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昌作品赏析


王绍昌,1953年生于福建泉州。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美展,第二届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十届、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等多项展览;获第三届全国壁画展铜奖;2010年福建当代美术晋京展优秀奖(最高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福建选拔展”优秀奖(最高奖)等多种奖项。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江苏画刊》《中国水彩》《美术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被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等艺术机构收藏。2021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海之歌——王绍昌作品展”,出版有《王绍昌作品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我更倾向于用“绘画性”这一概念来描述他的作品,来指认他的作品的魅力所在。我常想,艺术发展到今天,各种新观念、新媒介、新形式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展览空间,给观众带来各式各样的新感受,以及各种好奇、各种惊艳、各种陌生和意外,作为传统样式的绘画还有什么可以坚守?还有什么可以持久吸引观者的魅力?如果没有,坚守在这个领域的意义又何在?看过王绍昌的画,我似乎找到了一个“解题”的线索:那就是任何别的媒介、样式无可代替的“绘画性”所具有的魅力。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贾方舟

 

较之林风眠、吴冠中,王绍昌的绘画有种抵抗优雅、和谐、精致的表现性,而用表现主义粗犷狂野的笔触来破坏完美形象的再现性;但较之诺尔德、基希纳、马尔凯、康定斯基和柯柯施卡等德国表现主义,则又无不流露出中国艺术那种天然的优美、恢宏、幽微、苍茫和拙朴。这便是王绍昌跨越在中西之间的一种方式,表现主义是他从再现写实走向内心表达的一种艺术转换,但他并没有形成像德国表现主义那样的对现存社会的批判性,也很少从人性欲望的角度来宣泄世纪之交的颓废情绪,他的表现性的形成有他的建设兵团成长经历的磨砺,有特殊政治社会为那一代人蒙上的人生阴影,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他或他们这代人对生命哲学意涵的探讨,并由此而力求将表现主义绘画和中国写意艺术结合在一体的尝试。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编审 尚辉

 

他并无意重复传统水墨的套路,而是在自身几十年西方造型训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拓了新的笔墨表现形式,试图用人格的真实来突破传统的程式。这种尝试无疑是相当具有反叛性的。传统“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的工巧,无以表达他内心充沛的激情,这种情感和人生体悟的宣泄,非要大尺幅、大场景、大笔触不可。大海的宏大与深沉、渔民的质朴与粗放,不仅适合他的内在气质,也符合他笔墨的追求,使他能够在狂野粗放的风格中表达一种恢宏的视觉结构,通过那些微妙而变形的形象表达他对人生的看法。西方表现主义的狂野已经融入他的血液,因此他的水墨也呈现出迥异于时下流行的精致柔美、空灵飘逸的画风,而是代之以《老人与海》那样的坚韧和悲壮,呈现出一种凄楚的生命底色、一种雄浑的精神力度、一种强烈的生存意志,一种深沉的美学品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王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