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流动性危机 “三条红线”压顶 融创中国迎来生死考验
■ 作者 詹碧华
“三条红线”一出,让房地产商谈虎色变。作为国内房地产行业势头最猛的房地产公司,8月26日,融创中国在港交所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773.4亿,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109.6亿元,同比增长6.5%。
尽管这份成绩单十分耀眼,但所有人都知道,传闻中的“三条红线”,融创全踩了。根据计算,以融创2020年中期财务数据按照上述融资新规方式统计,第一项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融创2020年中期数据约为82%,高于新规标准70%的阈值;第二项净负债率约为149%,超过100%的阈值标准;第三项当期短债比约为0.47倍,低于1倍的标准。
在地产界,孙宏斌及其旗下融创以激进扩张、高杠杆著称。"三条红线"压顶,孙宏斌和融创将如何抉择?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指出,哪怕就是不提这个“三条红线”,这两年金融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对房企经营也是有压力的,这次可能还不完全是进行这样一个调控,不管有没有这个调控,这些房企也应该意识到,如果过于盲目激进,包括做一些文娱项目,现在耗费资金是比较大,比如说在杭州周边的海宁做文旅城,这类项目都是很耗费资金的,如果资金链一旦断裂,就会对企业影响比较大。
孙宏斌式激进扩张 致融创高额负债
说到融创,就不得不说孙宏斌,而说到孙宏斌,就不得不提顺驰。
2011年,孙宏斌罕见地在微博再度提起顺驰时,他是这样说的:“顺驰被收购五年有余了,我从来没有(为)顺驰辩护过,败了就是败了,不要找借口。我们犯了错误,比如现金流管理,比如扩张太快。”
今天,曾经的顺驰身上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几乎都能在融创身上看到。
作为地产界最负盛名的“并购狂人”,孙宏斌曾是地产界最热衷“买买买”的所在。孙宏斌的打法就是高周转,为了速度,手下人多少钱拿地也不需要上报,赢了算赚,赔了认亏。在顺驰时代如此,到了融创,依旧如此。
2014年到2019年六年间,被孙宏斌先后列入购买清单中的并购标的包括但不限于绿城、佳兆业、雨润、融科智地、乐视、万达、泛海、新湖中宝、环球世纪和时代环球等企业的股权或项目。
虽然并购的最终结果有胜有败,但总体来说收获颇丰。并购被业内视为是房企快速做大规模、实现弯道超车的最有效捷径。通过并购蚕食其他房企和项目,融创得以快速扩充土储,五年时间规模翻了7.57倍,行业排位更是从第9快速跃升到了第4,距离房地产销售前三名仅一步之遥。
一场危机来临之前,大多数人是意识不到的,尤其是不顾一切疯狂追赶的人。当年,首次调控房价的新旧“国八条”先后出台;随后,原银监会212号文件收紧房地产信托。这一年,顺驰原来打算冲千亿。但是,由于之前的发展太快,加上摩根临时变卦,项目卖不出去,资金链断裂,顺驰就这样“死”掉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企业观察报》说,孙宏斌的顺驰曾倒于高负债,现在轮到融创接受考验了。
在房地产圈,有一个行业疑问便是,融创的钱是哪里来的?
有数据显示,融创的有息负债从2014年的343.84亿,上升到 2018年底的2294.1亿,增加了1950.26亿,增长比例为567.20%,2019年上半年更是净增加727亿,上升到了3020.76亿。
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可随意支配的现金仅有779.44亿元,短期负债却超1400亿元,并不能覆盖全部短期债务,一旦外部形势风云突变,不排除重蹈顺驰的覆辙。“更何况如果未来负债规模不能增加,融创的高杠杆有息就难以为继,失速则可能成为常态。”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在接受采访时认为。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就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很少例外。合理的成长目标应该是一个经济成就目标,而不只是一个体积目标。”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已经注意到了成长的危机。他认为,如果企业都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很快就会耗尽整个世界的资源,而且长时期保持高速增长也绝不是一种健康现象。它使得企业极为脆弱,与适当地予以管理的企业相比,它有着紧张、脆弱以及隐藏的问题,以致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酿成重大危机。
融创中国无疑正是德鲁克口中的“快速成长的公司”。而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过去三年多的深度调控就好似一场小型的“风吹草动”,虽然有点吓人,但不至于要命;但2020年开始暴发的新冠疫情,却完完全全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让很多企业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受风险的正面冲击,原本深埋骨子里那些“紧张、脆弱以及隐藏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融资难,激进扩张肯定不是个好事,尤其是防范金融风险,如果说企业过度盲目地认为房地产行情比较好,在这时过多地传统融资,过多地依赖性融资,那肯定是有压力的,因为这两年很多企业做得都不错,但是往往比较激进以后,使得企业后续就会停止。
财务成本猛增 销售成绩打折
有报告称,融创跟地方城投公司捆绑在一起做的融资额,行业第一。这不仅为融创转移了风险,也成为它向行业老大发起冲击的助推器;地方也招来了投资,皆大欢喜。
