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东方集团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一大背景下,盐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把产业方略转化为强市支撑”的发展战略,并着重强调国有企业在其中的中坚作用。

盐城东方集团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国有平台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成为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近日,企业观察报采访了盐城东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旭东,就地方国企助推产业转型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深入交流。

 

企业观察报:盐城东方集团近年来在产业投资领域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

王旭东:近年来,我们贯彻落实盐城市委、市政府和盐城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国企要在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列的部署要求,通过财务投资与产业投资的有机结合,形成的一套独特投资模式,这套模式的核心是以投促招、招投联动,最终实现投招双赢。我们根据产业投资实践总结形成的《产业招投“盐城东方模式”助推地方产业“提速蝶变”》案例,于今年4月份在江苏省委改革办《关于推介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案例的通知》中被通报表扬。

 

企业观察报:盐城东方集团在产业投资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王旭东:盐城东方集团8年的产业投资历程,大体分为“以财务投资为主阶段”(2016年至2017年期间)、“财务投资兼顾产业投资阶段”(2018年至2020年期间)和“把产业投资作为第一主业阶段”(2021年至今)等三个阶段,尤其进入第三阶段,我们深刻领会、深入践行市委市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紧扣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全力以赴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当中,我认为进军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盐城东方集团是全国地方国企中运用资本和基金优势布局产业投资的先行者,自2016年购置上海中信广场、金融街(静安)中心、保利绿地广场6.7万平方米资产之后,我们就投身于上海这个全国风投、科创的大本营。盐城东方集团融入上海,对接先进的投资理念、规范的制度流程、高效的办事风格;盐城东方集团也扎根上海,打造了“上海研发基地+盐城产业基地”的“双基地”招商模式。

与此同时,我们还广结人脉资源,积极融入上海私募股权投资“朋友圈”,这些年携手合作了资本有国内集成电路投资领域排名前十的君桐资本、以上海知名产业研究院为背景的上电科资本、以复旦大学校友会为背景的玖弈资本等,同时不断拓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合作伙伴和人脉资源,以此为纽带,我们赢得了这些合作伙伴的赞赏和信任,先后给我们提供了上百个优质项目标的,为我们产业投资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观察报:盐城东方集团已经成功招引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盐城,能否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项目助力盐城东方集团获得了怎样的成绩?

王旭东:我们先后协助和自主招引了润阳光伏、摩登汽车、麦腾物联、邦瓷电子、汉思科特、罗化芯显示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以及中联即送、聚盟共建、宽泛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其中,中联即送项目去年入驻当年即实现税收1.1亿元,获评全市“服务业五星企业”,对地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未来致力打造未来科技城数字物流产业园,助力盐城经开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千亿集群。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有力助推盐城和盐城经开区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和加速发展,也为集团自身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企业观察报:盐城东方集团在市场化项目投资上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投资成功率和回报率很高。

王旭东:我们目前参与的股权投资项目中,已有中微半导体、澜起科技、拓荆科技、富创精密、康希通信等8个项目成功登陆科创板,另有季丰电子、中润光伏、中鼎恒盛、硅谷数模等20多个储备上市项目,已累计退出分红近40亿元。得益于此,集团近3年归母净利润均超7亿元、上缴税收均超5亿元,位列全市同类国企第一方阵,为集团持续推进产业投资提供有力的现金流保障。凭借在产业投资领域一系列成功实践,我们在资本市场和投资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在地方国企中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在LP智库对外发布的《2022年VC/PE A 股退出白皮书》暨GP/LP“真金白银退出榜”中,集团位列“2022年国资LP TOP50”第17位,成为盐城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荣登该榜单的国企。

 

企业观察报:在推动产业投资的同时,盐城东方集团还注重创新驱动,具体有哪些创新经验?

王旭东: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创新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投资项目中,我们注重选择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企业,比如邦瓷电子,他们是国内唯一掌握高可靠性多层压电叠堆量产技术和工艺的高科技企业,已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规模不大但未来前景无限;汉思科特已成长为国内首家商用车空气弹簧进口替代商,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工业互联网四星级上云企业、市潜在“独角兽”企业。在这些创新科技领域,我们给到招投专家、相关科研人员充分信任,深度发掘这些“国高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除此之外,我们从2021年至今先后设立了东方中润产业基金、东方电科产业基金、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基金等一批产业引导基金,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开展了近20场基金招商活动,招引了一批产业项目落户经开区。

不仅是投资,我们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企业观察报:国有企业的产业投资除了要适应市场的要求之外,还有诸多规定、机制的挑战,如何平衡其中的张力?

王旭东:是的,国有资本投资,想要做好,离不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我们总结这个制度为“三个尽调”“三个评审”和“三个决策”。

第一,我们做实“三个尽调”。财务尽调和法务尽调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或委托知名会所和律所开展第三方尽职调查;业务尽调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总监、法务、财务组成尽调小组进行现场尽调,每年有60%以上的项目在尽调过程中就发现问题并及时终止。

第二,我们做精“三个评审”。首先由基金管理公司对拟投项目开展内部研讨,通过后提交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决策;其次由集团内部评审小组进行讨论,对项目是否继续内部决策进行讨论;最后由在外部专家库中选取的5名专家集中评审,全票通过后拟投项目才能进一步实施。

第三,我们做严“三个决策”。集团内部决策方面,领导班子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流程;通过内部决策的项目上报市、区两级国资部门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决定是否推进;市国资委正式批复同意的项目方可实施投资,并根据其要求进一步完善投资流程。科学的风险管控机制最大限度确保了投资决策理性,最大可能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企业观察报:做投资需要强大的团队,你是如何打造团队的?

王旭东:一直以来我们都把专业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招引了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金融、投资等专业“名校优生”,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高技能、高职称、高素质的法务、财务等实用人才,在集团范围内优选懂市场、善投资、会招商的员工,组建起一支涉及一个部门和三家公司近30人的“最强大脑”。

这是一支有梦想、有风险意识、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一支具备交叉的专业知识、拥有组织协调沟通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团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支用心打造的优秀团队,把盐城东方集团带入更高维的竞争格局中并迅速成长。

 

企业观察报:作为国有企业,东方集团运营中,党建如何赋能投资?

王旭东:我们是国企,只有以党建为魂,才能保证国企投资不偏向。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主业、党建融入主业、党建保障主业”党建促主业“333”工程,实行“第一议题”引领理论武装、“党建入章”引领战略方向、“党委前置”引领科学决策等“三项制度”,促进党建引领主业;通过以“双向任职”增强动能、“两大载体”激发活力、“两双考评”检验成效等“三个环节”,推动党建融入主业;以“五型”队伍强化人才保障、以“六廉”品牌强化作风保障、以“四力”提升强化舆论保障,强化党建保障主业。在盐城东方集团,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班子队伍建设、考核用人导向深度融合。而在实际的招投工作中,我们持之以恒地开展“知廉守廉、倡廉践廉、崇廉敬廉”专项行动,释放纪律检查、专题监察、专项审计职能,严苛检查合规管理和风控工作,确保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推进产业招投工作。

 

企业观察报: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王旭东:未来,我们将始终把产业招投作为集团发展的第一主业,明确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个主攻方向,做优做强在手项目服务,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进一步拓展延伸招商渠道和触角,带动更多、更优的产业项目落户,不断积蓄强力的发展后劲和创新动能,推动集团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对标行业一流企业,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聚力打造产业招投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奋力实现勇当地方国企高质量转型发展标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