大致讲四个方面的困难。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经济运行多重困难,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做有利于稳地区、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落实好九项重点任务,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在这里我要强调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合理把握国债发行规模,满足支持国家长远发展和当前经济运行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根据国内外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继决策,充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要发挥好降准降息等多种政策工具作用,适时适度向市场提供长期的流动性,要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带动实际利率贷款利率降低,激发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
二是要着力扩大投资消费需求。一是要发挥好大项目投资的主引擎作用,用好国债项目资金,推动去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尽快落地,转化为有效的实物工作量,加快今年新的国债项目安排到位;二是要激发民间投资,发挥拟设立中央预算民间投资引导专项作用,发改委刚刚发布了一个指引,而且是征求意见了,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居民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三大工程;四是实施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五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及时优化政策,在需求端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放贷利率、限高、贴税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引导购房者信心回升。在供给端建立好城市房地产融资机制,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金融机构递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铸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五是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且强调要突出改革的问题导向,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而且改革味要浓、要足,所以今年的改革特别是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地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总之,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增加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的就抓紧干,能干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应该说,要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添柴加火,期待马上要召开的全国两会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出台相关政策。
我相信,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持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