同时,融创也借助上半年较宽松的时机推动融资成本下降。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融创中国新增有息负债的加权平均成本,较2019年全年的该项指标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其中,在境外债券市场发债期限得到延长的同时,融资利率亦整体下降约1.5%。
据亿翰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融创中国先后发行了两笔为期4年和5年的公司债,发行总额合计73亿元,票面利率仅为4.78%和5.60%。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融创中国上半年财务成本迅猛增长。2020年1月至6月,该公司财务成本24.52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2.33亿元,暴增98.86%。扣除资本化利息开支后,融创中国财务成本净额15.9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6.13亿元,增幅高达160%。
即使是亮眼的销售成绩,细算下来,按照在今年3月27日的投资者会议上,孙宏斌提出融创2020年销售目标6000亿元来算,融创中国上半年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三成,下半年剩余任务约4047亿元,是上半年的两倍多。对此,融创在业绩报内解释称,今年一季度,供货安排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销售受到一定影响,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二季度项目逐步复工复产,供货也逐渐充裕,5月份开始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
按照年中报表来看,融创本年度可售货值高达8200亿元。这意味着预定去化率为73.17%,而2019年融创可售货值为7800亿元,预定销售目标为4500亿元,预定去化率为57.69%,实际去化率为71.28%。2020年预定去化率高于2019年实际去化率,如今看来这个目标要实现难度颇大。
房地产市场分析师杨红对《企业观察报》说,融创的业绩增长是以高财务成本为代价的,目前财务杠杆高企不下,偿债压力较大,存在债务危机。如果融创在2020年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继续采取激进的策略,可能导致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且不论利润中一部分还是来自“炒股”所获。据公开资料显示,融创上半年出售金科股份股票套现106.2亿元,券商估计此举贡献税前利润21.2亿元。
尽管融创还可以通过季末增加销售回款、表外融资、临近季末降低现金支出等方式改善资产负债表静态流动性,从而提升档位降低融资约束。
但整个行业态势已经疲软,市场空间正在缩小,且如果监管层的决心够大,未来还会对表外债务进行管理,届时企业融资对施展空间会更小。
尝试转型自救 路途坎坷曲折
资金链承压之下,孙宏斌也在积极自救。2020上半年,融创中国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为32.9亿元,占比4.2%;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为9.8亿元,占比仅为1.3%;可以看到,尽管融创中国一直在强调多业务线发展,并于去年底将地产、服务、文旅、文化、会议会展、医疗康养列为6大战略板块。但如此失衡的营收占比,显然与其所谓“协同赋能”的愿景相去甚远。
孙宏斌曾将投资文旅比喻为“诗和远方”。从斥资超500亿拿下万达13个文旅项目和管理运营团队,到2019年底以152.69亿元收购环球世纪及时代环球各51%股权,如果仅从资产端审视,高举高打的融创,已经成为中国文旅产业的强悍一级。
官方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6月,融创文旅已在国内布局12座文旅城、4个旅游度假区、25个文旅小镇、8个会议会展中心,涵盖49个乐园、48个商业、近150家高端酒店。
融创基本实现了从东北、华中、长三角、珠三角再到西南市场的全覆盖。持有型物业的增多,会让企业现金回流速度慢下来;加上疫情的影响,很难找到一家企业还能像融创这样热衷文旅:华侨城业绩全面下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复星旅文期内净亏损9.97亿元,归属股东净亏损8.98亿元;新华联文旅正等待着被驰援。
但孙宏斌相信文旅在今后几年会快速增长,在境外游、跨省游受限的当下,部分城市周边市场已经呈现快速增长,未来环境好、低密度的产品会有爆发。融创相应地也在拿一些地做开发。
房企做文旅向来是“以文旅之名行地产之实”,文旅的“花”要想开得好,首先地产的“养分”输送得要足。
严跃进对《企业观察报》表示,文旅做得到位,就能够带来比较充裕的现金流,是有助于促进企业转型的,但是在转型之前,必须做好住宅业务,住宅业务能够保证现金流,如果纯粹靠文旅等项目,压力还是比较大,有类似企业的教训,比如说像新华联,这些企业都已经面临很多文旅方面的压力。
尽管融创并不差钱,但相比于快周转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文旅产业因涉及领域广、专业分工细化度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因素,两者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尤其涉及大型综合体,其运营管理需倚仗极复杂且精密的团队历经长期磨合与优化,绝非东拼西凑而来的“大杂烩”所能胜任。
而伴随大量资金沉淀成“不动产”,如果运营管理迟迟难以与开发销售形成高效联动,后续板块自行造血能力始终无法进入良性轨道。无外乎时间长短,项目未来将走向何种结局,或许将沦为一种必然。
在不久的未来,融创将如何发展,将由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