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探索工会嫁接信用合作机制
引领“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新“潮”向
“一年之计在于春,备种耕耘下地殷。”春日的黑龙江大地,田畴万顷,沃野复苏。走进田间地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忙碌身影,马达轰鸣、黑土翻滚,一幅充满着活力与希望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忙不怕,累也不怕,最头疼的是钱不够用,今年又多包100亩地,去年挣的钱都包地用了,买生产资料还得再想办法。”说起这事,农民周志福满脸愁云:“这些年种地收效好,想扩大生产,银行贷款不够用,就得到处想办法筹钱。”同村的老张心里另打着“小算盘”,他调侃道:“俺家这些地够种就行,家里花销也不大,年年都有盈余,咱也不会理财,这钱就搁银行里吃‘灰’。”有的人为资金发愁,也有的人为理财发愁。而在哈尔滨市双城区,黑龙江省铧镒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的社员却没有这样的烦恼。
“在总工会、金融办以及哈尔滨信合联盟的指导下,依托合作社工会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与互助合作,让农户手里的余钱不闲置,互助给那些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人,实现互帮互助。”铧镒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杜滨说,互助合作是社员们迫切需要的,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参与热情极高。
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位于哈尔滨市双城区久援村,依托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深耕智慧农业,是省内合作社中的佼佼者。多年从事生产、供销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信用服务,形成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经济发展新格局,并组建了全省首家合作社工会,通过工会扩大了服务面,在生产供销的同时满足了社员的融资需求。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资金需求量也逐步加大,资金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信用的互助合作机制应时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为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赋能合作经济项目组副组长孙赫楠说。
双城区总工会主席刘喜来表示,依托工会组织体系,探索类似“团购”“集体福利”的供销合作、生产生活服务合作。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引领,目前已经吸引了龙江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信用贷、互助贷、增信贷等多款面向工会会员的金融产品。哈尔滨信合联盟还组织了多家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参与这项工作。
“信用合作机制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还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哈尔滨信合联盟副秘书长李剑峰表示,通过信用合作机制,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得以获得更便捷、灵活的融资渠道,减轻了融资难题,激发了创业创新的活力。
黑龙江省委金融办副主任陈林对双城区探索工会嫁接信用合作机制给予理论上的充分辅导和实践中的极大支持,他认为通过工会与金融机构有效嫁接,信用合作可以是一种“机制”,而不一定专设“机构”,因此不必涉及金融牌照。工会、合作社等植根基层,开展征信评级、互助联保和反担保增信,可以为金融机构拓展“互助增信贷款”。另外,进一步借助金融科技,通过互联网平台,可望极大提升合作经济包括信用合作的规模优势与运行效率。
哈尔滨市双城区探索的工会开展互助互济、创新合作经济的经验,进一步印证了总书记倡导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泛的适用性。“三位一体”合作不仅适用于农业农村,在城市工商流通金融领域,特别是对于小微经济主体更有重大意义,这也为新时代工会工作、金融工作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