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展示协调供应链的成功道路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企业业绩下滑的背景下,人们以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今年第一季度数据的发布。而中国一重保持逆势上扬态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4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37%,实现首季“满堂红”。从全球看,中国不断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效,而以中国一重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中央企业“闯”出复工复产的成功经验,展示中央企业协调供应链的成功之路。在当前抗疫与复工复产中,弥足珍贵。

深受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在一季度进入负增长区域,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衰退已经无法扭转。目前,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和路径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企业必须以变应变,在认识和措施上做出调整。

当今世界,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部分中央企业,变压力为动力,保持耐力,增强定力,激发活力,科学应变,提质增效,打通产业链,开拓蓝海市场,实现了经营业绩逆势增长,为疫情笼罩下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企业增添了信心。从中国一重等企业协调供应链的经验中,可以发见中央企业已经形成一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以产业链带动,解决供应链企业困难,快速实现复工复产。中国一重针对合作的复工困难企业,帮助供应商提供复工相关手续,安排人员进行复工指导,协助其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快复工复产。同时,与外协配套厂家建立联动反馈机制,每日对厂家地域疫情动态及企业运行动态进行数据统计,根据情况给予协助。尤其在资金给付上优先满足供应链企业,为复工的配套企业做好资金保障,提高一重产业链协同能力,维护良好的产业生态及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构建产业链集群,增强竞争力。进入三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复工复产的状况冷热不均,很多企业由于欧美订单的消失无法复产,甚至面临倒闭。我们看到,一些中央企业订单不但没有下降,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一重针对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专门成立重大项目办公室,加强与用户和供应商紧密协作,排除疫情带来的困难,使项目节点按时保质完成。究其根本,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集群,制造相关的配套零部件。中国一重荣获2020年首季“满堂红”的红旗单位,名列前茅的恰恰是国际资源公司、印尼公司等。实际上,是集群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所带来的风险,在疫情时期更突出显现了其竞争力。目前,中国一重在黑龙江地区的本地配套率已达到52%以上。

以科技创新的变化,适应产业链调整应变,推进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规模现在已经占到中国GDP的30%,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也近30%,但在制造业的发展质量上受制于全球产业链的原有分工,一直不是很高。在科技创新这一“硬核”力量上,我们要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奋力突破“卡脖子”领域。在第一季度,中国一重新增订货同比增长13.7%。其中,新材料板块订货大幅提升,同比增长98%。同样,在第一季度,中国电子旗下湖南长城计算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7%;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6%。他们的成功在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因势谋划推进转型升级,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以相互依存“共生”发展为手段,创造客户市场,实现自我超越。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从创造客户需求中寻找空间、打造命运共同体,这是很多中央企业的选择。在与客户相互依存中,中国一重先后签订了福建大东海1780mm热连轧机组、浙江三澳核电厂一期工程反应堆压力容器、昌江及苍南蒸发器锻件、宝鸡钛业1850mm钛板热轧机组总包等重要制造合同。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公司实现经营总量同比增长18%。保税油配送量同比增长38%。这些企业与外企、民企合作,共同开辟新的市场,是重要原因。

以改革为动力,实施责任联动链条,激发企业活力。在制度创新这一“软实力”上,致力于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提升改革在复工复产中的含金量。中国一重集团以集团公司、二级单位、三级企业及生产制造厂四级联动统筹推进任务落实,重要的是推进责任制联动。中国一重在2016年还是巨额亏损,企业内生动力活力不足,2017年实现全面扭亏并且连破历史纪录,是从“人”的问题破局,全员竞聘上岗,创造的“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成功经验。这次中国一重四级联动统筹推进做法,实际是责任联运链条的成功,检验了国企改革的成果。

以上五条经验,集中体现中国一重等中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努力。他们在巨大压力下,主动作为,守住经济增长基本盘。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提醒我们,“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中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实现上下游企业都运转,实现产业链环环相扣,体现强大的协同力,这是复工复产中最重要的经验。

目前来看,全球产业链被疫情影响甚至破坏已经在所难免,我们也要看到疫情所导致的产业链重构的机会,以大国担当积极布局疫情后的经济发展,在重构全球价值链、恢复世界经济秩序方面作出中国的贡献。在这个方面,中国一重、国家电投等企业实现首季“开门红”,利润实现逆势增长,做了有益的示范,为各地复工复产提速扩面提供了借鉴。这是中央企业在危机中识变应变求变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日前,国资委召开部分重点行业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工作座谈会, 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科、中国移动、东风公司、中国远洋海运、南航集团、华润集团、华侨城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参会。这8家央企中,有的与武汉地区有密切联系,有的身处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商贸旅游业等这次疫情的“重灾区”,反映了国资委因企施策的部署。我们相信,中央企业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中已经创造的经验,将激发企业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好中央企业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多的国企业,必将在这场产业链调整中创造更多的好经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