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煤电运化”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天津港务“综合计划数智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我国化石能源缺油少气但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和40%以上。按热值计,国内发电用煤市场价为汽油零售价的14%,民用电的15%,民用天然气的42%。煤电作为我国主体电源,2022年全年以44%的装机贡献了全国58%的电量。另一方面,气候与能源供需关系愈加紧密、煤电保电力稳定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凸显。2022年8月全国火电利用小时数达453小时,月利用率水平超过全年均值11个百分点;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火电月利用率水平提升至72%、75%、74%,同比提高26~30个百分点。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煤炭港区,了解港区生产经营及发展规划等情况,作出了“中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也是我国当前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并非不要煤炭,而是要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黄骅港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主题鲜明、时点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重要论述、视察宁夏煤制油和榆林化工重要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大局深入谋划,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国家能源集团是我国能源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最大的煤炭、电力供应企业。作为骨干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落实国家能源保供决策部署,成立保供工作专班,完善保供工作机制,不断发挥“煤电化运”全产业链优势,深化拓展“大一体化”调运格局,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做实常态化、长效化能源保供。2023 年,煤炭销量 8.3 亿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七分之一;供热量 5.3亿吉焦、约占全国八分之一;铁路货运量5.7亿吨、约占全国九分之一。
路港航运输体系是联接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运营的“生命线”。天津港务作为国家能源集团三个港口公司之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集团公司“136”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围绕国家保供应、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等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四重一要”管理理念,突出“稳健、协同、赋能、提质”的工作导向落实能源保供任务,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发展。
企业改革发展中,目标管理、流程再造、运营管理、成长管理等理论工具在单一业务环节都取得了良好运用,但对于类似于国家能源集团这种“产运销储用”深度一体化,产业链高度协同的集团公司,上述管理工具略显单薄。以天津港务为个案,表现在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仍显粗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相符合,对市场环境的灵敏度仍显迟缓,内外部协调对接仍显薄弱。聚焦在投资管理领域,仍存在制度体系不足、论证深度不够、主辅层次不清、建设超概延期仍时有发生。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坚持目标导向,细化节点计划”的管理工具,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企业经营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经营活动中,从而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能。
二、综合计划在港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引入
国家能源集团以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目标,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摸索塑造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管理工具,综合计划管理便是其中成果之一。
在国外,综合计划管理理论研究已经较为完善。有欧洲学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型,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科学推理与论证,发现该综合计划管理模型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虽然有较多国内学者研究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但是大多从市场情况、关键指标等一个角度进行研究,从战略性角度出发,涉及涵盖面广、要素完整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能源集团2020年将综合计划管理纳入战略与规划管理范畴。综合计划是指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对计划年度内各种经济资源和经营、投资行为所做出的具体安排。在此基础上,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指在计划年度内,采取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具,通过信息化等管理手段,对计划活动实施的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管理,关注效益、突出效率、防控风险,以综合计划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引导子分公司企业管理提效、经营创效。
三、综合计划在港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
综合计划在港口企业经营管理中以点破面、带动全局,自计划管理层面落实全面管理,合理规划生产、资源、时间、预算等要素,强化计划、资金、法务、采购、工程等业务的协同管理、协同创效,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分散转变为集中,由分阶段转变为全周期。坚持标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考核到位。
综合计划实践中坚持“战略引领,科学决策;多点互动,统筹平衡;全面管理,提质增效;权责对等,公平考核。”工作原则,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流向,自2022年6月开始,经过144天的不懈努力,探索提炼出“1235”综合计划法。“1235”综合计划法,明确“1”条主线,即以能源保供为主线,树立业财融合“2”项业务板块联动理念,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收入支出“3”方面循环联动,实现煤炭装卸、经营业绩、有效投资、设备维修、材料消耗“5”要素动态平衡。
四、综合计划在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
