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教授、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何桢: 大学必须更多地与产业界合作

何桢教授是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生导师,兼任学部副主任和工业工程系主任,在质量管理与工程、生产与运营管理,以及现代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并成功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何教授是“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IAQ Academician),也是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领军人才。

何桢教授也在企业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181221日至202042日,他曾担任一汽解放独立董事。

2024919日至21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企研企业管理研究分会和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CMIF)在天津举办。作为会议嘉宾,何桢围绕会议主题接受了《企业观察报》的专访。

 

《企业观察报》:面对快速变化的工业发展环境,你觉得大学应该如何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何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最近备受关注的大数据模型,为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学是否能够继续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对此,大学必须不断更新,学习新知识。然而,一个显著的难题是,学校往往缺乏足够的算力和算法资源来构建实际应用。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必须更多地与产业界合作。例如,对于一般大学来说,购买数百甚至数千个GPU是不现实的。即便有这样的资源,数据从何而来?答案在于产业界。因此,我认为,未来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包括新工科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如何与产业界进行互动式培养,因为产业界的需求已经非常前沿。

尽管我们每年都在调整和改革培养计划,但我个人感到,与社会需求相比,我们仍有一段距离。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观察报》:推进精益数字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人才画像应该是怎样的

 

何桢:未来,精益和数字化是关键领域,它们实际上涵盖了许多学科。精益生产的概念,源自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本质上是美国工业工程在日本的应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工业工程技术方法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模仿,而是结合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目标。

我本人也担任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的主任委员。我们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业工程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学生应具备强烈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思维,以及持续改进的能力。用工业工程的术语来说,工程师负责执行工作,而工业工程师则致力于使工作更加高效,追求精益求精和完美。

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因为今天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工业工程学生将来在智能信息技术、工业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应具备强大的能力,这将使学科交叉的特征更加明显。

当然,他们还需要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因为他们需要组成跨职能团队,在企业中发挥工业工程学科的作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内部,工业工程人才将发挥更为关键的结构性作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企业观察报》:本次大会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有着怎样的意义?

 

何桢: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创新和质量的卓越,我认为通过这样的平台交流,我们可以让众多企业分享他们在数字化经营过程中的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不能简单地模仿任何先进企业的成功模式或方法。相反,我们应该借鉴它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基本原则和创新思维。平台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