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助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 推进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建设

养老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不是简单的人口结构问题,也不仅仅是养老问题,而是关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如果应对不好,人口老龄化就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国民储蓄、经济增长潜力、经济社会负担以及金融系统稳定性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面对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的现实,如何推动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现状

当前,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增长加快,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等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养老发生深刻变化,全社会养老焦虑感逐日增强,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医养需求和服务供给等方面,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多维度、多层性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科技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老年人追求有品质的生活、体面的晚年,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老有颐养”的需求呈现多维度的特征。首要需求就是失能照顾和生命安全。其次是居住环境和饮食保健,老年人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安全、便捷和舒适。再次是精神慰藉和情感陪护,老年人越来越注重文体娱乐、社会交往等。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失子等老年人需要更为特殊的探访关爱。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养老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随着国家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已大体构成“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格局。例如,苏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属一级国有企业,整合了苏州国资各类康养产业,资源共投共建共赢,引导头部企业和社会力量进入老龄产业,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创新“养老+”跨界合作,促进养老、健康、医疗、教育、旅居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医疗健康+养老”“健康公寓+养老”“养老+金融”等模式,推动康养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推动跨界融合协同发力,苏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姑苏区、高新区、相城区、吴江区、常熟市等各县级市(区)合作,扎实推进示范标杆项目落地,并与九如城、远东宏信健康等康养头部企业及优质品牌民企上海康祥合作,为苏州长者提供品类更多、品质更好、品牌更优的有效供给。另外,还与苏大附一院合作建立集临床、教学、科研、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二级专科医院,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         高素质的养老服务行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根据有关研究报告统计,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女性远远多于男性,年龄普遍偏大,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占比较低。民政部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两年以下的占到近六成。并且,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人员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仍是主力,且多数为高中以下文化水平,其中小学以下文化水平为主,普遍学历偏低、专业技能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男女比例、文化水平等均不尽合理、存在失衡。

此外,养老服务人才日均工作时间偏长,照顾老人的数量偏多,工资收入与工作量不相匹配,社会认可度依然很低,职业荣誉感不强,并且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由于工作繁琐、强度高、压力大、时间长等因素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大约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但每年的招生总数不到1万人。并且,对口专业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多数养老服务和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养老行业的意愿不强烈。北京相关专业3年内行业留存率仅约30%。因此,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数量短缺、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再加上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机制方面尚不健全等原因,都严重制约着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是破解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2014年,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2023年,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意见》提出,“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养老服务行业职业经理人是受聘于养老服务企业,担任不同层级的领导和管理职务,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从事养老服务方面的经营管理活动,以此为职业的人。养老服务企业是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养老服务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养老服务企业职业经理人作为养老服务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决定养老服务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因素。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定期培训”。2019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老服务行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刻不容缓。

发挥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                   推动养老服务行业和职业经理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一)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标准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等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建设,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多个养老服务行业有关标准化方面的政策文件。

2014年,《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涵盖养老服务基础通用标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支撑保障标准,以及老年人产品用品标准,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相衔接”。

2017年,《民政部 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提出,“优先制定基础通用、行业急需、支撑保障类标准,标准体系建构和标准制定要结合行业发展需要适度超前,不断提高标准体系的引导性与适用性”。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基本规范等标准,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开展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完善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试点,推动标准化纳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

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标准推广应用效果日益凸显。”“加强养老和家政服务质量、培训规范等标准研制,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在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增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合理确定老年学、药学、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护理等专业招生规模。”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提出,“健全基础教育、就业创业、基本养老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标准。”“推进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

从以上政策文件分析来看,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党和国家等从战略和执行层面都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因此,应该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等有关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工作精神,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行业有关标准的研究制定等工作,为推进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以标准研发助力养老服务行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

国家标准委印发的《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重点工作中提出,“研制养老、养老服务标准。”目前,针对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方面已经颁布实施了一些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等。这些标准是针对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但是,针对养老服务行业经营管理人员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所以,亟须研究制定养老服务行业经营管理人员相关标准。

开展养老服务行业职业经理人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可以填补国内外标准相关空白,对于完善整个职业经理人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发挥标准对服务供给的支撑引领作用,可以明确养老服务行业和企业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等要求,可以推进养老服务行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向着职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进步,为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也可以为养老服务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评价、选拔和培养工作提供方向依据和行动准则,引导企业厘清需求,选拔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才,为有效培育职业经理人提供方向和指南,并有助于促进职业经理人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人岗匹配和人尽其才,从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也有助于在养老服务行业真正落实相关政策,为政策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细则以及监管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另外,也有利于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和相关中介机构找准方向,为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职业经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