通过综合计划管理,强化业财联动,实施指标分解、落实与跟踪监控。引导主要费用支出部门树立“成本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实效为导向,确保预算执行偏差保持在合理范围。经验证,“1235”综合计划法成果良好,在投资管理中尤为突出。比如,根据应用预期判断和外部市场调研,及时取消投资估算近千万元的超导磁除铁器改造项目。再比如,根据皮带机沿线接煤板优化改造项目施工内容简单、工程量大并且需要利用停机时间“见缝插针”施工的特点,及时调整投资决策,变更该项目实施方式,取消项目投资,改为自采物料,统筹设备外委劳务用工,总计节省投资500余万元。此外,以综合计划全周期管理思路,增强多维度论证深度,树立设计、咨询、造价“三个统一”理念,2022年有效节约费用达1663万元,其中审查控制价21项、核减费用293万元,审查概算10项、核减金额1370万元。在多维度论证过程中,协同创效效果初显,市场敏感度有所加强,同时提升项目管理人员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认知。
“1235”综合计划法以征集、编制、平衡、决策、下达、执行、监督、调整、考核九环节工作流程,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实施路径呈现出“动、实”的特点。“动”的方面,滚动跟踪执行,优化迭代流程。一是进一步强化综合计划特别是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控,提升计划提报的准确性、执行节点的刚性和各环节的精准性;二是对年度投资计划执行偏差的原因进行全面梳理和细致分析,形成准确可靠的原因说明;三是以横向计划闭环联动形成业务穿透,统筹各项业务健康有机运转,保证指标报送口径的一致性,重点突出过程的可控性,确保综合计划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反馈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的方面,工作方法有效,预期效果良好。发挥综合计划统筹联动效应,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将设备维修保养和更新改造计划、投资计划、采购计划、财务计划等有效关联、协同、动态调整。在安全条件下,持续最大化组织生产,2023年天津港务全年完成煤炭卸车4571万吨,装船4576万吨。
五、综合计划在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的探索
《国资报告》2023年第1期刊发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署名文章《优化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 推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通过预算管理和业绩考核等工作将指标分解到每一家中央企业,统领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2023年,国资委将中央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一是用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二是用营业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指标,三是继续保留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
国家能源集团在2024年工作会议中,明确了“一个目标、三个作用、六个担当”发展战略,优化实施“41663”总体工作方针,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天津港务在上级工作方针指引下,提出“二次创业”的发展方向和“一期全面更新、二期谋求发展,双二期同步发力”的工作主线,开创了一流港口企业建设新局面。
如果说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的蓝图和愿景,那么综合计划就是为实现蓝图而构建的有效实施方案。综合计划在企业战略推进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有效衔接、高效协调生产、经营、发展、管理、研发等职能业务共同完成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目标。
目标与计划相辅相成,目标是计划的最终结果,计划是目标的实现步骤。综合计划围绕战略任务化,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以项目制实施分类计划管理。国际权威项目管理组织PMI(项目管理协会)的知识体系中,强调项目管理的三重约束和主要平衡维度是范围、进度、成本(预算)。传统的三重约束项目管理方法适用于目标与实施方案明确的工程建设类项目。综合计划项目制管理的“项目”,既包括传统工程建设项目,又涵盖科技研发、设备响应修、设施定制修等目标明确、方案不定的“项目”,鉴于此,天津港务创新性运用综合计划项目制分类管理方法论指导实践。
目前,天津港务响应部署并应用的一体化集中管控(ERP)系统业务范围涵盖人资、财务、物资、燃料及销售、设备、项目管理6大领域,实现业务数据汇聚共享,规范业务流程标准,支撑业务决策分析,强化资源协同效益,为管理智慧化和业务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在良好的数字化平台之上,天津港务坚持业务驱动带动智慧化转型发展,协同智能生产、智慧运营、智慧管理,拟通过综合计划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管理运营数字化水平。以数字化平台强化业财联动,实施指标分解、落实与跟踪监控。
在智慧企业“一网三平台四端口”架构下,试点建设综合计划管理系统,完善智慧管理平台、提升智慧运营平台、联通生态协作平台。综合计划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中,从全局立场出发,树牢“一揽子”“一盘棋”理念,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作用,通过合理规划整体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安排,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计划管理系统将有效发挥统计数据对经营管理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强化“业财融合联动”,优化“生产与经营、管理与发展、收入与支出”三大领域的循环联动。系统坚持各业务领域数据标准交互,坚持各关联计划分级配置、智能匹配,坚持各业务全过程在线监督管理,坚持可视化图形展示评价,坚持辅助分析决策,在系统运转中不断提高成本管控的有效性,资金使用的精确性,项目落实的及时性,沉淀优质数据资源。
系统以“强数质、优计划、促经营”、“业务、数据互为映射”为建设目标。共享集团与计划相关的统建业务系统数据,如OA系统(法律管理模块)、综合统计分析系统、ERP系统(FICO财务模块、MM物资模块、PS项目模块)、SRM采购监管系统、BCS、报账系统,对基建投资、技改投资、前期费用、信息化投资、材料费用、维修费用等计划实现数字化管理,具体包括计划收集、计划动态平衡、计划上报、计划下达、项目立项、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竣工等全过程管控,实现经营指标实时数据可视化,与港口装船量(万吨)、利润总额(万元)、利润总额(万元)、净利润(万元)等要素“互联互通”。
随着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在“总部+产业平台/区域公司+基层企业”三级管控体系下,天津港务在奋力建设“安全、高效、健康、幸福”一流港口企业中,继续优化迭代综合计划管理工具应用,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探索“年度刚性,三年滚动”动态平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数智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能源保供和经营创效能力,全力对接港口平台公司,服务港口平台公司管控体制机制改革,从主动适应再到积极引领,为集团港口行业新的发展中注入“津港之为”,为集团港口业务拓展和升级中发挥“津港之力”。
【文章来源:国能(天津)港务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