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央企降薪大起底
7月3日,中金公司一位女员工自杀了。
网上透露出的消息是:这位年轻女孩,在30岁的年纪遇到了中金公司大降薪,从年薪100万元降到35万元。两年前,她在上海花1500万元买的豪宅价格暴跌,最终被1177万的总房贷和产后抑郁压垮了,于是她选择了跳楼。
鄙视链最顶端的金融机构,是否出现了普遍降薪?又有哪些金融央企存在降薪动作?降薪幅度如何?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金融央企为什么降薪?
普遍降薪
2023年的金融界,刮起了一股“跳水”风,不过这次不是在泳池里,而是在银行、券商和保险公司的薪酬表上。
《企业观察报》对金融机构的薪酬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翻遍了58家上市银行、43家上市券商以及5家上市保险公司的薪酬记录,结果发现,这些金融人的薪酬,竟然也像股市一样,出现了普遍下跌。
先看看银行,在58家上市银行中,有20家银行员工的薪酬下降,占比达到了三成。
再看看券商,在43家上市券商中,有29家券商员工的薪酬下降,占比超过了一半。
在这股“寒流”中,保险公司却像一股“暖流”,薪酬反倒逆势上扬。5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的人均薪酬从25.11万元增至26.39万元。
具体而言,在金融央企中,2023年,有5家银行降薪,它们分别是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其中,建设银行人均年薪从36万元小幅下降至35.4万元;邮储银行从35.4万元降至34.2万元;光大银行从47.7万元降至46万元。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降薪明显些,中信银行的人均年薪从62.32万元降至56.93万元,而招商银行则从62.5万元降至60.3万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招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2022年和2023年分别向员工追索扣回薪酬5824万元和4329万元,累计追索的绩效薪酬总额已超过1亿元。招商银行的员工成了“还钱侠”,人均返还金额达到了9805.21元。
在证券业,降薪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中信建投的员工人均薪酬从83.64万元降到79.19万元;中信证券从60.65万元缩减到56.45万元;招商证券也小幅调整,从47.27万元降至47.2万元;中国银河的降幅比较明显,从57.65万元降至52.67万元。
此次出现新闻事件的中金公司年报显示,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向员工支付的薪酬总额分别为120亿元、98亿元和82亿元,人均平均收入从88.5万元下滑到53.6万元。
在高管薪酬方面,中金公司的降薪更像是在上演“过山车”。
2021年,支付中金高管年薪的费用达到1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降至3300万元,降幅高达65%。2020年,中金公司曾有7名高管的薪酬超过千万元,其中最高者达到了1930.7万元。但到了2022年,高管的最高薪酬已降至396.50万元,而2023年则进一步下降至262.70万元。这一系列变化凸显了证券行业高管薪酬结构的调整。
业绩下滑
金融行业降薪的背后,是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整体下滑。《企业观察报》梳理58家上市银行发现,有20家银行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22家银行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老大哥”建设银行2022年的总营收是8224.73亿元,到了2023年,就变成了7697亿元,少了527亿元。
招商银行2022年的营收是3447.84亿元,到了2023年,就变成了3391.23亿元。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2023年的营收比2022年少了55亿元。
这一趋势有可能会持续。2024年一季度显示,“四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营收都出现了下滑。截至一季度末,这四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98亿元、1860亿元、1608亿元、2009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3.41%、1.76%、3.01%、2.96%。
证券行业也感受到了业绩下滑的压力。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证券业实现的净利润为1378.33亿元,同比下降了3.14%。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也不得不面对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双降。2023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00.68亿元,同比下降7.74%,归母净利润197.21亿元,同比下降7.49%。
中信建投证券的净利润从上一年度的75亿元降至70亿元,中金公司的净利润则从75亿元降至61亿元。中金公司的表现也不算出色,2023年实现净利润61.56亿元,同比下降19%。
那么,金融企业的业绩为何下降?又是怎样的市场压力,造成了业绩下降?
大势所趋
前两年,信贷急剧收缩,货币市场出现紧缩,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大批地产公司“暴雷”。这一连串的“暴雷”,留下的是一地狼藉。
资产价格的下跌和地产公司的“暴雷”,让消费者、贷款者和企业的信心大幅受挫,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人们纷纷躲进避风港。随之而来的,是大家都捂紧了钱包,买房人提前还贷款、消费者不提前消费、企业不贷款、不投资、不上市。
金融机构的业绩下滑,正是这场“寒潮”的直接后果。
招商银行,这位曾经的“零售之王”,其信用卡业务曾是零售业务攻城略地的利器,而在2023年这份长达361页的财报里,显示,这种风光似乎已不再。截至2023年底,招商银行信用卡数量为9711.81万张,相比2022年底的1.02亿张,一年减少了560万张,下降5.44%。这也是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自2021年攀上1亿张之后,首次跌破亿张的规模。
再来看看“投行贵族”中金公司,2019年至2022年,中金的投行业务,风生水起,收入占比一路攀升,最高达到了26.86%。
然而,中金公司2023年的年报显示,其投资银行业务全年实现营收32.42亿元,同比下降40%,成为业绩下滑最明显的板块。
在A股市场,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的接单量,这两年也是一路下滑。2021年,它完成了23单A股IPO项目,主承销金额高达1005亿元。到了2022年,虽然项目数量增加到了32单,主承销金额却缩水到了528.63亿元。再到2023年,更是只有17单,主承销金额仅有322.45亿元。
在港股方面,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2022年承销港股IPO总共31单,主承销规模35.88亿美元;2023年承销港股IPO总共20单,主承销规模12.18亿美元。
2024年一季度,中金公司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8.74亿元,同比下滑37%;而投资银行业务的手续费净收入也从昔日的高峰跌落,只有4.50亿元,同比下滑了25%。
角色转变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令实体经济望尘莫及。
从存量的角度审视,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率。最直观的表现是,2020年一季度,银行业的增长是5.6%,当时企业们一片哀嚎,商业银行们的净利润却突破了6000亿元。
从增量的角度分析,我国金融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8%,不仅远超韩国的2.3%和德国的4.1%,甚至超过了金融强国美国的7.2%。
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往往伴随着资产泡沫的膨胀。泡沫膨胀期间,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从业人员的收入也直线上升。
《企业观察报》根据公开数据发现,近年来,金融机构的人均年薪普遍超过50万元,妥妥的“金饭碗”。以中金公司为例,
2023年,其人均收入达到了56.43万元,这一数字,是中国移动人均收入的2.6倍,是中车集团的3.7倍。
从薪酬角度看,金融人站在鄙视链的顶端,成为社会的“精英”。
然而,任何行业的过热发展之后都会面临调整。当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长期超过实体资产,结构调整就势在必行。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金融业应深刻把握其政治性和人民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会议还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方针,为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招商银行等金融央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
6月4日,招商银行官方平台“招行微刊”发文称,将锚定“五篇大文章”集中发力,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同时,推动全行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持。
多名金融业人士向《企业观察报》表示,金融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和“精英”,而要通过不断创新,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员”,这才是金融业转型升级、止跌回升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