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资讯

国务院国资委:加快建设

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

10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对于维护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意义重大。要聚焦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全国性、功能性平台作用,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要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推动形成一批循环经济领域深精加工产业集群。

 

张玉卓:必须把科技创新

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近日在《新型工业化》发文称,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产业创新根本上要靠企业创新。文章提到,2022年、2023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连续突破万亿元,约占全国投入的1/3,截至目前,拥有科技人才174万人、国内研发机构5000余个、国家级研发平台400余个。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健全研发投入多元筹措和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布局,更加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

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计划到2027年,搭建形成“1+N”(1个中心主平台、N个数据资源节点)的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架构体系,形成30个以上数据资源节点、30项以上材料大数据算法软件和工具、20种以上典型关键材料和产品的数据赋能应用示范;到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数据规模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大国重器亮相“双11”电商平台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隧道掘进机“永宁号”、“祥云”AS700载人飞艇……今年“双11”,20件来自国资央企的大国重器登上电商平台。此次上架的大国重器中,有17件带有“全球首个”或“国内首个”标签,11件为“全球之最”“国内之最”,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此次上架的还有中国铁建自主研发的国产超大直径14米级“甬舟号”“定海号”盾构机套装。这组盾构机被应用于世界长度最长、直径最大的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建设。

 

中企承建的老挝东萨宏水电站

总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10月25日,从中国电建获悉,老挝东萨宏水电站总发电量已突破100亿千瓦时,今年全站年发电量突破17亿千瓦时。老挝东萨宏水电站位于老挝南部占巴塞省境内、巴色市东约150公里的湄公河上,毗邻老柬边境,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国际标准建设,总装机容量325兆瓦,是目前全亚洲单装机容量最大、世界第二大的灯泡贯流式电站。该电站顺应了老挝践行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推动了老挝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老挝持续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资企业在波黑投资的首个能源项目

并网发电

10月17日,位于波黑的伊沃维克风电项目全部20台风机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生产运行新阶段。伊沃维克风电项目是波黑国家重大项目以及中资企业在波黑投资的首个能源项目,被列入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由中国电建控股投资、总承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