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地位,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提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国家长期的战略规划。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22年,首批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挂牌;2023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2024年1月19日,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分别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在2013年9月30日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2021年9月27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2022年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之大计,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性力量。
卓越工程师的突出特质就是德才兼备,卓越工程师既要体现在高强的工程技术及其实践能力,更要体现在厚重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前者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具备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后者的具体表现就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就是胸怀为民造福之情怀、肩负科技报国之担当、秉承攻坚克难自强不息之宏志,后者是前者的坚实基础,厚德载物是二者关系的最佳描绘,二者缺一就不能称之为卓越工程师。
《决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高等教育阶段是卓越工程师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德才兼备这一特质的关键路径。
高校教师要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先生”。教师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实施的主体,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中,教师的定位也要超越“知识传授”的需求,专业课教师要形成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要形成立德树人的自觉意识,要给学生展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情操。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培育卓越工程师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大先生”之“大”体现在良好的政治育人意识和良好的政治素养,“大先生”之“大”体现在既能帮助学生认知专业、了解行业、发现自我、展望未来,又能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课程思政要讲好国家战略。“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课程思政要讲好国家在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与成就,带领学生了解国家之所想、国家之所急、国家之所需,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担当意识和科学报国精神。上海高校的课程思政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结合各自学科优势陆续推出“大国方略”“治国理政”“读懂中国”“中国道路”“创新中国”“闻道中国”“法治中国”“智造中国”“绿色中国”“大国工匠”等“中国系列”品牌思政课程,回应学生关切,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受到学生欢迎。
卓越工程师课程思政要讲好人文素养和科技伦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融入教学环节,注意文化熏陶,培养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2020年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要求学生关注“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建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023年9月27日,在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致辞中对工程教育提出三点建议,其中之一是推动科学、工程与文化相融合。课程思政要将科技伦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构建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伦理相融合的知识体系、培养体系,既提升学生对学科专业价值的认知,又筑牢学生的科技伦理操守,为未来卓越工程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卓越工程师课程思政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习近平指出,“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自我驱动和激励、持续学习的愿望、创新性和批判性的探索,是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刘怡、张炜通过对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460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欠缺的是经济和商业知识、领导力、好奇心和持续学习的渴望。思政内容通过假设、推理、判断等批判性思维路径,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沉浸到课堂中,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反思与总结,主动而非被动地收获思政教育,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政内容的内化于一体,将价值观引导渗透于知识传授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之中,可以实现融入式课程思政,有效克服“填鸭式”讲授方法导致的学生心理抗拒和逆反等问题,也有助于解决课程思政“两张皮”的问题。批判性思维目前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成果还不多见,有很大的实践空间与潜力。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遵循知行合一之道。具备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而“工科理科化”的弊端已日益显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以新工科的视野,跳出传统理科思维统筹教学的模式,构建新时代政学产研深度协同的工程教学管理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实实在在地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实实在在地动手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实实在在地接触和了解产业、行业、科技前沿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升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知’是基础、是前提,‘行’ 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在于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推进,由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知识性、技能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探索知识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承载着为“制造强国”“科技强国”重要使命培养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是助力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效路径,德才兼备是卓越工程师的突出特质,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中华民族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贯穿于卓越工程师课程思政全过程。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研究中心)