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苏豪伟

当谈及青海的雕塑艺术,苏豪伟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雕刻出了一件件生动而深刻的作品,将艺术与生活、社会与人性紧密相连。今天,有幸与苏豪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一起探讨他的艺术之路、创作心得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李哲: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雕塑呢?这当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可以分享的么?

苏豪伟:儿时,我对泥塑就较为感兴趣,见到小狗、小猪,就会想着它们的样子捏出来。我想我对雕塑的热爱,是从小就有了的。再大些到少年宫兴趣班学习,得到启蒙老师周志义先生的悉心教导。在青海省首届“少儿艺术节”、“西北娃造型”等比赛中,屡次获奖后对雕塑更有了信心。这时我对雕塑的认知和对它的情感还是懵懂的一个阶段。意识到雕塑是我最热爱的并且想真正深入地走近它,还是有益于一位我很敬重的师长——周禅鸿先生。周先生是台湾人,当时任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先生在日本创办了“青藏少儿教育基金会”,并与青海少年宫建立联系。在周志义老师的引荐下与周禅鸿先生相识。经周禅鸿先生推荐,初三那年,我的作品《草原之晨》参加了日本第八届“手工艺术大奖赛”,并获优秀奖随后赴日本交流学习。自此,常与周先生书信往来。周先生在信中说过一句话:结交饱学之才,顺从高尚之士,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读百家书而使才学饱,崇高尚士而顺从于心,雕塑的形式之美与内在之美便是我所愿终身追求和相伴的。

李哲:我们知道您在99年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行业了三年,之后又来到了央美进修,辞职做专职的艺术家,这当中是怎样的一个契机,有没有过一些反复和挣扎呢?

苏豪伟:那时,有段时间下班后帮朋友放大雕塑。闲暇之余,大家烧烤豪饮,畅谈理想,好不自在。想想自己所处状态,虽然还算安逸,但觉得小学像是养老机构,从某种角度看,实则在混日子。所以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不能这样苟活,一定要追逐自己从前一直向往的理想。于是,将我的想法倾诉给同事程曦老师。她比我年长,也是帮助我很多的老大姐。她支持并鼓励我去美院进修,我想进修是必要的,因为在给朋友帮忙时,发现自己在雕塑专业上欠缺的很多,必须系统地学习一下,提高自己的见识与基础,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反复和挣扎,而且是很决然地选择去美院进修。

李哲:您对今天这些和您当年一样,刚刚从美院出来不久,有着对艺术热爱但困惑于自己未来方向的年轻人有什么过来人的经验可以谈一谈的么?

苏豪伟:勤学 勤思 沉得下 耐得住 坚持 坚持 再坚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李哲:我们可以看到您的作品当中使用了很多与众不同的材质和雕塑工艺,可以和我们具体聊聊么?

苏豪伟:其实,雕塑表现的材质相对较为广泛,我觉得像汉白玉适合表现一些宁静唯美细腻的题材,如孩童、少女、少妇、佛造像等,因为它温润柔和,似能感觉到体温;花岗岩、砂岩适合表现历史人物和大场景的群雕,给人以坚韧、力量、沧桑之感;铸铜适合表现雕塑家带有塑造手法的作品,它可以记录作者在创作工程中的激情和瞬间的感受。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其实铸铜也可以表现阴柔细腻、粗旷等不同风格作品,铸铜这一材质运用的更为广泛。镜面不锈钢适用表现现代雕塑,他和现代建筑很融洽,表现出华丽、当代、时尚的元素;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的艺术,它将金木水火土这些传统元素完美的结合,从制作到烧成有着不定性,是很刺激和让人期待的一个过程,更像是生命的孕育过程,有很多的惊喜与无奈。

李哲:您最近在创作上有什么想法?对于今后艺术生涯有什么样方向上的规划?

苏豪伟:我想通过这些年对雕塑的认识,用自己的雕塑语言创作一些反映高原原著民的作品,来记录或将遗失的生活方式和人文。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学雕塑艺委会会员

北京国勤文艺雕塑中心主任

青海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青海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