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予集团 绘就新时代绿色生态工程画卷
绿色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底色,建设生态工程始终是中国南水北调的价值追求。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沿线各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工程生态效益,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新时代绿色生态工程画卷徐徐展开。
系统保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南水北调成败的关键在水质。中国南水北调和东中线水源区及沿线地区政府坚决扛起南水北调水质保护的政治责任,全力开展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东线一期工程建设之初,山东和江苏两省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实施为重点,强力推进沿线治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进程,山东省超过700家造纸厂、江苏省800余家化工企业因排放不达标关停,相关地区多措并举开展水生态治理,沿线36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由规划时的3%提高到通水后的100%。2023年9月,生态环境部协同东线南四湖周边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制定了《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力削减污染负荷,确保南四湖水质稳定达标。
为保护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一库清水,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四个五年规划。陕西、湖北、河南三省系统实施丹江口水库及上游地区治理保护,建成了大批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污水垃圾处理、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推进生态隔离带建设,实现了水源区县级及库周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全覆盖,使入库河流水质改善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地方政府和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坚决守护好一泓清水,持续接力赛跑,确保沿线群众饮水安全。中线工程全线立交,不与地表河流发生水体交换。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公司建立了1个中心、5个水质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体系,涵盖123项水质监测指标,着力加强水质风险因素研究及防控,不断完善“监测、保护、应急、科研”为一体的水质保护体系,打造输送好水的“健康长廊”。
从十多年前丹江口水库发现桃花水母,到2022年现身北京南水北调亦庄调节池,这个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见证了南水北调的水质优良。
东线大运河沿线地方政府将南水北调断面水质达标纳入治污目标责任书,把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定期联合监督巡查干线水质,及时处置水质风险隐患,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和危化品禁运监管,沿线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及以上标准。
生态蝶变,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南水北调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过水源置换和汛期洪水资源化利用,助力沿线河流生态复苏,原本干涸的河流迎来“生态蝶变”。河南、河北境内的白河、淇河、安阳河、滏阳河、七里河、滹沱河等50多条河流水清岸美;天津市海河水位升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助力永定河在断流25年后,实现第一次全线通水,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滹沱河石家庄段在多年断流后重现壮阔水面,碧波荡漾,沿线形成7大主题公园和32处景观节点,从“石门伤疤”蜕变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和“打卡地”。白洋淀水位常年保持在7米左右,水面面积达到275平方公里,“华北明珠”再现风采。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沿线地方政府通过水源置换、压减地下水开采、封停自备井等措施,加大水环境和生态治理,使区域地下水止跌回升,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在经历了40余年的持续下降后,实现由下降幅度趋缓到局部回升、再到总体回升的持续好转。与2018年相比,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2%,水位平均回升2.25米;深层承压水回升和稳定面积占比达97%,水位平均回升6.72米。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8年回升,累计回升超11米;2023年河北省浅层、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已较2018年同期分别回升3.01米和7.55米。邢台七里河两岸泉眼在断流数十年后再次喷涌,入选第十五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京杭大运河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一个时期以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水生态受损等问题突出。近年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向京杭大运河补水5.71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三次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如今,一条2000吨的集装箱船从济宁市梁山港出发可直达杭州,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达877公里,成为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综合防治,形成循环生态链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中国南水北调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实施防护林带建设、水土保持、弃渣场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助推沿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大力开展绿化生态带建设,将工程建筑景观、生态景观、周边环境、地方文化和沿线旅游相互融合,以工程沿线重要节点和重要段落建设防护林及节点绿化为主,全线累计完成防护林及绿化工程建设1200公里,防护林面积达6万余亩;结合工程沿线地方政府的需求,综合利用工程弃渣场,将工程无用的废弃土石渣变为可利用的建筑材料,塑造成主题公园,形成了一个以生态景观为主体的循环生态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013年,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提出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各100米营造高标准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目前,河南省沿线8个省辖市、35个县(市、区)高标准完成了生态廊道建设,总干渠两侧绿化带郁郁葱葱。
在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淅川县丹江口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2%,湖北省十堰市森林覆盖率达64.72%,实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的改善,也给动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条件。焦作是煤城,过去乌黑一片,现在满眼绿色。每年11月底到来年3月,焦作成了候鸟必经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在焦作生长的各类野生和濒危保护鸟类超过280多种,黑鹳、白天鹅、白鹭、苍鹭随处可见。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反调节供给的密云水库,密云水库管理处观鸟小组经过深入调查,短短数日就发现20余种300余只水鸟,还记录了丹顶鹤、东方白鹳等14种国家一级、3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如生态指示物种金雕、白尾海雕、雕鸮等鸟类。
东线一期工程南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水生态持续复苏,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和素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再现南四湖及其支流白马河。
样板引路,建设“绿色工程”
引江补汉工程是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它地处鄂西山区,山高林密,河流交织。
中国南水北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在引江补汉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努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打造现代生态水利工程样板。开展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样板工区”和“生态示范项目”创建,鼓励使用绿色施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四新”技术应用,推动实施全过程绿色建造,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擦亮绿色工程名片。
中国南水北调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制度,围绕生态保护、节能降碳、污染防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提出总体布局、实施时序、投资安排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方案;推行表土剥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并及时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做到“边剥离、边保护、边利用”,同时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提高了表土资源的利用率,综合防治水土流失。
中国南水北调结合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坚持“水能融合”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渠道叠加能源廊道、调水工程调蓄抽蓄一体化、水网项目与清洁能源综合开发等模式落地,助力绿色调水,降低碳排放量;成立生态环保公司,致力于做优做强生态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服务、环保综合咨询、装备系统集成和环保科技创新等业务,不断服务区域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围绕“调水+”产业链研发科技型设备、装备、材料和产品,形成环保节能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下一步,中国南水北调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